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入门知识与能力历年真命题分析3材料分析题与-活动设计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88083360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教入门知识与能力历年真命题分析3材料分析题与-活动设计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保教入门知识与能力历年真命题分析3材料分析题与-活动设计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保教入门知识与能力历年真命题分析3材料分析题与-活动设计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保教入门知识与能力历年真命题分析3材料分析题与-活动设计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保教入门知识与能力历年真命题分析3材料分析题与-活动设计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教入门知识与能力历年真命题分析3材料分析题与-活动设计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教入门知识与能力历年真命题分析3材料分析题与-活动设计题(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上半年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3.论述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实现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13.【答案】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职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如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和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自关系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

2、玩的快乐。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

3、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么做。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莉莉和小娟玩游戏,她们想让5娃娃睡觉,但是没有小床,于是他们找到木板做小床,莉莉说:“床不够。”小娟挑出2个留着长头发的娃娃说:“他们长大了,天黑了,要睡午觉了。”莉莉说:“好的。”然

4、后将3个需要睡觉的娃娃中最大的一个放在中等大小的盒子里。小娟试图把中等大小的娃娃放在最小的盒子里,但放不进去,于是莉莉说:“换一换。”然后将最小的娃娃放在了最小的盒子里,中等大的娃娃放在中等大的盒子里,最大的娃娃放在最大的盒子里。小娟说:“娃娃们,好好睡觉吧。” 问题:(1)从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中莉莉和小娟的行为。(10分) (2)这次游戏后,教师应当如何支持莉莉和小娟的学习与发展。(10分)14.【答案】(1)材料中,幼儿反复尝试,在不断的尝试错误后终于将娃娃们安置好,说明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为中进行的思维,具有直观性

5、和行动性,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遵循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并多为幼儿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发展幼儿的思维。(2)教师要理解现阶段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并多为幼儿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发展幼儿的思维。15.教师为了帮助大班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同时在其中渗透数学教育,专门只做了一套“春天”的拼图(如图1),拼图底板是若干道10以内计算题,每一小块图

6、形的正面是春天景色的一部分,背面是计算题的得数(如图2),教师希望幼儿根据计算题与得数的匹配找到拼图的相应位置。然而,材料投放后,教师却发现许多幼儿不用做计算题就能轻松完成拼图,也未对图片中的季节特征产生观察与探究的兴趣。问题: (1)请从幼儿获得科学经验的角度,分析这一拼图材料的投放对达成教学目标是否适宜?为什么? (2)该材料在设计上存在什么问题?请提出改进建议。15.【答案】(1)不适宜首先,大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因此,让幼儿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时,需要为幼儿提供可以进行操作的游戏材料,借助直观探索来感受数学的运算,而不能只是抽象的加减运算,这一

7、学习方式不适合幼儿。其次,纲要对于科学领域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要求: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题干中的游戏材料不具有操作性和趣味性,因此,对于达成教学目标来说不可取。(2)1、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不具有操作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形象的材料、能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的材料才能激起幼儿的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不具有整体性。“春天”这一主题,是幼儿生活中能直观感知到的词汇,幼儿的生活中有大量的事物来体现春天,而题干中教师所呈现的材料只是关于“春天的景致”,这表明围绕着课程主题给幼儿呈现的材料是局限的、不完整的。材料之间的衔接不足。教师围绕

8、“春天”的主题组织活动,希望通过一个活动,幼儿既能了解到春天的季节特征,同时还能渗透数学教育。符合纲要中“五大领域的内容彼此之间需要融合、相互促进要求”的要求。但春天的拼图中一部分是春天景色,一部分是计算题,两者之间并没有直观联系,造成两个活动彼此衔接不足。2、改进建议:鉴于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适合幼儿探索、操作的材料。围绕生活内容命题时,教师需要考虑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兴趣出发,为幼儿提供完整的材料。主题活动在提供材料时,需要兼顾不同类型的活动,需要考虑活动之间的衔接与配合。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的能

9、涉及多个领域的系列活动。要求写出3个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以及主要的活动环节。 大班教室里收集了纸板箱,鞋盒,牙膏盒,药品盒等数量众多的盒子,这些大大小小的盒子吸引了幼儿,教师发现很多幼儿利用盒子自发产生了很多活动,涉及各个领域,于是,决定围绕纸箱、纸盒涉及出系列活动、推进幼儿的发展。五、活动设计题活动一: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宝宝【活动目标】1、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并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2、能够指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哪些物体是长方体。3、喜欢几何形体图形,对数学探索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1、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纸箱若干。2、幼儿对于正方向、长方形有一定的了解。【活动

10、过程】1、情境创设,引出活动主题。教师向幼儿展示长方形、正方向宝宝,引导幼儿回忆它们各自由哪些特点,在呈现与他们相似,但又不同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宝宝,请幼儿思考它们是谁?2、展示模型,动手探索。教师向幼儿展示纸盒和纸箱,请幼儿动手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判断的标准是什么。3、总结梳理,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长方体宝宝和正方体宝宝的特征: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4、游戏巩固,问题拓展教师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向他们呈现

11、生活中常见的版纸箱、鞋盒、牙膏盒以及药品盒等,请幼儿相互配合,把他们放回到对应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框里。看哪组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准。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活动延伸】请幼儿去美工区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活动二: 中班健康活动:运纸盒【活动目标】1、知道废旧纸盒可以拿来做游戏,更好的利用。2、探索纸盒的多种玩法,练习爬、钻、跳等动作。3、感受纸盒游戏的乐趣,体验互助合作的喜悦。【活动准备】纸盒若干、平整的场地、拱形门、绳子、泡沫垫【活动过程】一、律动热身,趣味导入。教师带领幼儿一起伴随音乐做律动:请出你的小头点一点,请出你的小手拍一拍, 请出你

12、的小腰弯一弯,请出你的小腿蹲一蹲,请出你的小脚跳一跳,请出你的小手放放好。二、创设故事情境,讨论猜想盒子游戏的玩法。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遗失了很多鞋子,需要小朋友们为动物宝宝送回去。但小动物的家在树林里,要想帮小动物的忙有很多的困难,我们要钻过山洞(拱形门),跳过小河(绳子),爬过草地(泡沫垫)才能到小蜈蚣的家。请幼儿思考讨论如何顺利克服这些困难。三、初步尝试游戏,不断探索。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索游戏玩法,了解游戏规则。 遇到山洞时,怎么过去?(示范提要求不能把山洞碰倒。) 遇到小河时,怎么过去?怎么跳呢?(要求要跳过去, 不能掉到小河里。) (幼儿跳的方式,可以是分开腿跳,也可

13、以是双腿一起跳) 遇到草地时,怎么过去?告诉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 就不能帮小动物把鞋子运回家。并请幼儿来做携带大小不同的盒子进行尝试。四、游戏比赛,谁是动物的好朋友。教师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并请幼儿思考在每个环节放一个幼儿进行游戏尝试,看哪一组小朋友按照游戏规则,又快有好的完成送鞋子的任务。他们就是动物的好朋友。【活动延伸】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玩运纸盒的游戏。活动三: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纸盒、纸箱造型【活动目标】1、知道即便是废旧物品,通过适当的改造也是可以变出漂亮的造型。2、愿意根据纸盒、纸箱的外形进行想象,大胆使用切割、连接、刷色等方法进行制作活动。3、体验动手改变纸盒的乐趣,愿意与同

14、伴一同进行美术的探索活动。【活动准备】1、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盒、纸箱,切割、刷色的工具(小刀、刷子等),辅助材料(铅丝、绳子、挂历纸等),各种颜料,积木,剪刀,一级糨糊,锥子,胶带等。2、各种图片(建筑物,桥梁,大型玩具,家俱,交通工具等)【活动过程】1、图片导入,引出活动。教师向幼儿展示纸盒的图片,请幼儿思考这些废旧的纸盒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请幼儿自由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图片中选一个喜欢的内容,并一起商量要制作的东西。2、教师与幼儿讨论制作的方法。教师:这些物品怎么做呢?要用哪些材料?如果需要两个纸箱,怎么连接?怎么样让你们制作的物品更加美观一点?3、教师幼儿讨论合作的方法。教师:我们应该

15、怎么分工?(先讨论并确定做哪些物品,每个人负责做什么。)如果在合作的时候遇到矛盾怎么办?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协商。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辅助材料和工具。并请幼儿注意作品的整体美观。5、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交流感受。教师请幼儿已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的创造意图,并进行适当的自评。在互相欣赏、交流中不断提升美术活动的动手乐趣。【活动延伸】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美工区做展览。2016下半年大题13. 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4.在一项行为试验中,教师把一个大盒子放到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的玩具,一会我们一起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我回来前,你不能打开盒子看,好吗?”幼儿回答:“好的!”教师把幼儿单独留在房间里,下面是两名幼儿在接下来两分钟独处时的不同表现:幼儿一:眼睛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尽量让自己不看面前的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幼儿:忍了一会,禁不住打开盒子偷偷看了一眼。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看?”幼儿说:“没有,这个玩具不好玩。”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两名幼儿各自表现出的行为特点。15.材料问题:(1)上述三幅画各反映出幼儿绘画的哪种表现形式?(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