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医学的应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283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氧医学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高压氧医学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高压氧医学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高压氧医学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高压氧医学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压氧医学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氧医学的应用(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压氧医学的应用,高压氧基础知识 设备与方法论 氧舱设备 治疗方法,高压氧舱舱型分类,空气加 压 舱,大型多人舱,中型多人舱,小型多人舱,移动式金属单人舱,透明单人氧舱,座式单人氧舱,婴儿氧舱,治疗舱,手术舱,过渡舱,治疗舱,过度舱,氧气加 压 舱,高压氧氧舱结构 舱体、加压系统、供氧系统、 通讯系统、空调系统、 照明、监控与安全装置、 电气系统、操纵台等,高压氧舱,高压氧舱,高压氧舱内部装饰,透明单人氧舱,婴儿氧舱,氦氧饱和潜水模拟舱群,加压舱,减压舱,高压氧治疗方法步骤 加 压 稳压吸氧 减 压 (以上三个步骤共需80140min),加 压 以压缩空气充气加压:多人舱 以压缩氧气充气加压:

2、 单人纯氧舱 双人氧舱 婴儿氧舱 约需1020min,以防气压伤 依治疗需要加压至舱压1.53ATA,稳 压 该阶段为吸氧治疗时间,约需6080min 空气加压舱内需戴面罩吸纯氧: 3040min2 期间休息510min 纯氧加压舱内直接吸舱内氧气: 6080min,减 压 为防出现减压病及气压伤,须按一定程序减压出舱: 2.0ATA:匀速减压,需1015min 2.5ATA:减至1.3ATA停10min, 减压出舱,需1520min 3.0ATA:减至1.6和1.3ATA分别停 10min,减压出舱, 需2030min,高压氧基本概念 大气压:地球表面一切物质所受 大气层的压力 常压:地球局

3、部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纬度45、温度0 的海平面上的大气压(atm) 即760mmHg/cm2 1.0336 kg/cm2(或1 kg/cm2) 0.1Mpa(或101kpa/cm2),绝对大气压: 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实际压力或总压力 简写成ATA (Atmosphere absolute) ATA=常压+附加压(相对压、表压),气体分压:混合气体中,某一气体 所产生的压强 分压值与该气体的百分比成正比 例如:空气中 PO2=760mmHg 20.93%=59mmHg PN2=760mmHg79.04%=600.8mmHg PCO2=760mmHg0.03%=0.2mmHg,静水压:浸泡于水中物

4、体受到水 的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 强(附加压) 与水深成正比关系: 海水9.75m,静水压为1 kg/cm2 淡水10m, 静水压为1 kg/cm2,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 在气体压力超过1个大气压 的高气压环境下吸纯氧或在高于常压下吸纯氧。 高压氧疗法: 应用高压氧治疗多种病症的方法或置身与高压舱内,进行加压、吸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高压氧治疗机理 提高机体氧含量 血管收缩作用和侧枝循环作用 抑制厌氧菌生长繁殖 增强放疗、化疗对恶性肿瘤的 疗效 对禁锢于体内气泡的作用,(一)提高机体氧含量 1.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 (1)PAO2成倍增加

5、(2)PaO2成倍增加 (3)血氧含量明显增加。 例如:在2.5ATA O2下: PAO2=1021813 mmHg PaO2=1001770mmHg, 血氧含量=19.826.6ml%,1960年,荷兰学者Boerema1960 年发表论文无血生命,其生理依据:2.53ATA下,PaO2为17702140mmHg,溶解O2达5.36.4ml%,比常压空气下提高1720倍,相当于常压静息时动、静脉O2含量之差,即此时血液溶解O2已能满足机体所需,而不依赖于血红蛋白结合O2。,2.增加组织和氧含量和氧储量 如在2与3ATA O2下: 脑组织PO2从34244与452 mmHg; 脑脊液PO2从3

6、3277与480mmHg 氧储量氧不断从血液到达组织细胞,细胞不断消耗氧,在这动态平衡过程中,组织内保持着一定的余量氧。 在HBO下:血PO2组织O2O2储量维持生命时间。,3.提高血氧弥散率,增加组织内氧有效弥散距离: 气体弥散规律:高分压低分压平衡状态,压差越大,弥散越甚。 因此HBO下,血PO2显著提高,O2从血液向组织弥散的速度和距离相应增加。 氧的有效弥散距离-氧垂直于血流离开毛细管向组织弥散,到达足以保证组织供氧的距离。,实线为毛细管圆心的“弥散轮”中的“弥散半径”,在HBO下,均相应增大(见图)。,氧在组织中的弥散,人脑灰质毛细管间距平均60m, 脑细胞距毛细管最远处为30m。

7、当PaO2为100mmHg时,该处氧的 有效弥散距离为 30m,局部 PO2 15mmHg。 在3ATAO2下,毛细管A端PO2达70 mmHg,氧的有效弥散距离可延伸至100m,相当于常压空气下的3倍。,(二)血管收缩作用和侧枝循环作用 1.HBO可使脑、心、肾、四肢等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尽管局部血流量减少,但不能抵消血氧含量的增加。 血管收缩意义:血管通透性, 渗出,血O2含量打破缺O2与水肿恶性循环。 某些疾病需加血管扩张剂:冠心病、 脉管炎、眼底病、脑及周围血管病。,2.HBO组织PO2 肉芽组织耗O2产能、 纤维母细胞分裂增生、 血管成纤维细胞活动、分裂、 胶原纤维形成 加速侧枝循

8、环建立。,(三) 抑制厌氧菌生长繁殖 产气荚膜杆菌, PO230mmHg,才能生长, 3080mmHg,生长不良, 90mmHg,不能生长。 在2.5ATA下,体内所有厌氧菌不能生长。 240mmHg,抑制产生外毒素, 1520mmHg,菌体杀灭。,各种菌体(厌氧或需氧)内都含有巯基辅酶,在有氧或无氧代谢时,巯基起到活化作用。 HBO 巯基氧化 二硫键 多种酶失活 菌体代谢障碍、生 长抑制。,(四)增强放疗、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 提高肿瘤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三类肿瘤细胞中有一类是暂处于不增殖状态(相对缺O2),在HBO下,转为增殖细胞群,对于放疗、化疗极敏感。 利用HBO的毒性作用,作为放疗

9、、 化疗的协同措施。 HBO能影响肿瘤细胞的酶类活性、 代谢、免疫机能及分裂等。,(五)对禁锢于体内气泡的作用 波义耳马略特定律:一定质量气体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亨利定律:气体溶入液体的量与压强成正比; O2可置换气泡中的N2,加速气泡的吸收、缩小。,高压氧对生理的影响 (一)血液系统: 1.RBC、Hb: RBC变形性、弹性、比积 2.造血机能: 破血增强刺激了造血功能(表现在网织、骨髓大RBC)。 但PO2肾释放RBC生成素 造血,故贫血者不宜高压氧治疗。,3.WBC、N、L 4.凝血机能: HBO血粘度 出凝血时间 血浆胶体渗透压 溶纤维蛋白活性升高20%。,(二)心血管系统: 1.心率

10、、心输出量: HBO迷走中枢迷走N兴奋性; (反射性) HBO心率每分钟心输出量(可BP) 心肌 血循环时间血流减慢。 以上变化心脏负荷缓解心衰、 肺水肿。,2.血压变化: 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血管收缩所致的外周阻力,与肾上腺素也有关。 一般情况是: 加压时,BP; 稳压时,BP稍有波动; 减压时,BP。,3.ECG变化: P-Q间期延长(心房肌传导速度) ST段升高(心室去极化不全) 窦律不齐(窦缓致之) 4.血管管径变化:视网膜小A、V直径均缩小,因此可使视野缩小,早产儿血管收缩更强烈(血管张力不稳定),但皮肤A、V、毛细管无明显变化。,(三)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 HBO抑制呼吸中枢

11、、外周化学感受器、颈A窦 HBO呼吸阻力 呼吸率 HBO血流、组织内CO2、H+ 呼吸率 2.呼吸阻力: HBO 气体密度(与分子量相关)呼吸阻力,3.呼吸气量的变化: (1)潮气量 (2)肺活量 (3)补吸气量 (4)每分钟通气量(换气率)的变化: 潮气量呼吸率每分钟通气量 (5)肺泡通气量:HBO呼吸加深、潮气量、“死腔”气体交换。,(四)消化系统: 1.消化腺分泌功能变化: 唾液、胃液、胃总酸度 胆汁、浓度 2.胃肠张力: HBO胃肠平滑肌张力、气体 压缩肠蠕动便意 3.肝功改善: HBO肝血流图、肝功改善,高压氧毒副作用 1.减压病 2.氧中毒(脑、肺、眼等) 3.气压伤(耳、鼻窦、肺

12、、胃肠) 4.并发症:气胸、纵隔气肿 急性肺不张 出血 高碳酸血症,高压氧临床应用 一般适应证 1.缺氧性病症: 全身性CO中毒、药物及毒物中毒 意外事故、休克、心衰、 呼衰、高原病等; 局部性周围血管疾病、脑血管病、 突聋、冠心病、眼底病等。,2.微循环障碍: 脑水肿、肺水肿、肢体水肿、挤压伤、皮瓣移植、植皮、烧伤、冻伤等。 3.各种感染: 厌氧菌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放线菌病、肉毒中毒、皮肤溃疡、牙周病等, 各种需氧菌感染。,4.某些肿瘤 5.气泡所致病症: 减压病、气栓症、肺气压伤、肠壁囊样积气症等。 6.其他: 脑外伤、慢性骨髓炎、放射性损伤、血管性头病、脑炎、小儿脑瘫、PVS等。,急

13、性适应证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中毒性脑病 急性气栓症 急性减压病 有害气体(硫化氢、液化石油气、 汽油等)中毒 厌氧菌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 休克,视网膜动脉栓塞 心脏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 (电击伤、溺水、自缢窒息等) 脑水肿、肺水肿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 急性末梢循环障碍 重症脊髓损伤,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未经处理的气胸、纵隔气肿 活动性出血及出血性疾病 氧灵敏试验阳性及氧中毒史 结核性空洞形成咯血 以上心脏传导阻滞,2.相对禁忌证 重症上呼吸道感染 重度肺气肿、肺大泡 重度鼻窦炎 未经处理的恶性肿瘤 视网膜脱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50次/分) 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 血压过

14、高者或超过21.3/13.3kPa (160/100mmHg),目前进展 (一)高压氧与一氧化碳中毒,CO中毒机理: 1.HbCOHbO2低氧症 HbO2释放O2发生障碍 2.CO使氧离曲线左移 3.CO直接造成细胞呼吸困难,CO中毒迟发脑病发生机理: 传统理论三种假说(血管因素、自由基、 免疫学说);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HBO使CO从细胞 色素氧华酶a3中很快清除而减少迟发脑病 发生,应用镁制剂,使Mg2+作为钙拮抗剂,抑制Ca2+流入细胞内,从而能防止迟发脑病发生。,CO中毒的脑损害机理: 1.脑组织低氧症 2.Bp、脑血流量、中枢调节障碍大脑缺血 3.代酸脑水肿、代谢障碍、细胞膜损害 4.CO与细胞色素、Mb结合抑制细胞能量代谢,5.血液浓缩局部血流量 6.自由基的损害作用 7.神经细胞释放有害物:谷氨酸盐、双羧基氨基酸 8.损害线粒体及产能机制,CO对心血管的影响: 1.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 2.心肌缺氧心绞痛; 3.ECG异常改变; 4.心肌梗死; 5.血小板聚集; 6.RBC变形能力减低; 7.RBC数、比容、血粘滞性; 8.慢性影响致心肌肥大。,CO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心、脑代谢率高,对CO 尤为敏感; 胚胎与胎儿形成的各个阶段 对CO均很敏感; 孕妇CO中毒,对胎儿极为有害: 生长发育迟缓、脑萎缩、智力低下、 手足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