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材资料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88086635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材资料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材资料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材资料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材资料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材资料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材资料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材资料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 执教老师:蒲建新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课程名 称课 时第一课 计算机的存储器 1课时第二课 给文件安个家1课时第三课 研究“画图”中“颜料盒”及工具的使用法1课时第四课 奇妙的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擦1课时第五课 截取屏幕上的画面1课时第六课 组合图形的新画法1课时第七课 和电脑作文环境见面1课时第八课 看图编写故事1课时第九课 高效的文字块操作1课时第十课 美化我的文字1课时第十一课 我是小小排版员1课时第十二课 文档的高级排版1课时第十三课 插入剪贴画美化文章版面1课时第十四课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1课时第十五课 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 第一课计算机的存储器一教学内容:四川

2、少儿出版社小学生信息技术4年级上册第一课 计算机的存储器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存储器、存储器的分类及存储器的存储量 学会查看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外存)的容量大小 知道软盘、U盘的使用常识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设备的良好习惯三 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查看及软盘、U盘的使用常识 教学难点: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查看四教学准备: 计算机存储器的实物、图片、学生作品范例等,实物投影仪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打开一幅上学期孩子们完成的古诗配画作品 提问:孩子们能告诉老师,该作品是存放在电脑的什么地方的吗? 小结、评价学生的回答情况 引

3、入课题,板书:计算机的存储器观看作品 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趣,吸引注意力 让学生体会文件在电脑中存放的情况 认识存储器及存储器在“我的电脑”中的表现形式 布置看书:“认识存储器”,并展示准备好的更多的存储器图片和实物(有条件可以直接打开机箱让学生看看内、外存) 提问:同学们平时看到过、用到过这些存储器吗?你用它来做了些什么? 评价 存储器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在“我的电脑”中怎么看见它呢?孩子们试试在“我的电脑”中找找存放古诗配画作品的硬盘,说说它是怎样表示的? 看书,了解存储器的分类,样式、用途等相关知识 思考并回答问题 在“我的电脑”中试着看看外存储器的表示情况 通过看书,看实物让孩子们对存储

4、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体会存储器的在生活、学习中的使用情况 大胆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存储器的存储量及在“我的电脑”中的查看方法布置看书:“小知识”,了解表示存储器容量大小的单位 小试验:同学们按照书上的方法,看看你所用电脑的内存大小、每个硬盘的容量大小,并填写书上的“小调查”表 根据情况做整个补充讲解或个别指导处理看“小知识”并完成书上的填空 通过看书,查看所用电脑内存及硬盘容量大小 教材的使用 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的层次不一,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软盘U盘使用常识介绍过渡:孩子们使用过软盘或U盘保存文件吗?(同时展示实物) 提问:你知道使用软盘和U盘应该注意什么

5、吗? 评价小结学生的回答情况 布置看书:“软盘、U盘的使用常识”倾听、回答 回答问题 看书了解软盘、U盘的使用常识过渡自然有趣 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建构进行学习,更利于知识的掌握 通过学习更准确的了解了软盘、U盘的使用常识 小结计算机的存储器、容量大小、在“我的电脑”中的查看方法 软盘、U盘的使用常识学生倾听 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拓展训练:完成课后作业课后反思:给文件安个“家”一、教学内容:四川少儿出版社小学生信息技术4年级上册第二课给文件安个“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件、文件夹在“我的电脑”中的存放情况 学会从“我的电脑”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打开、浏览等操作 学会在“我的电脑”中新建

6、文件夹以及对文件、文件夹重命名 过程和方法:通过“想一想、试一试” 让学生体会一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公用机房上机习惯 (不乱改别人的文件和文件夹名)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我的电脑”中对文件、文件夹的浏览、新建、重命名 教学难点:新建文件、文件夹的名称输入 四、教学准备: “我的电脑”图标、多媒体广播系统或投影系统 五、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题 引入 任务1:试一试、找一找,我们以前所做的作品有哪些?它们放在你所用计算机的哪个磁盘?哪个文件夹?里面的(找到后结果请写在纸上)并说说你的操作方法 观察、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小结 引

7、入课题:板书从“我的电脑”看文件和它的家 试操作并写出结果 说出自己的操作方法 倾听思考 设置问题,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自然引入本课学习的课题在“我的电脑”中对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 任务2:同学们试试从“我的电脑”去完成任务1(通过看书或提示简单的操作步骤) 观察、帮助、指导学生的操作、评价 任务3:通过自己或合作的方法完成书上的“想一想、试一试” 观察、帮助、指导,根据情况作讲解看书、或按提示尝试操作 自己尝试或合作完成任务3 完成任务并提出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的实践探究并解决问题 在“我的电脑”中新建文件夹及对文件文件夹的重命名 过渡:我

8、们的文件都是存放在已有的文件夹里面的,能不能在磁盘上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给自己的文件安个新的“家”呢? 讲解:在“我的电脑”中新建文件夹的方法,强调名称输入时容易出现错误的情况 引入文件、文件夹的重命名知识(注意不要随意改动他人的文件、文件夹名称) 任务4:完成书上的“想一想、练一练” 观察、帮助、指导 倾听、思考 倾听 倾听 完成任务4 激趣 大多数学生没有新建文件夹的知识,直接讲述效果会更好些 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 在“我的电脑”中对文件、文件夹的浏览、新建、重命名 不随意更改他人的文件、文件夹名称 学生倾听 知识再现拓展训练:完成课后作业课后反思:第三课研究“画图”中“颜料盒”及工具的

9、用法一、教学内容 四川省少儿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研究“画图”中“颜料盒”及工具的用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会画图软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改变 学会用椭圆和矩形工具的不同样式画图 学会用多边形工具画五角星和多边形 过程和方法:观察事物时注意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观察方法 用最简便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发现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前景色、背景色的改变及椭圆、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难点:椭圆、矩形工具不同样式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多媒体网络、投影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范例P17图37

10、电脑音箱图,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该图的各部分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问题,并演示自己的画法 教师:评价、小结。 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引入在生活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如果有更简便的方法,最好采用简便的方法,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教师:演示简便快捷的操作。 2、学生探索学习新知 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试着完成P13的实验,学习前景色、背景色的改变方法 教师:观察、帮助、指导 试一试 学生通过看书,学习用矩形、椭圆工具的其它样式画矩形和椭圆P15图34 教师:观察、指导、评价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统一指导,小结操作情况 学生:完成P15填表 教师:通过范例作品进行引导,

11、体会矩形、椭圆工具在范例作品中的应用情况 学生:试着用矩形和椭圆工具的不同样式,画一画电脑的显示器 教师:小结完成情况 试一试 教师:展示P16图35 提问:请孩子们试着画一画这两幅图,说说你是用什么工具来完成的 学生:尝试操作 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小结学生的操作情况 讲解多边形工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学生:倾听、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布置任务P17分析图画的组成情况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P17练一练1、2题 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4、 课堂 小结 小结本课的知识点,评价操作情况,鼓励敢于探索、敢于尝试的孩子。拓展训练:完成课后作业第四

12、课 奇妙的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 课题安排 1 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修复像片、修改画图是两个与学生实际美术活动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教材通过两个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了“奇妙的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现实问题。教师在这节教学中,只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好教材,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注意保护孩子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引领孩子不断学习和追求新知的原源和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掌握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展开讨论、试一试等办法,引导孩子们自己总结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步骤及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修复像片、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耐心和细心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趣;通过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作的使用。 教学难点: 1、彩色橡皮工作的使用;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比较一下,这两幅漂亮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