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88089546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储蓄2、储蓄-投资恒等式3、边际消费倾向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5、平均消费倾向6、消费函数7、投资乘数8、政府支出乘数9、税收乘数10、平衡预算乘数11、对外贸易乘数12、节俭的悖论二、判断题1、自主消费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4、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5、由于存在进口,将导致投资乘数和政府开支乘数降低。6、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实际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的。7、在价格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曲线就是总支出曲线。8、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

2、,总支出水平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该均衡国民收入正式社会满意的产出水平。9、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明,只要增加总支出计划的水平,就能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水平。10、总支出曲线表示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2、总支出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平均消费倾向C.自主消费水平D.自主投资水平3、在下列选项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4、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是55

3、00亿元,如果政府需要将均衡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应增加( )。A. 10亿元B. 20亿元C. 50亿元D. 100亿元5、自主消费增加对总支出曲线的影响是( )。A.向下移动,曲线变缓B.向下移动,斜率不变C.向上移动,曲线变陡D.向上移动,斜率不变6、当以下( )发生时,经济将衰退。A.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而变小B.自主支出增加C.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增加而变大D.自主支出减少7、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总需求小于总供给C.总需求大于潜在GDPD.总需求小于潜在GDP8、在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的增

4、加是储蓄(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二)多项选择1、以下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衡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正相关B.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正相关C.均衡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负相关D.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负相关2、在四部门经济中,导致均衡国民收入下降的因素是( )。A.税收增加B.进口增加C.出口下降D.自主投资下降3、当计划投资大于计划储蓄时,那么( )。A.实际产出大于均衡产出B.实际产出小于均衡收入C.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扩大生产D.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减少生产4、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A.揭示了短期内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原理B.揭示了价格变化与总需求之间的

5、变化关系C.表明了总需求在国民收入水平决定中的作用D.表明了市场机制无法改变经济衰退的局面5、关于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准确说法是( )。A.计划的总收入必然等于计划的总支出B.实际的总收入必然等于实现的总支出C.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是经济内在要求D.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总支出决定了总收入6、影响投资乘数有效发挥作用的因素是( )。A.MPC和MPSB.货币供应数量C.政府的财政政策D.闲置的生产能力四、简答题1、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是大于0小于1吗?其宏观经济分析意义如何。2、试述投资乘数原理的基本内容。3、政府转移支付不属于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但为什么其变化却影响均衡国民收入?4、影响四

6、部门均衡收入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分别说出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5、凯恩斯认为,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是贫富差距过大,因此政府应该进行从富人向穷人的转移支付以增加有效需求和避免经济衰退。其理由何在?6、如果政府采取比例税制,那么税率t的变化如何影响国民收入?7、一个社会的投资来源于储蓄,这正如投资储蓄恒等式所表达的,而投资对提高均衡国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又表明,储蓄率提高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降低。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你如何解释?五、计算题1、假设一个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0.8Y,投资是500。(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各是多少?(2)如果投资

7、增加到1000,增加的的均衡收入又有多少?(3)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0.9Y,投资乘数变化了多少?2、假定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转移支付为62.5,若采用固定税收T=250。(1)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多少?(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各是多少?(3)如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需要使国民收入为1200,那么分别采取改变政府购买、改变税收、政府购买和税收改变同一数额三种方法来达到目的,各需改变多少?(4)如果采用比例税制T=0.25Y,那么均衡国民收入和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各为多少

8、?3、假设某国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消费函数C=15+0.75Yd,税收函数为T=6+0.2Y,政府转移支出为TR=2,投资I=20,政府购买支出G=10.(1)计算均衡国民收入。(2)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120,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支出才能达到充分就业?(3)增加政府购买对消费支出有何影响?其机理是什么?六、论述题1、试述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2、阐述“节俭的悖论”的含义和意义。答案:一、名词解释1、储蓄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之外剩余的部分。广义的储蓄还包括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即政府储蓄以及进口与出口的差额即国外储蓄。2、储蓄-投资恒等式基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反映经济活动

9、事后的储蓄与投资之间的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厂商或部门而言的,而是指整个经济中存在着储蓄-投资的恒等关系。在两部门经济中为I=S,在三部门经济中为I=S+(T-G),在四部门经济中为I=S+(T-G)+(M-X)。3、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增加1单位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数量,用MPC表示。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加不若收入增加的多。5、平均消费倾向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用APC表示。6、消费函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方程式。7、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该收入变化的投资变化量之间的比

10、率,即KI=Y/I。8、政府支出乘数指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该收入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率,即KG=Y/G。9、税收乘数指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该收入变化的税收变化量之间的比率,即KT=Y/T。10、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税收收入和购买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增加或者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化量与政府收支变化量之间的比率。11、对外贸易乘数指增加一单位的出口会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12、节俭的悖论指对于单个家庭是美德的节俭对宏观经济发展可能有着 不利的影响。二、判断题1、对;2、对;3、错;4、对;5、对;6、对;7、错;8、错;9、错;10、对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B;2、A;3、B;4、C;5、

11、D;6、D;7、D;8、A(二)多项选择1、AB;2、ABCD;3、BC;4、ACD;5、BCD;6、ABCD四、简答题1、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是大于0小于1吗?其宏观经济分析意义如何。答:是的。二者均为总量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反映消费增加量与国民收入(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量之间的关系,即增加1元钱的收入中消费的比率。从整个社会看,不存在所有居民都将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储蓄的可能性,也不存在所有居民都将新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的可能性,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必然大于0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是一国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同理,从全社会看,其变化区间为大于0小于1。2、试述投资乘数原理的基本内容。

12、答:(1)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实际上,投资增加1元,将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因此,投资乘数表示投资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与投资本身增加之间的倍数关系。(2)投资乘数的存在是以投资需求将直接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根据消费函数,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又进一步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这样的连续过程为条件的。(3)影响投资乘数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边际消费倾向、闲置生产能力、货币供给、政府的财政政策等。如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4)投资乘数表明,投资的变动将引起均衡国民收入的多倍变动。如果投资不稳定,将引起宏观经济波动。如果投资不足,将引起经

13、济衰退;如果投资过热,将引起宏观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3、政府转移支付不属于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但为什么其变化却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答:(1)总需求即总支出计划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构成,政府转移支付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因为政府转移支付本身不产生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其作用是实现收入的转移和再分配。(2)政府转移支付虽然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但是却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具体途径有二:一是同样的一笔收入在不同的居民手里,其经济行为并不一致。一般来说,在富人手里时用于消费的比率比较小,因此不利于提高消费需求;在穷人手里时用于消费的比率比较高,因此有利于提高消费需求。相应地,对总需

14、求和均衡收入也产生同样的影响。二是政府可以控制转移支付的规模,也对去和均衡国民收入产生影响。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将增加转移支付开支,有利于总需求和抑制经济衰退;在经济繁荣时,政府转移支付体系将自动减少支出,起到抑制消费和总需求扩张的作用,有利于抑制经济过热。4、影响四部门均衡收入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分别说出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答:影响四部门均衡收入的重要因素及其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包括:(1)自主消费。其增加将扩张总需求,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2)边际消费倾向。首先,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有利于引致消费的增加,从而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同时,其提高将导致乘数变大,使投资、政府支出、税收、和出口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扩大;(3)税收。税收增加减少可支配收入,降低了消费,因此将降低均衡国民收入。(4)投资。其增加将对均衡国民收入起到成倍的扩张作用;(5)政府购买支出。其增加将对均衡国民收入起到成倍的扩张作用;(6)进口。其增加使本国国民收入用于购买国外产品和服务,降低了国内需求,将降低均衡国民收入;(7)出口。其增加表示国外对本国的需求增加,将提高本国均衡国民收入;(8)边际进口倾向。其增加将降低对国内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水平,降低均衡国民收入。5、凯恩斯认为,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是贫富差距过大,因此政府应该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