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090756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高三年级期末文综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鬓毛和胡须的髡刑和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的耐刑等刑罚作为纯粹的耻辱刑而存在。这反映出秦朝A. 刑法受传统思想影响B. 社会风俗得到了革新C. 法律由严酷走向宽容D. 法律执行缺乏严肃性【答案】A【解析】【详解】古人认为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因此秦朝的强制剃除头发等刑罚才属于耻辱刑,才能起到惩罚罪犯的作用,说明秦朝刑法受传统思

2、想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B项;秦朝时期法律更加严酷,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规定,没有涉及法律的执行,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信息反映的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等处罚措施作为耻辱刑的原因,是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因此法律中规定这样的刑罚手段是受到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据此来确定正确答案。2.下表是后汉书中关于东汉时期田庄主的行为记述(部分)。据此可推知,当时记述出处“世善农稼,好货殖”樊宏传“世以货殖著称”李通传“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仲长统传A. 土地兼并现象比较严重B. 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落实

3、C. 田庄经济形成完整体系D. 田庄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反映的田庄庄主“好货殖”“世以货殖著称”等信息,可以推知东汉时期的田庄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排除A项;材料中的田庄庄主“好货殖”“世以货殖著称”,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得到落实,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此类试题多在题干和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

4、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有些选项也许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中反应不出来,不能选择。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好货殖”“世以货殖著称”等信息,推知东汉时期的田庄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从而确定答案。3.宋代路级(地方行政级别)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职,一路之内分设四司,分别收州县兵、刑、政、财权力。正如时人所言“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由此可知,宋代对地方的管理体制A. 增强了地方应对危机的能力B. 极大地强化了君主的权力C. 大大提高了地

5、方的行政效率D. 有效遏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职,一路之内分设四司,分别收州县兵、刑、政、财权力”来看,说明北宋时期通过对地方分权的方式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天下之势一矣”可以看出,这一措施有效遏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地方权力受到削弱,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所减弱,排除A项;削弱地方权力,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强化君主权力,排除B项;对地方分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4.宋代思想家李觏认为:“立君者,天也;养民者,君也。非天命之私一人,为亿万人也。”明清之际的黄宗羲也说:“天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

6、民,仁也。宇宙一团生气,聚于一人,故天下归之,此是常理。”这表明他们都A. 反对君主制度,倡导民本思想B. 认为民众是君主权力的来源C. 立足君主权力,肯定社会公利D. 反对理学对君主权力的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立君者,天也;养民者,君也”“宇宙一团生气,聚于一人,故天下归之,此是常理”来看,说明二者尊重君主制度,立足君主权力;从“非天命之私一人,为亿万人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来看,说明二者都肯定社会公利。故答案为C项。二者均不反对君主制度,排除A项;李觏认为君权神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他们对理学的态度,排除D项。5.19世纪6070年代,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都看

7、到“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的优越性。但王韬、薛福成等人只是进行启蒙式的宣传,而郑观应则是以一项政治改革主张来提出,主张中国“下仿泰西之良法”设立议院。郑观应的这一主张A. 推动了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思想的发展B. 表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时机已成熟C. 体现了独尊外邦而轻视传统的观念D. 说明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郑观应则是以一项政治改革主张来提出,主张中国下仿泰西之良法设立议院”来看,郑观应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实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说明这一主张推动了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思想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早期维新派开展的活动并没有推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时机

8、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郑观应轻视传统,排除C项;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不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D项。6.1893年,日本海军军令部成立,后又将常备舰队和警备舰队合并,组成联合舰队。而清朝中央并无统一的海军统帅机构和专门掌管海军事务的大臣,海军建设基本上是地方政府的事务,即“华船分隶数省,畛域各判,号令不一”。这表明当时A. 清政府中央集权不断削弱B. 清政府海防体制混乱滞后C. 日本海军装备精良战力强D. 中国海军近代化尚未起步【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清朝中央并无统一的海军统帅机构和专门掌管海军事务的大臣,海军建设基本上是地方政府的事务,即华船分隶数省,畛域各判,

9、号令不一”来看,说明当时清政府海防体制混乱滞后。故答案为B项。材料只是反映清政府海军系统的状况,不能得出中央集权削弱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海军的体制系统,没有涉及海军装备,排除C项;中国海军近代化在洋务运动中起步,排除D项。7.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通过统购、统销制度对农产品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过程实行计划管理(如下图所示),并在各个环节上推行具体措施向社会灌输国家意识。该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 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获取国家工业化建设经济资源C. 进一步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D.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后,农业

10、对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积累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现;统购统销政策降低了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成本,直接促进了工业利润以相对较高的速度增加。因此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实施,为国家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故答案为B项。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项;统购统销政策与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在农业领域实行这种政策的目的,应当是服务于工业化建设,而不是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点睛】统购统销,就是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农民自己食用的数量和品种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每家一个

11、粮本,凭粮本供应粮食。此外,国家还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禁止粮食自由买卖。统购统销,从1953年开始直到1992年底停止,共施行了39年。统购统销政策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现工业化的资金积累,为国家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8.我国历届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从举手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到电子表决器;从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到无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其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这表明我国A. 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民主发展方向B. 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C. 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D. 人民代表大会

12、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可以更好地保障代表们行使自己的权利,说明我国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故答案为C项。民主发展方向由国家性质决定,技术发展不能影响民主发展方向,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关系,排除D项。9.在古雅典政治制度中,公民大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既制定法律、监督执法,又行使一部分司法权力,而行政权却相对式微,公民们热衷于参加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对行政事务则不感兴趣,以致许多行政吏员由奴隶充当。这说明古雅典A. 民主政治处于高度繁荣阶

13、段B. 奴隶的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C. 权力相互制衡原则得以实现D. 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充分权利【答案】D【解析】【详解】公民们热衷于参加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通过这些机构行使公民权利,说明古雅典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充分权利。故答案为D项。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高度繁荣时期,但材料反映的是总体状况,不是特定时期的状况,排除A项;雅典奴隶不享有公民权利,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权力制衡,排除C项。10.中世纪晚期,基督教理想与罗马教会现实之间出现严重分裂,形成了神性和人欲相分裂的尴尬状况,宗教改革运动旨在以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促成了日耳曼民族的崛起和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

14、。可见,宗教改革的动因之一是A. 克服基督教社会的文化矛盾B. 推动日耳曼民族的近代化转型C. 维护基督教世界内部的大团结D. 反对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欺压【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宗教改革运动旨在以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来看,作者认为宗教改革的动因之一是克服基督教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神性和人欲相分裂的文化矛盾。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宗教改革推动日耳曼民族的近代化转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宗教改革解决的问题不是基督教世界的分裂,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是反对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欺压,排除D项。11.下表是17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片段。这表明当时

15、A. 英国操纵了国际市场的价格B. 印度商品在英国的利润较高C. 转口贸易是英国贸易主要手段D. 英国贸易利润依赖于本国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印度收购的商品运到伦敦后以高出收购价很多的价格卖出,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获取较高的利润。故答案为B项。材料只涉及印度和英国市场,A项说法夸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其他贸易形式,不能说明转口贸易是英国贸易的主要手段,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来看,获得较高利润是印度和英国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排除D项。12.“十月革命是19世纪中期以来在俄罗斯社会内在矛盾的结果,是由这些矛盾产生的革命进程迟至一战后的结果,十月革命的胜利保证了在全球实验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世界政治版图上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这一表述A. 立足于现代化的视角解读十月革命B. 表明俄国人民试图恢复斯大林模式C. 肯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力D. 说明一战延缓了俄国十月革命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保证了在全球实验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世界政治版图上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可以看出,材料主要是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力。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是从十月革命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来说的,不是立足于现代化的视角解读十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