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98406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1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合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 的位置上。 3. 试卷答案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 答的答案无效。 一、

2、积累运用(30 分)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 分) A狂澜 (ln) 亘古 (gn) 殷红 (yn) 可歌可泣 (q) B污秽 (hu) 矜持 (jn) 挑逗 (tio) 锲而不舍 (qi) C. 澎湃( bi) 愧怍 (zu) 厄运 () 气冲斗牛(du) D闲暇 (xi) 哺育 (b) 笼罩 (zho) 忍俊不禁 (jn)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闲瑕 遨游 俯瞰 血气方钢 天涯海角 B.稠密 凛洌 战栗 忧心仲仲 毛骨耸然 C.酒酿 花瓣 修憩 躬行君子 颠沛流离 D.商酌 竹篾 怆然 以身作则 悲天悯人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

3、一项是()(3 分)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_在诗词创作、理论研究研究方面,_教书育人方面,她都堪称学者。 她教了 70 年书,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 90 高龄_站在讲台之上传播中国文化。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 叶嘉莹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_写诗是天才,讲师也是天才”;_有 人无限仰慕,“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A.无论 还是 仍 不但 更 B.无论 和 竟 虽然 更 C.尽管 还是 竟 虽然 也 D.尽管 和 仍 不但 也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 他不仅担当节目的主持人。 2 2 节目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

4、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3 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 4 朗读者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 20 多年电视经验的一次全情绽放。 5 董青表示朗读者重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6 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 A. B. C. D. 5.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 检的史诗。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传诵 C.阿长与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 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5、 D.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鸿儒”来指代家乡、学生、月亮、老 师。 6.默写。(10 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东市买骏马,_,_,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_,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 (4)_,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 (6)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7)杜甫的望岳中“_,_”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了诗人杜 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赵师秀约客中写到客人失约,主人寂寞的诗句

6、是 _,_。 (9)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 _,_。 3 (10)_,_。(陆游的游山西村)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 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7.名著阅读(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 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 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 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

7、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 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 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1)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作者是_。(2 分) (2)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内容。(3 分) 二、阅读(共 50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89 题。(5 分)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题目中的“劝”是勉励的意思,起统领全片的作用。 B首句

8、写读书时间从“三更”读到“五更”,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 C“黑发”、“白首”借指青年,老年,两相对照,突出年少勤学的可贵。 D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9请写出一句“劝学”的诗句。(2 分) 4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6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九夷

9、: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0.解释下列加划线词的意思。(4 分) (1)斯是陋室 _ (2)谈笑有鸿儒 _ (3)子欲居九夷 _ (4)或曰 _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 分) 译文: (2)或曰:“陋,如之何?”(2 分) 译文: 12.【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_和_ (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 13.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15 分) 5 冰窗花 任随平 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

10、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 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 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 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 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 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

11、 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 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 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 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 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 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

12、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 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 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 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 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的牵念和期望。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

13、删改) 【注释】葳蕤(wi ru):形容枝叶繁盛。 14.请结合文章第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4 分) 15.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4 分) 6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1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 分) 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第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14、 D.第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17.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1 题。(14 分) 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 1 外婆从不怨天尤人。记忆中,外婆从来没有说过天的一句坏话, 哪怕是愁苦惨淡的日子里,她也只是说,老天爷是有眼睛的,我们的苦,他全都看在眼里。 2 外婆是很能吃苦的。至少在幼小的我看来,外婆这一生,实在过得太难。外婆五岁时,老外婆就去 了,从此外婆没能再见到母亲一眼。童年丧母的痛楚,远比那些刚出生就见不到母亲的人痛苦,因为曾经拥 有了,感受了,然后再失去,就是精神上的失去。 3 在那个封建落后的年代,外婆的“诗意”便显得有些特别和负罪:三从四德,没能阻碍住她的对镜 贴花黄;男尊女卑,也没能埋没了她对读书的渴望。那时候,外婆是乡里的一枝花,也是墙角的一株草;是 男人心底的痒痒挠,也是女人心里的一根针。 4 后来等到外婆嫁人,本以为可静心生活,那一年却又遇上大饥荒。外婆四个孩子,最大的那个因为 疾病死了,母亲也差点因为饥荒而丧命。那時候,外婆常对着天喃喃自语,老天爷啊,你擦擦眼吧,我就快 熬不下去了。可外婆,却又都咬着牙一次次地挺了下来。 5 饥荒过后,外婆便在老屋前栽了一排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