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6例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808104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6例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6例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6例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6例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6例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26 例分析【关键词】 白内障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 3.8%5.5%1,2 。笔者对在本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后囊膜发生破裂的 26 例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2 年 5 月2006 年 5 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 421 例(447 眼)。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26 例(26 眼),占 5.8%。男 16例(16 眼),女 10 例(10 眼)。年龄 2781 岁,平均 62 岁。老年性白内障 19 例(19 眼);并发性白内障

2、 3 例(3 眼);先天性白内障 3 例(3 眼);外伤性白内障 1例(1 眼)。术前均无眼科手术史。术后随访 316 个月,平均 5 个月。1.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表面麻醉;透明角膜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水分离;劈核法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吸除晶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体。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者,立即停止超声乳化,使用 BBS 灌注液维持前房,迅速注入黏弹剂以稳定前房压力。破口小,玻璃体未进入前房者,避开破口,改用注吸头手工注吸残存晶状体皮质,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破口大,玻璃体进入前房者,行玻璃体切割的同时吸除晶状体皮质,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或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 结果2.1 晶

3、状体后囊膜破裂发生时间 超声乳化晶状体核过程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17 例(65.4%),其中 2 例为上方悬韧带断裂;注吸晶状体皮质时后囊膜破裂 7例(26.9%);植入人工晶体时发现后囊膜破裂 2 例(7.7%)。3 例玻璃体脱出于切口外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全部患者均同期植入人工晶体。其中晶状体囊内植入14 例,睫状沟植入 10 例,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2 例。2.2 并发症 术后角膜中度水肿者 6 例(23.1%),10 天内缓解;一过性眼压升高者 3 例(11.5%),服用醋氮酰胺,术后 4 天内眼压恢复正常;黄斑囊样水肿者 1 例(3.8%)。无人工晶体脱位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发生。3

4、讨论晶状体后囊膜为胚胎上皮细胞的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悬韧带逐渐老化,晶状体后囊膜皱缩,弹性降低3 。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受热能、2机械力作用时,高龄白内障患者更易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可引起一系列相关并发症,术中处理方法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Yap 等4报道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中,术后视力0.5 者占 85.7%。在本研究中,术后视力0.5 者占 76.9%。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可发生于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各个手术步骤,主要发生于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时。术中若出现如下现象:前房或后房突然变深;晶状体核倾斜,旋转受阻;超声乳化头产生无效

5、超声;眼底红光反射改变等均提示可能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中发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应立即停止操作,调整手术显微镜焦点,掌握裂口大小及位置,避免盲目操作造成玻璃体大量脱出。同时,使用灌注液维持前房,注入黏弹剂以稳定前房压力。对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范围较小者,仔细操作,避免后囊膜裂口进一步扩大;用囊膜剪将虹膜面和瞳孔区玻璃体充分剪断,并稍剪开 6 点方位瞳孔领,使瞳孔缘不受牵拉;恢复瞳孔圆形后,选用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对晶状体后囊膜裂口较大者,尽量避免晶状体碎块与玻璃体混杂。此类情况不仅术中难以清除晶状体皮质,而且术后易引发严重的炎性反应。当残留的晶状体核碎块和皮质较多时,笔者的经验:改用手工注吸清除

6、晶状体皮质,必要时在低灌注下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割头位置在晶状体后囊膜破口边缘稍后位置,开口向前房;使用侧切口灌注;操作同时注意保护晶状体前囊膜,并选用人工晶体睫状沟内固定。在本研究中,26 例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均同期植入人工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者 24 例,其中 9 例囊袋内固定,15 例睫状沟内固定;2 例在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时未能保护好晶状体前囊膜,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在本研究中,笔者总结的预防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措施:(1)成功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撕囊口直径以小于人工晶体光学面直径 0.5 mm 为宜。一旦术中晶状体后囊膜出现较大范围破裂,完整的连续环形撕囊口张力对大量脱出的

7、玻璃体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2)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后囊膜发生破裂的危险性增大,劈核技术可有效防止晶状体核刻槽后掰核的力量过大导致晶状体后囊膜中央部破裂。(3)软性晶状体核应控制超声乳化能量,避免直接穿破晶状体后囊膜。(4)注吸晶状体皮质前,应确认前房已加深,并做到在瞳孔区吸除皮质,发现吸到晶状体后囊膜导致的后囊膜皱缩时,应立即停止吸引并反吐。综上所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和玻璃体脱出的患者,经过被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大部分患者可避免远期并发症,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视功能。参考文献1 Cruz OA,Wallace GW,Gay CA,et al.Visual result

8、s and complication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performed by ophthalmology residents.Ophthalmology,1992,99:448-452.2 谢立信,王旭.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临床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77-178.33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13-319.4 Yap EY,Heng WJ.Visual outcom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posterior capsule rupture du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Int Ophthalmol,1999,23:57-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