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8710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发展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融发展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融发展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融发展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融发展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发展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发展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余伟龙 经济管理学院200730950330 金融3班【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民营中小企业经过长足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织细胞, 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服务、增加财政收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缺陷和外部环境多种因素,产生了融资难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次次“融资一投资一再融资”的过程。中小企业的融资有其独特的特征,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特点,找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关键词】中

2、小企业;融资;金融;融资方式;融资问题;融资环境;对策【正文】1、 中小企业的界定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定义并没有达成共识,但基本上都是以雇员的数量和行业为划分基准。在我国,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按照法律规定,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研究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称,工业领域内,中小企业标准为: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收入3亿元人民币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人民币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为了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3、有所了解,我们有必要对现有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有所了解。通过文献以及相关资料,考虑到目前中国正规金融统计中很少有按照企业规模与贷款分类的统计,因此只能在仅有一些总体统计上借助一些典型调查,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做一大致描述。 在中国现有正规经济统计中,仅有按照1988年标准对国有及规模(年销售500万)以上工业企业按实物产量反映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进行的大、中、小的分类。表1、图1列示了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状况。表1 1995-2002年不同规模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资金来源结构 单位:%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占债务比长期负债占长期资金比 95-010295-0102

4、95-010295-010295-010295-0102大型企业37.738.922.318.440.043.760.056.362.867.335.829.6中型企业51.147.718.616.130.336.269.763.873.374.738.030.8小型企业52.549.114.511.433.039.567.060.578.481.230.522.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3,其中1995-1996统计口径是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1997-2002是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表中95-01列示的是7年的均值,而02列示的是2002年的数值。图1 1995-2

5、002年中国中小企业资金结构变动状况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勾勒出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2)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3) 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江浙、中西部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4)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5) 资

6、产规模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得银行借贷以及长期债务资金的决定性因素。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发展中小企业金融必须重视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性,发挥好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在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经营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越来越明显。在中小企业的资本来源中,内部自筹占了很大比例,而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和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所占份额相对很小。统计表明,我国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还不足贷款总数的1%,这和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极不相称的。(1) 外部原

7、因 1.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过高。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运营,政策性贷款的比重仍然较大,由于民营经济长期处于“补充”地位和国有银行的“恐私”心理,国有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有制歧视,信贷条件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说也较为苛刻。 2. 证券市场融资困难。与银行信贷相比,证券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开放度更低,即便是十分成功的中小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等融资手段也极为困难。3. 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在现实经济中,大银行等大金融机构获取其经营和信用状况的成本很高,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得到大银行的资金支持。而中小银行因为资金规模小,无力经营大的贷款项目,而且往往和中

8、小企业在地理上更接近,更容易获得企业信息,信息成本较低,因而更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4. 政府职能不到位。 虽然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地方就业问题的支柱力量,但政府对它们的支持和服务却相对不足,例如我国尚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无法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专门的融资担保、信息、行政审批、私产保护、劳动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务与支持。 (二)内部原因1.中小企业自身的弱点。大部分中小企业分布广而分散,规模小且成立时间短,抗风险能力差,不能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条件;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可信度;自有资金不足,贷款的风险化解和补偿能力较弱,增加了银行贷前审查、贷后检查监督的难度

9、,与银行执行的贷款条件差距较大。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 %以上的财务管理不健全,信用等级60 %以上都是3B 或3B 以下,抗风险能力较弱,而银行新增贷款80 %集中在3A 和2A 类企业,多数中小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基本条件。2.家族式经营,管理不科学。我国中小企业家族化现象较普遍,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家族式、小作坊式管理,不具备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少中小中小企业虽然组织形式采取的是股份制的有限责任公司,但实际上仍属于家族控制,往往形成老板说了算的“一言堂”式的决策机制,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由此导致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较差,致使银行无法甄别企

10、业经营绩效及发展前景等真实信息。3.信用保障缺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金融机构内部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的诚信问题有所改善,但仍有不少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4.企业融资特点的制约。 “少、频、急”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这是因为民营企业对市场十分敏感,一旦发现商机,即向银行申请贷款,且要求银行在规定时间内办妥,以便其及时组织货源,实现交易行为。但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有严格的程序和操作标准,常常难以满足其时效性极强的融资需求。四、解决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先天的弱质性决定了我国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市场风险极易通过财务风险转为融资风险;信贷的高风险性又决定了金

11、融机构必须对中小企业融资做出慎重选择;强调资金的安全性会迫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服务裹足不前。如何有效地强化融资机能、规避融资风险,是确保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畅通运行的关键所在,这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面政策措施的有效结合。1.从企业来说:(1) 培育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不难设想,一个缺乏内部积累能力的企业,单凭外部融资就能获得发展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2) 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信用制度建设部分中小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情况较为严重,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因此,必须培养诚实、守信的信用观念,加快健全我国的信用制度。中小企业要加快建立起有

12、效的财务制度从融资的角度看,目前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虚假,已经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对其资金的投入。因此,中小企业除应建立起规范的产权制度和信用制度外,还必须建立起规范的财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4)鼓励个人创业。鼓励个人创业是分流社会资金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2.从商业银行来说:要进一步完善间接融资渠道。(1)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式,合理地把零售贷款分配到地市分行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的研究。(3)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商业银行要在业务品种上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对资金需求

13、频繁又能提供足值、有效抵押的中小企业,可在抵押额度内发放循环额度信贷。3.从政府方面来说:(1)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要正确认识银行融资在企业融资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融资思维定式,应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2)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问题。要在政策上对国有银行和包括民营机构在内的中小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出于保护国有商业银行、抑制中小金融机构目的的政策必须修正。(3)组建一批投资类金融机构。目前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银行部门为了信贷资金的安全,固定资产贷款越来越少,而流动资金贷款的期限却有缩短的趋势。从银行角度看,追求较高

14、的流动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根据我国银行总体趋势判断,原有大量的只能提供短期贷款业务的各类商业银行,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重新组建一批具有投资功能的金融机构,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4)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明确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意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政担保,而是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担保,政府仅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选择市场公开操作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我国政企关系和政银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确保担保公司得到协作银行、再担保机构的支持。【结束语】中小企业开办由于门槛低,成为我们经济中就业的一支主要

15、力量,但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所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足二成,融资困难正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需要长期关注与支持。尽快完善并落实各项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措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用担保制度及相关配套体系,使之与商业性金融协调配合,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参考文献】1、林毅夫 李永军,2001: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第1期2、林毅夫 李永军,2002:再论二板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改革第2期3、纪敏,200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系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俞建国.WTO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2,9.5、马有才.入世后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J.国际贸易问题,2002,12.6、邵国良、卢笛.对广州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思考J.南方经济,2001,6.7、陈红蕾著.加入WTO后,国有中小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