河南省高三第十五次考试数学(文)---精品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10968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高三第十五次考试数学(文)---精品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高三第十五次考试数学(文)---精品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高三第十五次考试数学(文)---精品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高三第十五次考试数学(文)---精品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高三第十五次考试数学(文)---精品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高三第十五次考试数学(文)---精品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高三第十五次考试数学(文)---精品解析 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阳一中高三第15次考试(文科)数学试题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如图所示的韦恩图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阴影部分可以用集合表示为,故求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题意得,阴影部分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用韦恩图表示的集合的运算,解题时要能用集合的运算表示出阴影部分。2.设是等差数列.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答案】C【解析】先分析四个答案支,A举一反例,而,A错误,B举同

2、样反例,而,B错误,下面针对C进行研究,是等差数列,若,则设公差为,则,数列各项均为正,由于 ,则 ,故选C.考点:本题考点为等差数列及作差比较法,以等差数列为载体,考查不等关系问题,重 点是对知识本质的考查.【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3.若平面区域夹在两条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之间,则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A. B. C. 4D. 【答案】B【解析】【分析】两条斜率为1的平行线距离最小,则两条平行线应经过平面区域的端点,根据平面区域图形可得两条直线方程,进而可求两条平行直线的最小距离。【详解】解:作出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因为,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最小,所以,当直线分别经过时,平行

3、线间的距离最小,即图中的位置联立方程组和解得:,所以两条平行直线分别为,所以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为故答案选【点睛】本题考查线性规划问题,准确作出平面区域是前提,然后再通过直线平移的方法解决问题。4.在中,为的中点,则( )A. B. C. 3D. -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中、长度已知,故可以将、作为基底,将向量用基底表示,从而解决问题。【详解】解:在中,因为为的中点,所以,故选A【点睛】向量数量积问题常见解题方法有1.基底法,2.坐标法。基底法首先要选择两个不共线向量作为基向量,然后将其余向量向基向量转化,然后根据数量积公式进行计算;坐标法则要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将向量用坐标表示,进

4、而运用向量坐标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5.函数部分图象可以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选项A、B中的图像关于轴对称,选项C、D中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故可以从函数的奇偶性角度排除C、D,然后再根据函数值在x接近于0时的符号不一样,进行筛选。【详解】解:函数定义域为R因为,函数所以,函数为偶函数,故C、D不符合当时,函数,故选A【点睛】判断函数的大致形状可以从函数的对称性、函数值、单调性角度进行筛选。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易知该几何体为一个圆柱和半个圆锥组合而成,故其体积为考点

5、:三视图,空间几何体体积【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7.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将函数变形为,表示的是以(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下半部分,与直线有公共点,一个临界是相切,一个临界是过点(-1,0),列式求值即可.【详解】函数 可化简为:,表示的是以(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下半部分,与直线有公共点,根据题意画出图像:一个临界是和圆相切,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正值舍去;另一个临界是过点(-1,0)代入得到m=1.故答案为:B.【点睛】这个题目考查的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般直线和圆的题很多情况下是利

6、用数形结合来解决的,联立的时候较少;在求圆上的点到直线或者定点的距离时,一般是转化为圆心到直线或者圆心到定点的距离,再加减半径,分别得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涉及到圆的弦长或者切线长时,经常用到垂径定理。8.已知,若对任意,或,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先判断函数g(x)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或成立求得m的取值范围.【详解】g(x)2,当x时,恒成立,当x时,g(x)0,又xR,f(x)0或g(x)0,f(x)m(x2m)(x+m+3)0在x时恒成立,即m(x2m)(x+m+3)0在x时恒成立,则二次函数ym(x2m)(x+m+3)图象开口只能向下,且与x轴

7、交点都在(,0)的左侧,即,解得m0,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根据条件确定f(x)m(x2m)(x+m+3)0在x时恒成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9.已知函数,把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把图象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得到函数的图象,当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化简函数为,由平移变换与伸缩变换得到,然后数形结合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函数,把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把图象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得到函数当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等价于函数

8、与有两个不同交点,令t,即与有两个不同交点,结合图象可知:故选:D【点睛】函数零点的求解与判断(1)直接求零点:令,如果能求出解,则有几个解就有几个零点;(2)零点存在性定理:利用定理不仅要函数在区间上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还必须结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才能确定函数有多少个零点;(3)利用图象交点的个数:将函数变形为两个函数的差,画两个函数的图象,看其交点的横坐标有几个不同的值,就有几个不同的零点10.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抛物线与双曲线交于纵坐标为1的点,直线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若,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

9、M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准线方程,进而求得N点的横坐标。根据向量共线的坐标关系,可解方程得c,再由双曲线定义得a、b,即可求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详解】抛物线与双曲线交于纵坐标为1的点所以 ,所以抛物线准线方程为,即N点的横坐标为设,由 所以解得c=3所以焦点坐标为(-3,0),(3,0)由双曲线定义可得 所以 ,所以双曲线标准方程为所以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综合应用,向量在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应用,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法,属于中档题。11.已知三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是球的直径.若平面平面,三棱锥的体积为,则球的体积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道题目先判

10、断出三棱锥P-ABC的高和底面面积,进而计算出体积,结合得出a与球半径的关系,进而计算出球表面积。【详解】连接AO,BO因为PA=AC,PB=BC,所以和为等腰三角形,又因为 为球O的直径,所以O为PC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PCA平面PCB,所以BO,又因为所以平面PBC,设半径为r,则 ,所以,故选B。【点睛】本道题目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球表面积计算公式,关键掌握好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法则。12.已知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对任意,总存在唯一的,使得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构造函数和,分别求出单调性和值域,即可得到关于的不等式,解

11、出即可。【详解】等式可化为,构造函数在单调递减,最小值为,最大值为,构造函数,求导,当时,此时单调递减,当时,此时单调递增,则,的最小值为,因为对任意,总存在唯一的,使得成立,则,即.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综合问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在解决综合题目的运用,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难题。第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为虚数单位,若是纯虚数,则实数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得到化简结果,根据纯虚数得到结果.【详解】=因为是纯虚数,故得到故答案为:-2.【点睛】跟复数有关的题目,经常考察

12、的有:zabi(a,bR)与复平面上的点Z(a,b)、平面向量都可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O是坐标原点);复平面内,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虚轴上的点除原点外都表示纯虚数涉及到共轭复数的概念,一般地,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复数z的共轭复数记作14.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角的值为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结合正弦定理可知,化角为边,得到,因为,因此可知因为角,故答案为。考点:解三角形点评:解三角形的关键是对于边角之间的转换,合理的选用定理,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求解分析,相对比较容易些,属于基础题。15.若是函数的两个不同的零

13、点,且这三个数可适当排序后成等差数列,也可适当排序后成等比数列,则的值等于_【答案】9【解析】试题分析:由可知同号,且有,假设,因为排序后可组成等差数列,可知其排序必为,可列等式,又排序后可组成等比数列,可知其排序必为,可列等式,联解上述两个等式,可得,则考点:等差数列中项以及等比数列中项公式的运用【思路点睛】解本题首先要能根据韦达定理判断出a,b均为正值,当他们与-2成等差数列时,共有6种可能,当-2为等差中项时,因为,所以不可取,则-2只能作为首项或者末项,这两种数列的公差互为相反数;又a,b与-2可排序成等比数列,由等比中项公式可知-2必为等比中项,两数列搞清楚以后,便可列方程组求解p,

14、q【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6.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解析】【分析】本道题目结合,化简原方程,然后换元,结合所学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依题意得:令,则原式为, 当,则x大于的最大值,故当t=1的时候,当时,则x小于的最小值,当t=,x故x的范围为【点睛】本道题目考查了换元思想和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注意换元后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1)若,求;(2)若的面积为,求的周长.【答案】(1)(2)【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将化为角的关系式,将中的正切函数化为正余弦函数,结合正弦和角公式即可得角B。(2)根据tanA,求得cosA及sinA,结合面积求得bc的值;根据及余弦定理,可求得a、b、c的值,即可得到周长。【详解】解:(1)由题意及正弦定理得,即.由,得,两边同加,得,即.由,得,故.由,得.(2)由,得,故的面积,整理得.又由,得,同联立,得.化简整理得,解得,.故的周长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