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296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 李世忠,麻 醉,概念:利用麻醉药使中枢神经系统或某一部位受到抑制,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称之为麻醉 发展史:公元200年,华佗“麻佛散” 1846年Morton演示乙醚麻醉,现代麻醉学,麻 醉 方 法,全身麻醉 中枢神经系统,意识消失,不感疼痛 局部麻醉 外周神经,躯体某部位无痛 椎管内阻滞 广义上的局部麻,将药物注入椎管内,包括腰麻、硬膜外阻滞和骶管阻滞 复合麻醉 不同药物和或方法 基础麻醉 麻醉前类睡眠状态,麻醉技术应用领域,临床麻醉 急救复苏 重症监测治疗 疼痛治疗 还有控制性降压,降温等,在安全情况下为手术操作创造方便条件。 麻醉医师必

2、须以多学科理论和技能为基础,一、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准备 重要性:增强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避免或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病人精神和体格准备:做好思想工作,稳定病人情绪。麻醉前访视病情评估(ASA病情分级)。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 胃肠道:防止返流,呕吐或误吸。成人择期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饱胃急症病人胃排空问题应重视。 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准备,(二)麻醉前用药(Premedication) 目的: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提高痛阈; 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消除不良反射。 常用药物:安定镇静药 安定(diazepam)510mg, im 巴比妥催眠药 鲁米那(lumi

3、nal)0.1g,im 镇痛药 度冷丁(pethidine)50 100mg,im 抗胆碱药 阿托品 0.5mg,im,二、全身麻醉及肌肉松弛剂,(一)全身麻醉 概念:麻醉药物经呼吸道或注射方式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驰。 分类:(1)吸入全身麻醉 (2)静脉全身麻醉 (3)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复合麻醉),(二)吸入麻醉药 MAC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表示吸入麻醉药的强度。 MAC定义: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某种麻醉药时,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

4、的最低肺泡浓度。,影响肺泡药物浓度的因素: (1)肺泡通气量; (2)吸入药物浓度; (3)心排出量(CO); (4)血/气分配系数,(三)常用吸入麻醉药,(1)氧化亚氮(笑气,N2O ) A、麻醉性能较弱,常与其他全麻药复合应用 B、轻度抑制呼吸,无呼吸道刺激作用,对外周血管阻力无明显影响 C、不能单纯吸入,F1O2 (吸入氧浓度)必须高于0.3,以免低氧血症 D、体内封闭腔内压升高,肠梗阻等病人禁用,(2)恩氧烷(安氟醚,enflurane) A、麻醉性能较强,成人MAC为1.7% B、有心肌抑制作用,血压可降低,呼吸抑制作用强,无呼吸道刺激作用 C、颅内压升高,脑血流量增加。癫痫病人禁用

5、(EEG癫痫发作波形) D、降低眼内压,宜作眼科手术,(3)异氧烷(异氟醚,isoflurane) A、麻醉性能强,MAC为1.15% B、对心肌抑制作用轻,明显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冠脉扩张作用。呼吸轻度抑制,对呼吸道有刺激。 C、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D、可用于控制性降压。,七氟烷(七氟醚,sevoflurame) 地氟烷(地氟醚,desflurane) 氟烷(hatothane) 自学,(四)静脉麻醉药,(1)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 A、超短效巴比妥类,作用时间15-20分钟。再分布特点。抑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B、依据剂量,镇静、催眠、抗惊厥。常用麻醉剂量:3

6、-5mg/kg,iv。 C、心肌抑制,血管扩张,呼吸抑制,易致喉及支气管痉挛。 D、pH10 11,呈强碱性,漏至血管外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2)氯胺酮(ketamine) A、选择性抑制大脑联络径路和丘脑一新皮质系统。镇痛作用显著。 B、静脉注射1-2mg/kg,作用时间15-20分钟。肌注5分钟起效,15分钟作用最强。 C、兴奋交感神经,BP,HR 。有一定的心肌抑制和呼吸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 D、颅内压,眼内压等升高,可有幻觉、恶梦及精神症状。 E、镇静作用轻微,常与镇静药物伍用。,(3)普鲁泊福(异丙酚,丙泊酚,propofol) A、镇静、催眠、轻度镇痛。静注1.5-2mg/kg

7、,维持时间3-10分钟。 B、抑制心血管系统,BP,HR ,CO ,明显呼吸抑制作用。颅内压 。 C、对肝肾功能影响小。停药后很快苏醒。适于门诊手术及小手术的麻醉。,(4)依托咪酯(乙咪酯,etomidate) A、短效催眠药,无镇痛作用。起效快,0.15-0.3mg/kg,i.v,作用时间2-5分钟。 B、降低颅内压及代谢率,对缺氧性脑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 C、对循环及呼吸系统影响轻微,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D、适用于心功能储备差及年老体弱病人。 E、对静脉有刺激性。术后易发生恶心呕吐。,(五)肌肉松弛药,分类: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 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筒箭毒碱),(1)去极化肌松药

8、琥珀胆碱(司可林,scoline) A、作用时间短,1-5分钟(1-2mg/kg,气管内插管) B、副作用:颅内压,眼内压,胃内压升高,肌纤维 成束收缩,术后肌肉痛。血清钾过性升高 C、连续静滴可引起脱敏感阻滞 D、肌松作用不能被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2)非去极化肌松药 维库溴铵(万可罗宁,vecuronium) A、肌松作用强。起效时间2-3分钟,作用时间25-30分钟,常用静注剂量0.07-0.15mg/kg,术中维持剂量为静脉注量的1/3-1/4。 B、无组胺释放及抗迷走神经作用 C、30%经肾原形排出,余经胆道排泄。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时效延长。 D、易被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阿曲库铵(

9、卡肌宁,atracurium) A、肌松作用时间短,约15-20分钟,0.5-0.6mg/kg用于气管内插管。术中维持0.1-0.2mg/kg. B、Hofmann降解,血浆酯酶水解 C、轻度组胺释放作用 D、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 E、可被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三、气管内插管术,途经:经口腔,经鼻腔 (1)经口腔明视插管 (2)经口腔盲探插管 (3)经鼻腔明视插管 (4)经鼻腔盲探插管,四、全身麻醉深度的判断,1、经典乙醚麻醉分期分为期,第期(手术麻醉期)又分为四级。(自学) 2、现代复合麻醉时全麻深度的判断主要根据意识、痛觉、反射、运动及内环境稳定(如心血管系统的稳定)等综合判断。,五、全麻并

10、发症及其处理,(一)反流与误吸 1、胃排空时间与返流、误吸的关系 2、全麻咽喉部反射减弱或消失,易误吸 3、误吸胃内容物的严重性,呼吸道梗阻,化学性肺炎 4、预防:严格禁食禁饮,促进胃排空(胃管),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饱胃病人全麻清醒气管内插管。,(二)呼吸道梗阻 1、上呼吸道梗阻(声门以上) A、常为机械性,如舌后坠,口内分泌物过多异物,喉头水肿等。 B、舌后坠,托下颌,喉水肿严重者需紧急气管切开,喉痉挛,轻者加压给氧,重者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插管。,2、下呼吸道梗阻(声门以下) A、多为机械性,如气管导管扭折,分泌物或呕吐物阻塞气管或支气管。 B、轻者听诊罗音,

11、重者严重呼吸困难,气道阻力高,缺氧发绀,危及生命。 C、对症处理,氨茶碱和激素可缓解支气管痉挛。,(三)通气量不足,A、主要表现为潮气量减少,CO2 蓄积,兼有低氧血症。 B、中枢性呼吸抑制:颅脑损伤,麻醉药物(包括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物等。 C、周围性呼吸抑制:肌松药,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传导障碍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 D、对症处理,辅助呼吸乃至控制呼吸。,(四)低氧血症,A、定义:吸纯氧时SpO2 90%,PaO2 60mmHg即为低氧血症。 B、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发绀,躁动,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 C、麻醉机故障,氧供不足,肺不张,肺内误吸,肺水肿等。 D、治疗:吸氧、强心、利尿、扩血

12、管及机械通气。,(五)低血压和高血压,1、血容量; 2、血管压力; 3、心脏功能; 4、麻醉深度; 5、内环境稳定。,局 部 麻 醉,一、概念与方法 (一)概念: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其产生麻醉作用 (二)局麻分为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和神经阻滞四类。 神经阻滞又分为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指神经阻滞。,二、常用局麻醉药剂量及浓度 (一)普鲁卡因(奴佛卡因,novacaine) A、弱效作用时间短,维持时间45-60分钟 B、粘膜穿透力差,不宜用于表麻。适于局部浸润麻醉,常用浓度0.5%,肋间神经等神经阻滞浓度为1-2%。 C、用前需做普鲁卡

13、因试敏。 D、成人一次限量为1g,(二)丁卡因(潘托卡因 pontocaine) A、强效时间长,作用时间2-3小时。 B、脂溶性高,粘膜穿透力强,适用于表面麻醉,浓度为1-2%。 C、起效慢毒性大,一般不作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浓度为0.15%-0.3%。 D、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40mg,神经阻滞80mg。,(三)利多卡因(赛罗卡因 xylocaine) A、效能与作用时间属中等。起效快,作用维持1-2小时。 B、组织弥散性能及粘膜穿透性都好。 C、最适用于神经阻滞,常用浓度1-2%。 D、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100mg,局部浸润和神经阻滞400mg。,(四)布比卡因(bupivaca

14、ine) A、强效与长效局麻药,作用时间可达5-6小时。 B、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6%,不易透过胎盘,适于产科麻醉。 C、神经阻滞浓度为0.25%-0.5%,分娩镇痛浓度0.125%。 D、成人一次限量为150mg。,三、局麻药的不良反应,(一)毒性反应 A、原因:剂量过大,误注入血管,作用部位血供丰富或未加肾上腺素,病人体质较差,耐受力降低。 B、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早期兴奋,晚期抑制。 C、预防:一次用药量小于限量,注药前回抽,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等。 D、治疗:停止用药,吸入氧气,地西泮或硫喷妥钠。严重者用肌松药(琥珀胆碱)但需气管内插管及人工呼吸。对症治疗如升压药

15、等。,(二)过敏反应 A、十分罕见 B、酯类酰胺类 C、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血管神经性水肿。 D、治疗:肾上腺素(0.2-0.5mg,iv),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椎管内麻醉,1、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和硬膜外阻滞 2、脊柱四个生理弯曲:仰卧时,颈前(C3 ),胸后(T5 ),腰前(L3 )和骶后(S4 )。 3、成人脊髓下端一般终止于L1椎体下缘或L2 上缘,儿童终止位置稍低。 4、脊神经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一、蛛网膜下腔阻滞 A、药液比重:重比重、等比重、轻比重(与脑脊液比)。多用重比重。 B、平面:T10 低

16、平面,T10 T4中平面,T4高平面(少用)。 C、成人选择L3-4 间隙。 D、直入法穿刺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硬脊膜外腔,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E、成功标志:有脑脊液流出。,F、常用丁卡因或普鲁卡因重比重液 G、麻醉平面调节(药液、体位、注药速度) H、并发症: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腰麻后头痛,尿潴留。 I、主要用于下腹部、盆腔、下肢和肛门会阴部手术。 禁忌证: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休克、穿刺部位感染等。,二、硬膜外阻滞,A、硬膜外腔置管给药(连续法) B、根据手术部选择穿刺点,现多用于中下腹,下肢手术。分直入法和侧入法两种 C、判断穿刺成功的方法:阻力消失法,毛细管负压法 D、常用药物:利多卡因、丁卡因和布比卡因。近来有的用罗派卡因。试探剂量,分次给药(追加)。 E、决定麻醉平面因素:穿刺点,局麻药容积,导管方向,注药方式,体位。,F、并发症:全脊椎麻醉(误入蛛网膜下腔),局麻药毒性反应,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G、术后: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脓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