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专题讲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657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栽培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棉花栽培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棉花栽培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棉花栽培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棉花栽培专题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棉花栽培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栽培专题讲座(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棉花栽培专题讲座,内容概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棉花常见病虫害 第四节 棉花全程化控技术 第五节 棉花栽培技术,棉 花 第一节 概述 一、棉花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纺织品具有吸湿性强、透气性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等优点。因此,棉纤维为化学纤维所不能代替。在我国纺织工业中,棉纤维一度占纺织工业原料的60以上,近年占50左右。因此,棉花生产的丰欠,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棉子仁:油脂、蛋白质、棉子饼 棉短绒:一类绒:棉毯、绒衣、绒布等纺织品、蜡纸和铜板纸等高 级纸张。 二类绒:硝酸纤

2、维素无烟火药或推动火箭的固体燃料。 三类绒:粘胶纤维和醋酸纤维 棉子壳:多种食用菌的天然培养基,经加工可生产出糠醛、丙酮 酒精、甘油、植物激素等十多种有用产品。 棉 秆:可制造火药、纤维板、装饰板、贴面板等。利用棉秆可以 代替进口木浆生产牛皮箱板纸。,二、棉花的起源与分类 棉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被子植物,锦葵科,棉属。棉属植物多为一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根据Fryxell(1992)的最新分类,棉属分为4个亚属、50个种。其中有草棉、亚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4个栽培种。,草棉:原产于非洲南部,是非洲大陆栽培和传播比较早的棉种,又称为非洲棉。 亚洲棉:原产于印度大陆,由于它在亚洲最早栽培

3、和传播,故称为亚洲棉(俗称粗绒棉)。二者均为二倍体,又被称为旧世界棉。 陆地棉: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的高地及加勒比海地区。目前棉花生产上所栽培的品种绝大多数属陆地棉(又称细绒棉)。 海岛棉: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由于其纤维长,又称为长绒棉。二者均为四倍体,又被称为新世界棉。当前世界上栽培的棉花98以上是陆地棉和海岛棉。,三、世界和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一)世界棉花生产概况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统计,全世界棉田面积3316.7万hm2,全世界平均单产(皮棉)37.8kg/667m2。 面积: 为印度(24%) 中国(16.5%) 美国(15.3%) 巴基斯坦乌兹 别克(

4、巴西)。 单产: 中、乌(54.2kg) 美(48) 巴(38) 印(19.6)。 总产: 中(23.4%) 美(19.4%) 印巴乌。 贸易: 出口大国是美、乌、巴、澳大利亚等,进口主要有中国、欧盟 东欧、日本等。,全球棉花种植分布图,(二)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植棉历史,是世界棉花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除西藏、青海、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自治区外,都有棉花栽培。新疆、山东、河南、江苏、河北、湖北、安徽七省区是我国的主要产棉省,植棉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5左右,其中新疆棉区棉田面积和产量由1979年的16.1万公顷,总产

5、5.3万吨,至2000年已提高到101.2万公顷,总产145.6万吨,位次由1979年的第13位,至1993年后为全国首位。,四、我国棉区的划分 (一)黄河流域棉区 包括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河南中北部、山东、河北、陕西关中、山西南部、北京、天津、甘肃南部。 (二)长江流域棉区 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浙江、陕西汉中、河南西南部、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南地区、福建和贵州北部 。 (三)西北内陆棉区 包括新疆及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 (四)北部特早熟棉区 包括辽宁、晋中和冀北、陕北、陇东部分地区。 (五)华南棉区 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台湾、云南五省的大部,福建、贵州的南部及四川的西昌地区

6、。,西北内陆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华南棉区,我国的五大棉区,返回目录,第二节 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棉花的生育特性 (一) 、无限生长习性,株型具有可塑性 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植株就可以不断进行纵向和横向生长,生长期也就不断地延长。同时,棉花株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棉株的大小、群体的长势长相等,都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塔形 圆筒形 丛生形,(二) 、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结铃具自动调节能力 棉花根系强大,吸收肥水能力强,对旱涝和土壤盐分具有很强的忍耐力,因而,棉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三) 、喜温好光性 棉花是喜温作物,其生长起点温

7、度在10以上,最适温度为2530,高于40组织受损伤。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其生育进程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四)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 棉花从23叶期开始花芽分化到停止生长,都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约占整个生育期的4/5,棉株在长根、茎、叶的同时,不断分化花原基、现蕾、开花、结铃。,二、棉花的生育时期 (一)在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共经历五个生育时期: 1播种出苗期:播种一出苗,约需10一15天;4.22-5.30 2苗期:出苗一现蕾,约需4045天; 4.25-6.2 3蕾期:现蕾一开花,约需2530天; 6.8-7.7 4花铃期:开花一吐絮,约需5060天; 7.8-9.8

8、 5吐絮期:吐絮一收花结束,3070天不等。9.9- 大田生长期:播种到棉花采摘结束 北方约220天 生 育 期:出苗到开始吐絮 130-160天,(二)棉花的生长发育 1.播种 萌发出苗所需的条件 : (1)水分 :种子干重60 ( 2) 温度 :最低10.512 最适2030 最高40 (3) 氧气 :无氧-产生酒精 抑制萌发-烂种,2.苗期,3.蕾期,4.开花期,5.结铃、吐絮期,(一)棉花的根 棉花根系属直根系,在土壤中呈网状倒圆锥形,由主根、侧根、支根(小根)、毛根(小支根)和根毛组成。主根入土深度一般可达2m以下,侧根横向扩展可达0.6-1m,根系网络主次分明。,三、棉花的根、茎、

9、叶,40cm,140cm,(二)棉花的茎、枝 1、棉花的主茎 棉花的主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着生叶片的地方叫做节,节与节之间叫节间。主茎上着生茸毛,具有保护作用。还有油腺,油腺内有棉酚,有抵抗害虫作用。,节,节间,节,棉花主茎苗期生长慢,蕾期生长较快,盛蕾期明显加快,初花期达生长高峰期, 盛花后逐渐减慢,吐絮后生长渐趋停止。棉花主茎的生长是衡量棉花生育的简单易测指标。,2、棉花的枝 棉花主茎节上产生侧生器官 叶和腋芽,再由腋芽发育形成果枝和叶枝。,A 叶技:又称营养技。叶枝着生在棉花主茎基部的几个叶腋处。 叶枝 有相 当强的争肥、争水、争阳光的能力,农民常称之为“疯杈”或“油条”。,B 果枝:开花

10、结果的枝。果枝着生在主茎第3- 7节以上的叶腋处。,3、果枝的类型 A 无限果枝 B有限果枝 C零式果枝,4、棉花赘芽和桠果 叶枝芽和果枝芽分化的先出叶,其叶腋的腋芽为二级腋芽,一般潜伏。 在条件适宜时可萌发为“赘芽”(短小的叶枝)或桠果(短小的果枝)。,(三)棉花的叶 棉叶有子叶、先出叶和真叶三种。 1、子叶:肾形,是棉苗三片真叶前棉株主要光合器官和棉子萌发出苗 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2、先出叶:亦称前叶,是所有腋芽基部第一片叶,为 不完全叶,叶小,多为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枝条生出不 久即自行脱落。,3、真叶:为完全叶,主茎第一真叶全缘,面积小,出生慢, 第二真叶略现缺刻,第三真叶以后具明显的

11、掌状裂片。,四、棉花的现蕾、结铃、吐絮 (一)棉花的现蕾 当棉株第一果枝上出现荞麦粒大小(长、宽约3毫米)的三角形花蕾时叫做现蕾。 棉花的花蕾是由果枝的顶芽分化发育而成的。一般陆地棉品种长出68片真叶时,开始出现第一果枝,长出第一个花蕾,大约现蕾后2025天就可发育成完全的花。,(二)棉花的结铃 棉铃是由受精的子房发育而成。棉铃有35室,每室有子棉 1瓣。棉铃的大小,常以平均单铃重或每千克子棉所需的铃数来表示。陆地棉品种的单铃重一般为46克,即180240个铃可收 l千克子棉。,棉铃按结铃时间,可划分为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总称为三桃。 7月15日以前所结的成铃为伏前桃; 7月16日一8月15日

12、所结的成铃为伏桃; 8月16日以后所结的成铃为秋桃。 控制目标:减少伏前桃,增加伏桃,控制秋桃,棉铃长度及直径增长动态,(三)棉花的吐絮 棉铃发育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铃壳脱水失去膨压而收缩,沿裂缝线开裂,露出子棉,称为吐絮。根据棉铃吐絮时间早晚,可分为霜前花和霜后花。在生产上常把严霜后5天以前所收的棉花,称为霜前花;把严霜后5天以后所收的棉花,称为霜后花。霜前花纤维品质和铃重等均好于霜后花。,五、棉花的产量构成及评价指标 (一)产量 1、籽棉产量 2、皮棉产量 (1)单位面积的总铃数 A (2)平均铃重 B (3)衣分 衣分是指皮棉占籽棉重量的百分比 C 皮棉产量=ABC,(二)相关指标

13、1、衣分:衣分是指皮棉占籽棉重量的百分比 2、衣指:指百粒棉籽上纤维的重量,用“g”表示 3、籽指:指百粒棉籽的重量、用“g 4、马克隆值:一定量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的透气性的量度,以马克隆刻度表示。 5、纤维品质:包括 含杂率 、 色特征、 长度 、整齐度 马克隆值 、 断裂比强度 、 短纤维指数,返回目录,第三节 棉花常见病虫害 一、棉花的病害 (一)棉花枯萎病 1、棉花枯萎病 棉花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具毁灭性,一旦发生很难根治。重病株于苗期或蕾铃期枯死,轻病株发育迟缓,结铃少,吐絮不畅,纤维品质和产量均下降。,2、棉花枯萎病症状类型,黄色网纹斑,青枯型,萎蔫型,矮缩株,健株,黄化型,2、棉花

14、枯萎病症状类型,3、病源 棉花枯萎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在棉籽、病残体(包括棉籽壳、饼)、土壤和未腐熟的土杂肥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其中带菌土壤尤为重要。棉籽外部短绒带菌率高于种壳和内部种胚带菌率。此外,田间其他感病寄主也可成为初侵染源。,4、防治 把好种子关 (硫酸脱绒、 多菌灵浸种) 铲除零星病株、控制轻病区 种植抗病品种、压缩重病区,(二)棉花黄萎病 1、棉花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为我国B类植物检疫性病害;该病于近年在我国扩展蔓延较快,现各主要植棉区均有发生,北方棉区重于南方棉区,且多数病区均与棉花枯萎病混生。受害植株叶片枯萎、蕾铃脱落、棉铃变小,一般减产2060,同时,纤维

15、品质也受到影响,表现为纤维缩短,强度降低,等级下降,2、棉花黄萎病症状 病害由病株下部向上发展,病株不矮化或略矮。发病初期,病叶边缘和主脉间叶肉出现不规则淡黄色斑块,叶缘向下卷曲,叶肉变厚发脆。以后病斑扩大,呈黄色斑驳。严重时,病叶除主脉及其附近仍保持绿色外,其余部分均变黄褐色,呈掌状斑驳。最后叶片发病部分变褐牯死。病叶一般不脱落,但强毒菌株侵染后叶片则脱落,病株成光秆,或仅留顶叶12片。夏季暴雨后,常出现急性萎蔫症状,叶片下垂,叶色暗淡。病株茎秆及叶柄木质部导管淡褐色。秋季多雨时,病叶斑驳处产生白色粉状霉层(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棉花黄萎病,病株,病叶初期症状,病叶中后期症状,3、发病条件 A气 候 气温在2028之间,病害都能发生。 B耕作栽培 连作棉田土壤中积累大量病菌,发病严重。大水漫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C棉株生育期 棉花现蕾期后较感病。 D棉花的种和品种 棉花种间抗病性有显著差异,一般海岛棉抗病、耐病能力较强,陆地棉次之,中棉较感病。,4、防治 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 2病区轮作换茬 3种植耐病品种 4生物防治,(三)棉花枯、黄萎病症状比较,枯萎 黄萎 健株,(四)棉花炭疽病 幼苗基部发生红色纵裂条痕,以后扩大成皱缩状红褐色病斑,严重时皮层腐烂,幼苗枯萎。 (五)棉铃红腐病 种子带菌,苗铃期危害。早播田遇低温易发病,铃期低温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