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精品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092648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精品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精品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精品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精品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精品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精品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精品解析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城一中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解析【判断并修改】1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惊异。矫正哲学与人类对世界惊异后的思考有关,但不是哲学产生之源。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就是世界观。矫正哲学是一种世界观,但二者不能划等号。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矫正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同时,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矫正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总和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矫正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

2、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不能颠倒两者之间的关系。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矫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物质与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而不是两者的辩证关系。7对某些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无法定论的过程。矫正观点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没有看到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同一性,没有看到认识发展的无限性。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矫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而唯心主义也有一些局部的可借鉴之处。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另外两个基本派别。矫正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3、。10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本质区别。矫正各种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升华,都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只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注意研究以后的应用。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巅峰。矫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但它不是哲学发展的巅峰,因为它还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12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矫正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论思想,但以往的旧哲学中也有坚持唯物论思想的,只不过是在社会历史领域没有坚持唯物论思想。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指向它是改变世界的理论。矫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指向其理论是正确的,其革命性指向改变世界。1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就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矫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除了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有毛泽东思想。15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矫正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的东西可以离开观念的东西。16雾和霾都是唯物主义讲的物质。矫正雾和霾都属于唯物主义中的具体的物质形态,而不是马克思哲学中讲的物质。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7物质是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的。矫正物质是永恒的,是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的,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18社会劳动集中体现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矫正社会的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的客

5、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9意识现象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矫正意识现象不属于物质,但其存在并没有否定世界的物质性,因为世界的物质性强调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而不是指世界有什么。20要将运动的相对性和静止的绝对性结合起来认识事物。矫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不能混淆运动和静止的属性。21客观规律是永恒不变的。矫正规律是客观的,但不是不变的。规律是事物的规律,事物是变化的,其规律也必须是变化的。22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去改变、创造规律。矫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23人类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等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矫正太阳东升西落等属于现象间的联

6、系,不是本质的联系,故不是规律。现象表现规律,但自身不是规律。24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把握规律。矫正把握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能够把握规律,因为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25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矫正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反映不一定都是正确的。26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矫正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27. 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矫正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所以,应该是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28有了人脑,就有了

7、意识。矫正没有人脑,一定不会有意识;但是,有了人脑,却不一定产生意识,因为意识产生还需要反映对象。29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矫正意识的内容是物质,故是客观的;但是,意识的形式却是主观的。30蜘蛛织网等意识活动不具有目的性。矫正蜘蛛织网等不是意识活动,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31意识推动人类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矫正意识的性质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性质的意识的作用是不同的,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起推动作用。32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等量齐观的。矫正意识的能动作用非常大,但还不能与物质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33意识的能动性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矫正意识的能动性,

8、既表现为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又表现为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34人们之间的不同看法体现出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矫正人们之间的不同看法既体现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也体现主动创造性。35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矫正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而不能是认识。36高度的革命精神就是要求在工作中尊重规律。矫正高度的革命精神指向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向的是尊重客观实际和规律。3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全面把握当前的实际情况。矫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全面把握当前的实际情况,还要把握过去、将来的实际情况。38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在社会发展中至关重

9、要。矫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但不包括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39动物心理产生于低层次的实践活动。矫正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40实践具有能动性决定了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矫正此处的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错误的目的或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盲目实践,故其是存在的。41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矫正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但是,单个人也可以进行实践,只不过他自己的实践要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42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人类认识的来源。矫正人类认识的来源和途径是两回事。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类认识获取的两个途径,但人类认

10、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43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矫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专家的间接经验也要通过实践检验。44正确认识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矫正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唯一因素,是实践,而不是正确认识等。45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矫正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6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矫正不成功的实践也可以检验认识的正误,故有价值。47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中蕴含着谬误的成分。矫正真理是正确反映,谬误是错误反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48受各种因素影响,人们往往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产生多种正确的

11、认识。矫正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认识,但这多种认识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49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矫正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会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50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矫正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未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故推翻已确定的真理的说法显然错误。51有用的就是真理。矫正真理的正确性决定了它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52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矫正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53人类通

12、过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为自身造福。矫正人类建立的联系都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54联系的客观性决定了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矫正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建立新的联系。55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矫正任何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并不意味着其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仍然是客观的。56人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去建立新的联系。矫正人们可以建立新联系,但不是根据自身需要去建立,而是根据固有联系去建立新的联系。57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矫正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功能可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也可能小于部分

13、功能之和,关键看整体内部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情况。58整体就是指事物的全局,体现为数量上的多。矫正整体既指向事物的全局,又指向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在数量上体现的是一,部分体现的是多。59部分推动整体的发展矫正并非所有部分都推动事物的发展,要看部分的性质、部分之间的关系状况。60要立足于或着眼于事物的部分来解决问题。矫正解决问题时,我们要立足于或着眼于整体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部分。61任何事物都在发展。矫正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不是所有事物现在都处于发展状态,旧事物就处于倒退状态。62发展的实质就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矫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而不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因为,

14、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也可能是旧事物的重新出现。63发展是变化,变化是发展。矫正发展是变化,但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上升的变化才是发展。64新事物发展必须彻底抛弃旧事物中的因素。矫正新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或完全否定。新事物既要对旧事物进行克服,又要对旧事物进行汲取,还要增添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65新事物总是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矫正由于新事物存在着弱点,人们对其认识有一个过程,所以人民群众并非一开始就支持新事物。66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矫正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所以并非所有量变都会引起质变。67质变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矫正质变可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也可能是旧事物战胜新事物,并非所有质变都代表着发展。68社会发展需要我们推动量的积累。矫正不是所有量变都有利于事物发展,所以不是所有的量变都要推动或支持,我们只推动或支持有利于事物发展的量变。69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利、弊两个方面。矫正任何事物都包括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不一定是利和弊。70分析矛盾要把握好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基本属性。矫正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属性,但不是基本属性,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71. 相对斗争性和绝对同一性是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