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之魏晋南北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885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之魏晋南北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陶瓷之魏晋南北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陶瓷之魏晋南北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陶瓷之魏晋南北朝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陶瓷之魏晋南北朝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瓷之魏晋南北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之魏晋南北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瓷之魏晋南北朝,大背景(一),东汉之后,我国历史上先后经过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东西两晋,十六 国的北朝和宋齐梁陈的南朝, 这一时期从公元200年至581年,统称为三国两晋 南北朝。这4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陶瓷的发展并 有停滞。,大背景(二),魏晋南北朝是政治上混乱,精神上自由、解放、富于热情和艺术精神的时候。 主要时代特征及对工艺的影响: 1. 中外文化交流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尤其是国内南北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对 中国传统工艺的影响。 2.佛教在这个时候广泛流传,对建筑,器皿,服饰等产生影响。宗教艺术得 到发展,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工艺水平。 3.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

2、全面自觉的时期,在以前, 工艺美术大多反映神秘的 神鬼世界,而这个时期,人们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在工艺美术出展 现人类世界 的清新可爱。,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瓷器时代的形成期,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 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合 材料制成,在1200-1300摄氏度的高温中 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 光洁、顺滑、不脱落。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 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的窑址。,魏晋南北朝,从战乱、分裂到对峙,400多年时间里,社会一直处于动荡、变化之中。这一时期,南北各民族

3、的融合,佛教艺术的勃兴,都促使了陶瓷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特 殊的地位,体现出多重意蕴和多维价值。陶瓷艺术有 效地将先民的人生理想、生活情感和形式美感渗透在 造物之中,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300 多年的历程中,繁荣了“青瓷”,首创了“釉 彩”,发明了“白瓷”,是一个颇具开创性意义的时代。 陶瓷观念的更新,陶瓷工艺的革新,陶瓷造型与装饰 的发展,均彰显出这个特殊时代的审美取向。玄学与 佛教的繁荣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作用。由此,陶瓷艺术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独特的 造型与装饰,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面貌,折 射出当时社会

4、的审美意识。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借助陶瓷艺术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使中国陶瓷 艺术因佛教文化而丰富多彩。,魏晋南北朝主流瓷器青瓷,青瓷莲花尊,浙江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 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 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我国历代被称为缥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哥窑冰裂纹,白瓷,在全国方位内, 大约可分

5、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 统。在南方,前期陶瓷烧造以浙江为中心,有著名 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和均山窑等,后扩 展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产品有青瓷和黑瓷。北方 瓷器晚于南方, 技术相对落后, 但创烧了“白瓷”。 青瓷和白瓷曾为南北朝交相辉映的品种, 为唐代的 “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规模。,白瓷人物,釉彩,釉彩装饰是陶瓷艺术重要的装饰手段,釉彩是使 用不同的色釉在陶瓷上加彩,这是陶瓷彩釉装饰的先 声。在汉代釉陶的基础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釉彩 装饰。魏晋南北朝陶瓷清秀的造型蕴含着先民对现实 的超越及对自由的追求,陶瓷釉色同样体现了这一精 神。西晋晚期已在陶瓷上装饰褐色加彩,使其更为活 泼,至东晋甚为流行。这种彩釉是一种青釉。青瓷又 称“绿瓷”,是种在坯体上施以铁元素为呈色剂的 釉,经高温烧成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的瓷器。浙江是 中国青瓷的发源地,并以浙江越窑的青瓷为上乘,其 胎呈灰白色,质地细密,釉色泛青,质感如玉,深受 人们挚爱。,黄釉佛像,小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陶瓷 艺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之一,是陶瓷艺术重要的 过渡时期,它为后来陶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 础,是中国陶瓷艺术“瓷器时代”的开始,推动了中 国陶瓷艺术走向另一个巅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