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人卫版-第八章-抗生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1190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化学人卫版-第八章-抗生素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药物化学人卫版-第八章-抗生素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药物化学人卫版-第八章-抗生素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药物化学人卫版-第八章-抗生素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药物化学人卫版-第八章-抗生素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化学人卫版-第八章-抗生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化学人卫版-第八章-抗生素(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抗生素,Antibiotics,1、抗生素定义,某些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 在小剂量的情况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 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 具有抗肿瘤活性 用于肿瘤的化学治疗 免疫抑制和刺激植物生长作用 抗生素不仅用于医疗,而且还应用于农业、畜牧和食品工业方面,2、应用,3、抗生素来源,生物合成(发酵) 青霉素、红霉素 化学全合成 氯霉素 半合成方法 氨苄西林、罗红霉素,半合成抗生素,通过结构改造 增加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 扩大抗菌谱,减少耐药性 改善生物利用度,提高治疗效力 或为了改变用药途径,4、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2、),-内酰胺类 四环素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类,(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内酰胺类 (2)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多粘菌素、短杆菌素 (3)干扰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 (4)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利福平,5、抗生素杀菌作用的主要机制,6、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使抗生素分解或失去活性(水解酶或钝化酶) 使靶点发生改变 (自身突变或产生某种酶的修饰) 细胞特性的改变 细菌产生药泵 将进入细胞的抗菌素泵出细胞,第一节 -内酰胺抗生素,-Lactam Antibiotics,1、-内酰胺抗生素,含四元-内酰胺环(必需基团)抗生素 -内酰胺环开环与细菌发生酰

3、化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 四个原子组成,分子张力比较大,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开环,导致失活,青霉素(西林)类(Penicillins)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 -非经典,2、-内酰胺抗生素的分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Carbapenem) 青霉烯(Penem) 氧青霉烷(Oxypenam) 单环的-内酰胺(Monobactam),非经典的-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烯,氧青霉烷,单环-内酰胺,碳青霉烯,8,1,2,3,5,6,7,3、共同的结构特征,-内酰胺环:都有一个四元-内酰胺环 羧基:除诺卡霉素为单环外,通过碳、氮与杂环稠合与N相连的碳原子上有羧基 酰胺基侧链: 6

4、(7)位有酰胺侧链,1,2,4,5,6,7,4、立体化学,稠合环不共平面 沿着C-5和N-1(或C-6和N-1)轴折叠 取代基的立体化学用和表示 青霉素类 2S、5R、6R 头孢类 6R、7R,主要学习内容,一、青霉素类 二、头孢菌素类 三、非经典的-内酰胺抗生素及-内酰胺酶抑制剂,一、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用发酵的方法进行制备 半合成青霉素在6-氨基青霉烷酸6APA上接上适当的侧链,获得稳定性更好或抗菌谱更广的、耐酸、耐酶的青霉素,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苄青霉素,青霉素G(Penicillin G) 盘尼西林,1、结构和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2

5、-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 monosodium(2S,5R,6R)-3,3-dimethyl-7-oxo-6-(phenylacetyl)amino -4-thia-1-azabicyclo3.2.0heptane-2-carboxylic acid,由-内酰胺环、四氢噻唑环及酰基侧链构成,2、青霉素的结构特征,4、发现,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由青霉菌的培养液中分离而得,5、理化性质,有机酸(pKa 2.652.70) 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媒(醋酸丁酯) 常用钠盐或钾盐 水溶液在室温下易分解 -用粉针,注射前新鲜配制,6、稳定性,1)强酸性

6、 2)弱酸性 3)碱性或酶 4)胺和醇,1)强酸或HgCl2,生成青霉酸+青霉醛酸 青霉醛,2)弱酸性(pH4.0),生成 青霉二酸 青霉醛+青霉胺,3)碱性条件或酶,生成 青霉醛+青霉胺,4)胺和醇,胺和醇向-内酰胺环进攻 生成青霉酰胺 和青霉酸酯,or NHR,7、注射给药,不能经口服给药 胃酸导致-内酰胺环开环和侧链水解 失去活性 只能注射给药,细菌细胞壁成分,主要成分 粘肽 网状结构的含糖多肽 由N-乙酰胞壁酸,N-乙酰葡萄糖胺和多肽线型高聚物经交联而成,细胞壁的生物合成,8、作用机制,抑制粘肽转肽酶,阻止细菌细 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作用机制,青霉素和粘肽的末端结构类似 取代粘肽

7、的D-Ala-D-Ala,竞争性地和酶活性中心以共价键结合 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选择性,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菌细胞有细胞壁,其作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G+的细胞壁粘肽含量比G-高, 青霉素对G+的活性比较高 抗菌谱比较窄,9、青霉素类的过敏反应,某些病人中易引起过敏反应 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在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按要求进行皮试后再进行使用,青霉素类的过敏原,外源性过敏原-蛋白多肽类杂质 生物合成时带入(残留量) 内源性过敏原-高分子聚合物 可能来自于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内酰胺环开环、聚合,青霉素类交叉过敏反应,抗原决定簇是青霉噻唑基 不同侧链的Penicillins都能形成相同结构的抗原决定

8、簇青霉噻唑基 青霉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常发生交叉过敏反应,10、青霉素的缺点,1、对酸不稳定 只能注射给药,不能口服 2、抗菌谱比较狭窄 对G+效果比对G-的效果好 3、耐药性-不耐酶 4、有严重的过敏性反应,11、天然存在的青霉素,青霉素N,青霉素V,青霉素X,青霉素G,青霉素K,12、半合成青霉素 ,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了数以万计的半合成 Penicillins衍生物,取得重大进展 口服的耐酸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 G+,G- 耐酶青霉素 改善口服效果,提高生物利用度,1)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 引入电负性的O,诱导效 应,阻碍羰基电子向-内酰胺环转 移增加对酸的稳定性,可口服。 V 的发现,

9、使人们认识耐酸青霉素 的结构特征:6位酰胺侧链羰基碳 引入吸电性取代基,青霉素V,2)耐酶青霉素,出现了benzylpenicillin不敏感的葡萄球菌, -内酰胺酶或青霉素酶使其分解失活所致 发现侧链含三苯甲基,对青霉素稳定 设想三苯甲基有较大的空间位阻,阻止化合物与酶活性中心结合 空间阻碍限制酰胺侧链R与羧基间的单键旋转,降低分子与酶活性中心的适应性,R比较靠近-内酰胺环,有保护作用 甲氧西林及其一批耐酶抗生素都是根据这一设想设计、合成的,奈夫西林,氯唑西林,甲氧西林,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钠,不耐酸,不能口服, 大剂量注射,广泛使用,耐酶耐酸, 作用强,3)广谱青霉素,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来

10、源于对Penicillin N 的研究 青霉素G对G+的作用强于对G-的作用 从头孢菌发酵液中分离到Penicillin N ,它对G+的作用远低于Penicillin G,但对G-的效用则优于G 进一步研究表明,N的侧链氨基是产生对G-活性的重要基团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侧链带有氨基的半合成青霉素,氨苄西林 Ampicillin,阿莫西林 Amoxicillin,青霉素,阿莫西林 Amoxicillin,又名: 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1、结构和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

11、2-甲酸三水合物,2、临床作用,Amoxicillin和Ampicillion具有相同的抗菌谱 对G+的作用同Penicillin,对G-(淋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布氏杆菌等)作用较强,但易产生耐药性 用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胆道等的感染,Amoxicillin的聚合反应,聚合反应 Amoxicillin及其它侧链含有氨基的半合成内酰胺抗生素 游离的氨基具有亲核性,直接进攻-内酰胺环的羰基 速度随结构不同而不同,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其它广谱青霉素,侧链引入COOH, SO3H等极性较大基团,扩大抗菌谱,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作用较强,结构改造小结,在青霉素的侧链上引入吸电子基

12、团,阻止侧链羰基电子向-内酰胺环的转移,增加了对酸的稳定性,得到一系列耐酸青霉素。 青霉素的侧链上引入较大体积的基团,阻止了化合物与酶活性中心的结合。又由于空间阻碍限制酰胺侧链R与羧基间的单键旋转,从而降低了青霉素分子与酶活性中心作用的适应性,加之R基比较靠近-内酰胺环也可能有保护作用,因此药物对酶的稳定性增加。 在青霉素的侧链上引入亲水性的基团(如氨基,羧基或磺酸基等),扩大了抗菌谱,不仅对革兰阳性菌有效,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也有效。得到一系列广谱青霉素。,Penicillins的构效关系,青霉素类半合成,半合成青霉素的原料 6-APA (6-氨基青霉烷酸),苄青霉素 6-APA 各种青霉素,水解,缩合,主要内容,重点药物 青霉素 结构、名称、稳定性、作用机制、过敏反应、耐药性、缺点、结构改造 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结构 掌握-内酰胺抗生素结构特点、分类及构效关系,思考题,1、画出青霉素、阿莫西林的结构。 2、天然青霉素G有哪些缺点?试述半合成青霉素的设计思路,并举例说明。 3、简述青霉素类抗生素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