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961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1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1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1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1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1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念,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一组临床征候群。 长期发展可产生严重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导致许多器官出现功能异常甚至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状态时还可出现急性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流行情况(一),全球 1994年1.20亿 1997年1.35亿 2000年1.75亿 2010年2.39亿 2025年3.00亿 糖尿病患病率呈全球性增加,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流行情况(二),中国 糖尿病患病人数全球第2位 患病率 1980年0.67% 1994年2.51% 15年上升45倍 1996年3.21% 现有糖尿病患者3千万,糖尿病

2、及其他高血糖状态的诊断标准(一),糖尿病(DM) 1.有糖尿病症状和随机血糖 200mg/dl (11.1mmol/L) 2.空腹血糖 126mg/dl (7.0mmol/L) 3.OGTT时2h血糖 200mg/dl (11.1mmol/L) 除非有显著高血糖伴急性代谢失代偿或明显症状, 否则应在另1日重复试验以确认符合诊断标准; 血糖为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 随机是指任何时候,无须考虑与进餐的关系; 空腹指无能量摄入至少8h,糖尿病及其他高血糖状态的诊断标准(二),糖耐量低减(IGT) 空腹血糖 126mg/dl (7.0mmol/L) 140mg/dl (7.8mmol/L)

3、 OGTT时2h 血糖 200mg/dl (11.1mmol/L) 空腹血糖异常(IFG) 110mg/dl (6.1mmol/L) 空腹血糖 126mg/dl (7.0mmol/L) 餐后2h血糖 140mg/dl (7.8mmol/L) * 随机血糖不能用于诊断 IGT 和 IFG,WHO血糖指标图示,空腹血糖 (mg/dl),75g OGTT2小时 血糖值(mg/dl),126,110,140,200,NGT,IFG,IGT,分型(一),. 1型糖尿病(B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A. 免疫介导:急性型,迟发型 B. 特发性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 或胰

4、岛素缺乏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A.遗传性-细胞功能缺陷 B.遗传性胰岛素作用缺陷 C.胰腺外分泌疾病 D.内分泌疾病 E.药物和其他化合物 F.污染 G.少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H.伴有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 . 妊娠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一),1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 单卵双生子患病一致性约50% HLA复合物是决定遗传易感性最重要的因素 环境因素 自身免疫 体液免疫 ICCA, ICSA, IAA, ICA, GAD抗体等 细胞免疫,病因与发病机理(二),2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 单卵双生子患病一致性达90%以上,聚集多个易感基因参与,分别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受体后及糖代谢中的

5、不同环节。 环境因素 高热量饮食、静息的生活方式导致肥胖 胰岛素抵抗 -细胞异常,2 型 DM的发病机理,糖耐量正常(NGT) 环境 遗传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糖耐量低减(IGT) 餐后高血糖毒性作用 加重 直接 胰岛素抵抗 损害终末器官 胰岛素分泌缺陷 急性、慢性并发症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肝脏葡萄糖,胰岛素分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IGT,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18, Number 2, 2000,Over diabetes,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病理生理异常的演变,糖尿病发生,NGT,餐后高血糖加速细胞功能衰竭

6、,Adapted from UKPDS 16: Diabetes 1995: 44:1249-1258,-细胞功能(%),诊断后年数,UKPDS,代偿状态。,治疗,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 治疗目标 纠正代谢紊乱,消除临床症状,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及正常的生活质量与工作能力,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防止急性代谢紊乱发生 预防、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治疗原则:早期,长期,总和,个体化 治疗措施:教育,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预防,三级预防 强调对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IGT干预的重要性 发病率同于或稍高于糖尿病 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危倾向,年转化率: 欧美 3.0% 7.3%,亚洲 10%

7、- 11%,我国 7.7% - 8.95% 心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的高发生率 IGT干预的可能性 IGT具有潜在的可逆性 IGT阶段一般历时较久 有安全、有效的干预手段,2 型糖尿病降糖治疗,单药治疗可控制 FPG120mg/dL,HbA1C7% 继续,单药治疗不足以控制 FPG140mg/dL,HbA1C8% 开始OHA联合治疗 或胰岛素补充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或胰岛素补充治疗可控制 继续,联合药物治疗或胰岛素 补充治疗不足以控制 开始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理想的口服治疗糖尿病药物,良好持久的血糖控制 可灵活用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 良好的安全性 减少胰岛素抵抗 改善 细胞功

8、能 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 减缓或逆转疾病进程,口服治疗糖尿病药物分类,磺酰脲类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第二代:格列苯脲,格列奇特 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第三代:格列美脲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双胍类 苯乙双胍,二甲双胍 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口服药物作用部位,传统的磺酰脲类药物,临床应用近半个世纪,仍为治疗2型糖尿病一线药物 种类最多,不同SU的侧链不同,与受体的亲和力、结合时间、清除率、代谢产物活性不同 主要作用为促进 细胞分泌胰岛素,兼有胰外作用(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刺激葡萄糖

9、转运子活性) 降糖作用显著,原发无效者甚少 其他有益作用(如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应激) 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老年人慎用格列苯脲,除格列喹酮外不用于肾功不全者,传统的磺酰脲类药物(续),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不利影响 细胞功能 高胰岛素血症 体重增加 心血管危险性 ATP- 敏感的钾通道还见于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它可调节心肌收缩力、耗氧量及血管阻力、血流量。SU使其关闭对心血管有不利影响(降低冠脉血流、延长心肌复极时间,导致心律失常) 不宜用于 IGT 干预、早期轻度 2 型糖尿病、肥胖者、高胰岛素血症者,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 (格列美脲),所结合的SU受体部位是65KD亚单位(不是140KD亚

10、单位),结合快、解离快 降糖作用显著、有效药物剂量低 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轻,可延缓 细胞功能衰竭(在相同控制血糖条件下) 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 对ATP-敏感的钾通道的组织选择性好 增加体重不明显 胰外降糖作用明显,如可迅速激活(提高)脂肪、肌肉组织的GLUT4的活性(数量) 每日服药一次,依从性好,瑞易宁磺脲类降糖药,适应症同胰岛素促分泌剂 简化治疗,服用方便,提高依从性,改善活质量 安全性好,极少引起低血糖,不增加体重 对SUR1具有高度选择性 疗效显著,既能恢复早期(一相)胰岛素分泌,很好控制餐后高血糖,又兼有长效SU的优势,很好控制空腹高血糖 可与除胰岛素促分泌剂以外的各类口服降糖药或/

11、和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诺和龙),诺和龙(瑞格列奈)为苯甲酸衍生物,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RIS 与磺脲类 在 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不同;不直接刺激 细胞的胰岛素胞泌作用;不进入 细胞,不抑制细胞的生物合成 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具有葡萄糖依赖性 起效时间0.5小时,达峰时间与半衰期均为1小时 重塑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为 细胞“减负”型的胰岛素促分泌剂,可望缓解 细胞功能衰竭 降糖作用、尤其是降低餐后高血糖作用显著 可抑制餐后FFA水平,有利于改善IR,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续) (诺和龙),为餐时血糖调节剂,餐前15分钟服药,餐时释放胰岛素。不进餐、不服药,漏餐、误餐无低血糖

12、顾虑,可提供灵活的生活方式 低血糖发生率低,不引起严重低血糖 不引起体重增加,可用于肥胖病人 无肝毒性,仅8经肾脏排泄,可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可与除磺酰脲以外的任何口服糖尿病治疗药物及胰岛素联合应用 迄今尚无继发失效的报道,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超过40年,为治疗糖尿病最重要药物 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包括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减少肝糖释放 减少肠葡萄糖吸收等作用 降糖作用明显,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最小有效剂量 0.5g ,最佳剂量 2.0g ,最大剂量 2.5g 常见副作用为消化道症状,但剂量1.0g/日时不 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双胍类药物(续) (二甲双胍),治疗剂量内二甲双胍不是乳

13、酸性酸中毒诱发因素 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IGT干预,肥胖、胰岛素 明显高者为首选 不增高血胰岛素水平,不增加体重,可保护细胞 具有调脂、抗凝作用 对血管并发症的益处优于SU 长期应用疗效减弱同于SU,-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制独特:竞争性抑制-糖苷酶(可逆),延缓葡萄糖吸收入血 有效降低餐后血糖,联合治疗中有特殊优势 减轻餐后高胰岛素血症,不增加体重,保护细胞 不发生低血糖 胃肠道副作用的产生与消失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 国人疗效优于西方人,噻唑烷二酮类,作用机理为激活过氧化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 ) PPAR 属核受体超家族,在胰岛素靶组织表达,被激活后调控与胰岛素效应有关的各种基因的转

14、录和表达,这些基因的功能涉及葡萄糖的产生、 转运和利用及脂肪代谢的调节,如加强胰岛素受 体底物-2、GLUT-4等的表达,抑制TNF-表达等 提高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 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保护细胞,噻唑烷二酮类(续),单药治疗可提供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降低FFA,改善脂相 显著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不发生低血糖 无证据表明可引起肝脏毒性或转氨酶升高,推荐使用前及使用后定期监测肝功 可引起轻中度贫血和水肿,可增加体重,口服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治疗提出的基础 单一药物治疗疗效逐年减退,长期效果差 联合治疗的目的 改善糖代谢,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 保护 细胞功能

15、,延缓其衰退 减轻胰岛素抵抗 延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口服药物的联合应用(续一),联合治疗的原则 掌握指征:单一药物疗效不满意 联合应用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 发扬不同类型药物的优点或特点 减轻不同类型药物的不足之处 提高药物疗效,增加药物安全性 一般联合应用2种药物,必要时可用3种药物 考虑费用-效果因素,口服药物的联合应用(续二),胰岛素促分泌剂 双胍类 (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 -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与猪牛胰岛素氨基酸组成上的区别,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糖代谢 增加葡萄糖摄取和利用 增加糖元合成和储存 减少糖异生 脂肪代谢 增加脂肪合成 减少脂肪分解 降低酮体生成 蛋白代谢 增加蛋白合成 减少蛋白分解,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积极作用,补充或矫正内源性胰岛素的不足 减少或避免口服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或缺点 改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抑制夜间过多的肝脏葡萄糖输出 降低葡萄糖对-细胞的毒性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