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如何鉴赏高考诗歌中的“愁”情ppt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2074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君能有几多愁——如何鉴赏高考诗歌中的“愁”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问君能有几多愁——如何鉴赏高考诗歌中的“愁”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问君能有几多愁——如何鉴赏高考诗歌中的“愁”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问君能有几多愁——如何鉴赏高考诗歌中的“愁”情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问君能有几多愁——如何鉴赏高考诗歌中的“愁”情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君能有几多愁——如何鉴赏高考诗歌中的“愁”情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君能有几多愁——如何鉴赏高考诗歌中的“愁”情ppt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鉴赏高考诗歌中的“愁”情,问君能有几多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楼丽俏,高考中含“愁”的诗句,【2011年高考重庆卷】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渡江明张 弼 【2011年高考江西卷】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 明黄庭坚 【2011年高考上海卷】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明月何皎皎 【 2010江西卷】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送人归京师陈与义 【2010重庆卷】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菩萨蛮 北固题壁【清】郭麟 【

2、2010湖北卷】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 【2010江苏卷】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魏二王昌龄 【2010陕西卷】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雨雪曲 江总,明“愁”情,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怀乡之感, “故国凄凉”之叹,国势

3、日衰之愁,试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明“愁”情,高考愁情诗词中常见的愁情可分以下六种: (1)忧国忧民、愤世嫉俗之愁。 (2)建功立业、怀才不遇之愁。 (3)怀古伤今、惜春悲秋之愁。 (4)思乡念亲、寂寞伤感之愁。 (5)相爱相思、男女恋情之愁。 (6)年华易逝、羁旅漂泊之愁。,表现愁情的典型意象 芳草落花芭蕉柳 秋雨寒烟流水舟 梧桐西风孤灯酒 斜阳归雁云月楼 虫鸣猿啼杜鹃鸟,辨“愁”法之“愁”象,借景抒情 乐景衬哀情 融情入景 触景生情 。,辨“愁”法,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我只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试问闲

4、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辨 “愁” 法,直接把愁当作物写,比喻手法,把愁写得有长度。,夸张手法,把愁写深写透。,对比咏愁,更见其愁。,设问,而以比兴作答,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愁情含满川风月。,直抒胸臆,答题技巧指导 引+析+扣,写“愁”境,提问方式: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简析其抒情手法。,、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手法 如涉及景情关系,可表达为:运用了的手法,诗(词)人选用了意象,形象描绘了一幅的图景,渲染了浓重的萧瑟、衰败、凄凉气氛,(或营造了一种感伤、哀伤、哀婉的意境),烘托出词人孤寂、凄凉 愁绪满怀的心情,奠定(伤感)的情感基调

5、。,扣,引,析,学生答案1:,这首词先是写景,描绘了此夜的寂静与孤独。“年年今夜”写出了年复一年都是过这种日子的。下片开始抒情,“愁肠已断”点明此时作者的悲伤之情,借酒消愁却还是掩盖不了内心的伤痛,全词表达了作者内心郁闷、愁苦、孤独、思念之情。,学生答案2:,月夜下,借酒消愁,忧国忧民,愁肠满腹的伤感。 上阕写景,落叶飘香,寒夜静寂,玉楼空写出了气氛的凄凉,这是间接抒情,融情于景。 下阕直接抒情,酒断愁肠之苦,连酒也化为了泪,夜晚孤寂难眠,愁下眉头又上心头,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之情。,学生答案3:,上阕,词人采用借景抒情,以“坠 叶”“夜”“楼”“月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暗淡凄凉的景

6、,抒发了诗人内心无限愁绪的伤感与悲凉。 下阕,词人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直写自己内心的无限愁绪,泪直流,深夜无法入眠的情态,从而抒发了诗人孤单、落寞、悲愁之情。 全词围绕“愁”字展开,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单、伤感、愁肠满腹无法释怀的感情。,写出了秋夜离人的相思之愁。 间接(借景)抒情:词的上阕选用了“秋叶”“空楼”“月华”等意象,形象描绘了一幅寂静清寒的秋夜图,营造了一种空旷凄冷的意境,在秋夜寒寂的画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或借人物描写抒情,词的下阕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愁意、愁容、愁态,刻画了一个因思人而深夜难眠的人物形象。) 直抒胸臆。词的下阕通过“酒未到,先成泪”“谙尽孤眠滋味”等句子,直

7、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忧愁。,写“愁”境,答题注意规范: 全面把握、准确用词 防止“套用”、恰当评价,写“愁”境,江上早秋 (明)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鸥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悲。 注:此诗为袁凯于丙申年(公元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四十岁,人到中年,时局动荡,战乱绵绵。 宋玉,战国时诗人,曾因悲秋而作九辩,其中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等语。,提问:请指出“悲”在全诗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写法作简要分析。,课堂实战,参考答案:,内容:从“却怪飘零枉岁时”可看出是身世飘零之苦;从“避风江鹳独归迟”“头白犹多宋玉悲

8、”两句看出是穷途落魄,光阴蹉跎、功业无成之伤感;“干戈此日连秋色”一句看出是战祸连年、社会动荡不宁之忧患。 写法特点:触景生情,以眼前的秋景联想到战祸连年,个人生活不安定之叹惋;点明了江鹳所避之“风”。用典,以“宋玉悲”点明题旨。,谢谢!,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 阴 朱 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朱弁:曾出使金国,像苏武一样,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在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天才回到故国。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的时期。迢递:高远的样子。,请分析

9、诗的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诗穷莫写愁如海”说的是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抒写出来,可见愁之多之深;“酒薄难将梦到家”是说诗人想借助酒力梦回故乡,可酒薄无力;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其故国之思抒发得极其深沉。,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全诗表现“凄凉”之情。请简析颈联

10、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4分) 【参考答案】 (1)(3分)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1分)“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1分)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1分) (2)(4分)用“萧萧”“惨惨”叠音词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之景,也写出了作者的凄凉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萧萧”“惨惨”“惊”“压”,每处赏析1分),5、从军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

11、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6、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爱国诗人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关切之愁,明“愁”情,、点明“愁”情的具体内容 、手法+分析 如涉及景情关系,可表达为:诗(词)人选用了意象,形象描绘了一幅的图景,渲染了浓重的萧瑟、衰败、凄凉气氛,(或营造了一种感伤、哀伤、哀婉的意境),烘托出词人孤寂、凄凉 愁绪满怀的心情,奠定(伤感)的情感基调。 3、可用术语:直抒胸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寓情于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缘景生情、触景生情、以景衬情、以景结情、以景载情。,南唐后主李煜 诗人、

12、词人自身 闺中少妇、他乡游子、征夫壮士、仁人志士、爱国英雄等,君?,连线题 1、 从军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明“愁”情,羁旅游子之客愁,丈夫对亡妻的悼念之愁,闺中思妇怀人之愁,守边战士的思念之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