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8修订版) (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195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8修订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8修订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8修订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8修订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8修订版) (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8修订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8修订版) (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1.1 学校定位 1.2 领导作用 1.3 人才培养模式 2教师队伍 2.1 数量与结构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 培养培训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经费投入 4专业与课程建设 4.1 专业建设 4.2 课程与教学 4.3 实践教学 5质量管理 5.1 教学管理队伍 5.2 质量监控 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6.1 学风建设 6.2 指导与服务 7教学质量 7.1 德育 7.2 专业知识和能力 7.3 体育美育 7.4 校内外评

2、价 7.5 就业 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修订)(修订) 一级一级 指标指标 二级二级 指标指标 主主要要 观测点观测点 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备备注注 办办 学学 思思 路路 与与 领领 导导 作作 用用 1.1 学校 定位 学校定位 与规划注 1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坚持内涵式发展, 注重应用型办学特色培育。 注 1 学校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 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校园建设规划 和信息化建设规划。 1.2 领导

3、 作用 领导能力 教学中心地位 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 确立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 办学思路,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 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 基本满意。 1.3 人才 培养 模式 人才培养思路 产学研合作教 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 发展;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效果明显;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4、,注重因材施教。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 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3 一级一级 指标指标 二级二级 指标指标 主主要要 观测点观测点 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备备注注 教教 师师 队队 伍伍 2.1 数量 与结构 生师比 队伍结构 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2; 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 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 在编的主讲教师中 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 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 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

5、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 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 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注 2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 号 文件限制招生规定。 2.2 教育 教学 水平 师德水平 教学水平 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 守学术道德规范。 建立引导教师投入教学的机制;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 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风和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2.3 培养 培训 培养培训 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 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 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

6、 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 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4 一级一级 指标指标 二级二级 指标指标 主主要要 观测点观测点 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备备注注 教教 学学 条条 件件 与与 利利 用用 3.1 教学 基本 设施 实验室、实习 场所建设与利用 图书资料和校 园网建设与利用 校舍、运动场 所、 活动场所及设 施建设与利用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 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3; 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较高。 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4。 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

7、)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高; 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5; 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 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较高; 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设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注 3 注 4 注 5参照教育部教发 20042 号文件限制招生规定。 3.2 经费 投入 教学经费投入 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其中,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注 6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 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 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 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 元人民 币,且应随着教育

8、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注 6指学校开展普通本专科教学 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 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 支出(302 类) (不含教学专项拨款 支出) ,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 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 续费等) 、印刷费、咨询费、邮电 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 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 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 等) 、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 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 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科研业 务费、委托业务费等) 。取会计决 算数。 5 一级一级 指标指标 二级二级 指标指标 主主要要 观测点观测点 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备备注注 专专 业

9、业 与与 课课 程程 建建 设设 4.1 专业 建设 专业设置 与结构调整 培养方案 有明确的专业设置标准和合理的建设规划, 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和本校实际调整专业,专业结构总体合理; 注重特色专业的培育。 培养方案反映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 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了科学合理的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 分(学时)不低于 20%,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 时)比例不低于 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 12 周;创新创业 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培养方

10、案执行情况良好。 4.2 课程 与教学 教学内容与 课程资源建设 课堂教学 与学习评价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标准、有措施、有成效;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开设了足够数量的选修课; 教学内容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能够反映本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学大纲规范完备,执行严格; 注重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材建设,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质 量监管制度;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使用效 果较好。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政策和措 施,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 能力培养,教师能够开展启发式、参与式、讨论

11、式等教学,课程考核 方式科学多样。 6 一级一级 指标指标 二级二级 指标指标 主主要要 观测点观测点 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备备注注 专专 业业 与与 课课 程程 建建 设设 4.3 实践 教学 实验教学 实习实训 社会实践 毕业论文(设计) 与综合训练 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 90%; 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室; 实验指导人员结构合理,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 每个专业建立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时间和经费有保证; 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 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 把教师参

12、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其工作量。 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 练要求; 有 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注 7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 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注 7包括不同科类毕业汇报演出、 作品展示、医学临床实习、社会调 查报告等。 质质 量量 管管 理理 5.1 教学 管理 队伍 注 8 结构与素质 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意识较强; 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 实践成果。 注 8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分管 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等专职教学 管理人员、院

13、(系、部)分管教学 工作的院长(主任) 、教学秘书等 教学管理人员。 7 一级一级 指标指标 二级二级 指标指标 主主要要 观测点观测点 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备备注注 质质 量量 管管 理理 5.2 质量 监控 规章制度 质量控制 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执行较严格,教 学运行平稳有序。 学校建立了自我评估制度, 并注意发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 台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 学学 风风 建建 设设 与与 学学 生生 指指 导导 6.1 学风 建设 政策与措施 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 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 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 动。 营造了良好的

14、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 规,考风考纪良好。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生课外 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 8 一级一级 指标指标 二级二级 指标指标 主主要要 观测点观测点 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备备注注 学学 风风 建建 设设 与与 学学 生生 指指 导导 6.2 指导 与服务 组织保障 学生服务 每个班级配有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 1:200 的比 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 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 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持不低于 1:500;按师

15、生比不低于 1:5000 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且不少于 2 名, 并设置了相 关机构; 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 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 通机制。 开展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 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比较 满意; 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 教教 学学 质质 量量 7.1 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品德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贯 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国家标准,健 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 强,学生

16、比较满意,评价较高。 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表现出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的良好品质,学生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7.2 专业 知识 和能力 专业基本理论 与技能 专业能力 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 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9 一级一级 指标指标 二级二级 指标指标 主主要要 观测点观测点 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备备注注 教教 学学 质质 量量 7.3 体育 美育 体育和美育 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 85,学生身心健康; 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7.4 校内 外评价 师生评价 社会评价 学生对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评价较好; 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比较满意。 学校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