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独特风俗和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808069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的独特风俗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的独特风俗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的独特风俗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的独特风俗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的独特风俗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的独特风俗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的独特风俗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的独特风俗和“怪异” 的传说本主题由 巴斯光年 于 2010-01-26 00:08:54 设为精华1,原因:有云南特色 云南的独特风俗和“怪异” 的传说今天,俺给大家讲讲云南的风俗和一些“怪异”的事。一直以来,外地人对咱云南人就特好奇了,以前读书在外地时,好多同学就有这样的一问:你们云南西双版纳的学生用什么交通工具上学呀? 俺的同乡曾经这样回答过:骑着大象去上学呀,非常板扎!这一个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好奇,有的说:大象跑得快不快呀,那到了学校, 把大家放在哪里呢? 回家的时候, 又到哪里去把大象找回来呢?还有的人问:大象会看红绿灯吗?笨呀,大象不会看红绿灯,人会看啊 ,看好了,就命令它左

2、走右走就可以了阿,就像你的汽车一样,你的汽车会看红绿灯吗?不会了吧?那不就和大象一样了哈哈,从这些话题就可以知道外地的学生对咱们云南可是有多好奇就有多好奇了。其实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 的冬暖夏凉气候。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有彝、白、壮、傣、纳西、藏、瑶族等其他25个民族,占了全省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而且云南地大,不信可以看看地图。大家猜猜箭头

3、标识的是哪个地方?能猜到算你牛下面再给大家说说云南的十八怪,对于外地的人来说真的很怪也是不可思议,可是对我们来说,很正常的事哦,从小见到大的云南第一怪: 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俺们上街买蛋就是这样一串一串的,只是现在家里有冰箱了,拿回来是放冰箱里了,不一串一串挂着了。 云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 三只蚊子一盘

4、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 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吸烟的呼噜声可好听了 云南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象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俺最好这一口云南第六怪: 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

5、 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 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

6、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 老太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二怪: 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云南第十三怪: 汽车还比火车快: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十四怪: 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

7、做成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云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带: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 花生蚕豆数着卖: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就是秤一杆。 云南第十七怪: 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 云南第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壮与家鼠有很大差相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8、。还有好多的怪异的吃法,比如“肉芽”等,时间有限,下次再给大家讲吧,不过大家可是说说你知道的有哪些个怪异的吃法,看看能不能和云南的怪异吃法相比较乌干达,一些当地人感觉自然、合理的习惯,在外人看来就是奇风异俗。而人们对其采用何种态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乌干达的卡拉莫贾人就认为穿衣服会招致祸害;在一些部落里,如果哪个部落首领纳处女为妃或王后,那他会遭到所有族人的羞辱;甚至女性穿裤子都会遭受道德谴责。不过,换种角度想以上诸多奇怪的习俗时,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正是由于这些奇风异俗,才组成了乌干达的千姿百态。穿衣服是不吉祥的爱美,讲究服饰,是人之常情,然而在非洲有例外。乌干达东北山区的卡拉莫

9、贾人就认为穿衣服是不吉祥的,会招致祸害。在往昔殖民统治时期,卡拉莫贾地方被视为禁区,卡拉莫贾人亦被看作野人,不准与内地人接触。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卡拉莫贾人便日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他们不管男女老少,皆不穿衣服。男人和小孩通常全身一丝不挂,妇女有时只在下身兜一块兽皮。乌干达政府曾在那里推行过强制穿衣运动,但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个别穿上衣服者,其衣服也被愤怒的人们撕得粉碎,其人还在众人胁迫下,不得不将衣服碎片当场吞下。禁止女生穿裤子在很多国家,裤子是极为普通的服饰,与“美貌女子”无关。然而,在非洲的一些传统部落中,女性穿裤子却属不道德行为。她们必须着长度过膝的裙装方可出门。为了加强对女生的“道

10、德情操”管理,位于乌干达东北部卡拉莫加地区的摩洛托中学2006年曾为整治校风而宣布“禁止女生穿裤子” ,以正视听。摩洛托中学校长对这个规定作出了如下解释:“现在学校绝大多数女孩都穿上了裤子,像男孩一样自由出入于男生宿舍;尽管学校修建了新的围墙,但每到夜晚总有不少女孩翻越围墙和篱笆跑出去与男朋友约会,现在已有10多名妇女跑到学校大发雷霆,指责该校女生勾引她们的丈夫。 ”疯狂女性图腾自梳女一个神秘的女人部落清代末年,珠三角有一种特殊的风俗。没结婚的女子, 只要把辫子挽成发髻, 就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梳女的身影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在肇庆崇禧塔边,至今仍然住着10位“自

11、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生活自己养”的自梳女,她们被认为是“中国最后一群自梳女”。 在肇庆塔脚路,蜿蜒曲折的小巷深处, 一座古老的大屋静居一隅, 它的名字叫“ 观音堂”,这也是自梳女们的家。两百多年前,一位姓何的富家太太把它捐送了出来, 让自梳女们可以有自己的栖身之地。鼎盛时期, 这里住了100多位自梳女,而今天, 出入门宅就只剩下十位了。 在当地街道李书记的引见下,我们找到了其中一位自梳女76 岁的夏姑婆。自梳女对陌生人比较排斥,可能是看在当地领导的份上,夏姑婆还是答应了带我们去“观音堂”参观的请求。 一把古老的铁丝钥匙,木门打开了, 蒙在观音堂上神秘的面纱,向一线记者掀开了一角。大屋有4 个

12、房间,两个斋房,一个灶房,还有一个空房,在中间的斋房里供奉着三尊菩萨。房内白烟袅袅,在天窗直泻而下的阳光下,分外宁静。据说,以前的观音堂可很热闹,姐妹们在这里一起劳动、一起说笑,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现如今,故去的故去,搬走的搬走,当年热闹景况早已不在。唯一保持的,是姑婆们每天都到这里来上香拜佛的习惯。整理整理大屋,偶尔还小聚片刻, 这里永远是她们的家, 也是永远是她们精神的家园。 面对一线记者的来访,大屋里的人有些淡然, 更不愿意多说什么, 夏姑婆的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记者试探着与夏姑婆聊起来 记者一开口就被拒绝,也许我们的到来, 扰乱了她们宁静的生活, 更不愿意打开尘封的记忆。但

13、是午饭之后,她们可能感觉到了记者的诚意, 夏姑婆说她要去观音堂上香,并邀请我们一同前往。 这时,有一位姑婆来上香了,夏姑婆介绍说她姓赵,68 岁了, 但已经是姑婆里最年轻的一个了。赵姑婆性格很开朗,对记者在场一点也不抗拒, 对于自己“ 自梳女”的过去, 她也不避讳。赵姑婆说 ,她自小就没有爸妈,13岁就来了这里。 20多岁就梳起。 夏姑婆说,在观音堂里的姑婆都要学编席, 这也是她们这些年来赖以生存的手段。但是现在买席的人越来越少。自己也老了,干不动了,幸好每月政府还给210元的低保补助,否则生活实在难以为计。为了节省,姑婆们都要把观音堂后院的鸡蛋花树的落叶拣起来,晒干了, 可以当柴火。掉到地上

14、的鸡蛋花也是个宝, 晒干了可以泡茶喝。 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饭自己煮, 自己的苦乐自己享,自己的生活自己养。这是自梳女们给自己的全部诠释。 时间的流逝,没有改变自梳女们的清贫, 但时代的进步,却危及到她们内心圣殿-观音堂的安危。房地产开发,让小巷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也让观音堂面临被拆的险境。 肇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叶峥嵘局长跟记者说,自梳女其实是研究珠三角地区妇女运动不可空白的一页。在这里他们将要好好保护。观音堂看来是会永远的保存下来了,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一个又一个姑婆的老去,我们还会想起这里曾经居住过的这些, 独自一人和命运抗争到底的自梳女吗? 几十年来,任凭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 她

15、们的生活却依然故我,平静而淡然,祝福她们,健康长寿 来源:新华网 初潮式正身看巴厘岛人的奇风异俗除“天堂岛” 、 “艺术之岛”、 “木雕之岛”等美称外,印尼巴厘岛还有“千庙之岛”之称。巴厘岛印度教的信徒占总人口400万的90%左右。全岛神庙的总数近1.5万个。在巴厘岛,无论商店还是政府机构,各种神庙随处可见。在巴厘岛,一年中与宗教有关的节日多达198个。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以神的意志为宗旨,因此做什么事都要有规矩。 起名字靠抓阄 在巴厘岛,什么时候坐立行走,什么时候奏乐上香,都是有一定之规,连岛上居民相亲结婚、怀孕生子、孩子命名、锉牙、葬礼甚至女孩月经初潮等都有相应的宗教习俗和仪式规矩,凡事都急不

16、得乱不得,一切都要按部就班地进行。 巴厘岛人一般在小孩1岁时举行由高僧主持的取名仪式,请现场德高望重者在若干纸条上写下不同的名字,然后让小孩自己抓,抓到哪个纸条,就叫上面写好的名字。 牙齿不锉平不能摆脱邪恶 当地人认为,人的6颗门牙和犬牙分别代表着懒惰、不信教、不坚强等6种罪恶,如不锉平,则无法摆脱邪恶成为大智大勇者。所以,男孩17岁、女孩15 岁的时候将举行锉牙仪式。所谓锉牙仪式,就是将门牙和犬牙锉平,它是巴厘等民族的儿童进入成年期不可缺少的礼仪之一。 被锉牙者在仪式举行之前须身着传统民族服装在空房里隔离3天。锉下的残牙要装进染黄的椰壳里,埋在祖宗的神龛旁。仪式进行的过程中一般还有“加美兰” 乐队奏乐助兴,富庶之家还会请皮影戏团来唱大戏。 少女初潮仪式很隆重 洁身仪式是在女孩子月经初潮时举行,是巴厘岛女孩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少女在月经初潮时都必须被幽禁在自己的卧室,房门前悬挂着鲜嫩的椰叶。任何男人和外人在此期间都不得进入甚至靠近少女的卧室。贵族富人少女家,还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