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与拉斯蒂涅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806739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连与拉斯蒂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于连与拉斯蒂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于连与拉斯蒂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于连与拉斯蒂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于连与拉斯蒂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连与拉斯蒂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 个人奋斗者的悲剧于连与拉斯蒂涅人物形象比较相同点 1、 平民知识分子的出生 2、 爱情奋斗的手段3、 悲剧性结局:表面不同 事实上相同的悲剧结局,以死捍卫理念的悲剧,人性丧失的悲剧。不同总言1、出生奋斗手段悲剧,以死捍卫信念。人性的泯灭来成全自己的前途。关键词:法国;复辟时期;个人奋斗者;人生目标;典型形象;于连;拉斯蒂涅摘要: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作红与黑中的主人公,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形象。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中心人物之一,是个被资本主义社会所腐蚀的贵族青年典型,在小说高老头中,是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青年野心家的形象。这两个形象的共同点是:有才

2、华、有热情、有抱负,童年时代的教育及所受的影响使他们想凭自己的才能出人头地。然拿破仑时代的结束宣布着他们美好幻想的终结.目录:一作者作品简介二奋斗手段分析(家庭)三形象性格分析(爱情)四结局分析正文 前言于连与拉斯蒂涅是不同的,虽然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人生目标,不择手段的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各自的人生,他们都努力着,但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所接受的思想不同,导致了他们最终的结局不同:拉斯蒂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于连却以他平民孤傲的姿态走上了灵魂的祭坛。从以下方面分析于连与拉斯蒂涅一 作者作品简介(1) 于连是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的中心人物,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3、家,代表作有红与黑、巴马修道院。 司汤达在作品中对复杂的人物心理把握得相当准确,他的心理刻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红与黑展现了作者个性的两个不同侧面 深刻的感受和冷峻的分析。作为一个心理分析大师,司汤达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显然是按照他的理论创作的。如于连: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小资产阶级奋斗青年,是一个木匠的儿子,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他与因为野心,因为占有欲与市长夫人(德瑞纳夫人)发生了关系,关系被发现后被送到了省城贝尚松神学院进修。后又因为跻身上流社会,热烈的追求起了他并不爱的玛特儿小姐得到了他想得到的地位,但因为德瑞纳夫人的一封信,她又失去了所有,直

4、至最后上了断头台其实于连是幸运的,他的心还是好的,他有爱他的两个女人,虽然他迷失过,但至少最后他悔悟了(2) 拉斯蒂涅是法国 19 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中的人物。巴尔扎克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总名为人间喜剧。高老头是一个住在伏盖公寓的一位老人,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热情而有才气,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但巴黎的豪华生活的刺激加强了他“对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他认为靠自己的勤奋学习求上进的路太艰苦,也太遥远,还不

5、一定行得通,而现实社会依靠几个有钱的女人作进身的阶梯则容易得多。随着高老头的死去,他也流下了它作为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然后彻底步入了“地狱”.于连与拉斯蒂涅是不同的,虽然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人生目标,不择手段的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各自的人生,他们都努力着,但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所接受的思想不同,导致了他们最终的结局不同:拉斯蒂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于连却以他平民孤傲的姿态走上了灵魂的祭坛。从以下方面分析于连与拉斯蒂涅二奋斗手段拉斯蒂涅和于连都生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常受上流社会女子的青睐。但二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他们在个人奋斗中所使用的手段也迥然有别。拉斯蒂涅在跻身上流社会的的

6、过程中,他懂得凭自己的热情和才气。加之风流倜傥的仪表,去征服几个可以做他后台的妇女,就可以投身于上流社会了。于是,野心勃勃的青年首先靠姑母的力量,受到了贵族亲戚鲍赛昂夫人的优待,又先后结交了伯爵夫人、纽沁根太太在与这些贵妇人交往过程中,尽管他一再地使用“倾心、着迷、心醉”等字眼,却很难说他对她们产生了真的“爱情”,他只是单纯的把她们当成进入上流社会的跳板。拉斯蒂涅非常清楚自己与女人打交道的目的,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分析自己的地位和处境,窥测“猎物”,对于女性,他更多地使用引诱,是利用。不断更换目标,达到利用女性爬上高位的目的。伏脱冷曾说,“年轻人”的成功之路既不靠美德,也不是靠才能,恰恰相反

7、,是靠丧失美德和浪费天才。拉斯蒂涅放弃了他最初的想法,放弃了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利用倾心于他的女子一步步地“爬”上去。而于连在追求女人的动机上与拉斯蒂涅有着很大区别。于连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并且不愿做出低三下四的事来糟蹋自己,他认为如果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那他什么都不剩了。在红与黑中,司汤达描写了于连三次与贵族女子的爱情生活。除装腔作势的元帅夫人是于连的可笑工具外,于连追求市长夫人的最初动机是为了不让自己受到轻视为了嘲笑堂堂的市长大人,而追求侯爵小姐的目的是为了挫败贵族青年,获得和他们平等的地位。他的这两次爱情更多的是出自心理征服的满足,而非想借助她们向上爬。他能够把圣经倒背如流,他的聪明才智使他

8、得到神父的信任;因为他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拉丁语,才被聘请为市长家的家庭教师;因为能对皮拉尔神父的测试对答如流,使神父对他渊博的知识吃惊不已;因为办事沉稳,工作出色,很得侯爵的赏识和重用。 于连的一生应该说是具有悲壮美的一生,他进入贵族社会,凭借他的野心与才能一步步向上爬,虽然为了成功,他也曾作过一些不齿的事情,然而,跟拉斯蒂涅相比,于连并没有把自己的心交给贵族社会,他内心深处有着深刻的贫民意识及高贵的人格,它鄙视贵族,鄙视虚伪,他执著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它高傲敏感,多疑自尊。于连的一生与其说是堕落的一生,不如说是悲哀的一生,令人垂泪的一生。拉斯蒂涅的个人奋斗更多在于对上流社会奢华生活的向往,

9、对物欲与虚荣心的满足。于连的个人奋斗则侧重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渴望靠自己的本事创造一番事业。拉斯蒂涅出身于外省破落小贵族。生活的贫穷与家庭的义务,他希望成为一名正义的律师,希望能步入上流社会。于是,他来到灯红酒绿的巴黎,实现爬到社会的顶层的梦想。开始,他是想通过勤奋地读书一步一步稳稳地向上爬,然而身边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使他清楚地看到金钱血淋淋的罪恶:子爵夫人的情人为了 20 万法郎利息的陪嫁而抛弃了她,米旭诺为了 3000 法郎的赏钱去揭穿伏脱冷的真面目这一切都使拉斯蒂涅看清社会的本相:财产就是一切。从此,他开始了追逐金钱的旅程。他不断地盘算从哪去弄钱,怎样去挣钱,“奢侈的欲望象魔鬼般咬着他的

10、心,攫取财富的狂热煽动他的头脑,黄金的饥渴使他喉干舌燥。”最终,对金钱、权势的崇拜成了拉斯蒂涅追求的人生目标。 于连是维里埃尔市里一个已经发迹的锯木厂主的儿子。低下的社会地位与家庭环境的歧视与压抑给了于连奋斗的决心。不能否认,对舒适奢侈生活与高贵社会地位的向往也是于连奋斗的动力。但是,他有更高的人生目的,那就是他的“价值”与“荣誉”。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上流社会,成为贵族,有钱人,成为拿破仑式的英雄因此,我们说于连与拉斯蒂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拉斯蒂涅是清醒地盯准金钱、地位;于连有火一样的热情和勃勃的事业雄心,有更高的生活理想与人生价值。 二 形象性格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时期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

11、所腐蚀的贵族子弟的典型。起初,拉斯蒂涅心地善良,也有着是非善恶之心,他会为了妈妈的来信而落泪。同时,对金钱与地位的渴望又时时诱惑着他。这就使得拉斯蒂涅的思想性格、行为举止常出现矛盾的地方。为了一套漂亮的衣服,拉斯蒂涅写信给母亲和妹妹告急,回信来了,虽说他责备自己不该这样狠心利用妈妈的感情,但转眼之间想到能够穿上新衣出入上流社会,他又感到很有面子。面对伏脱冷提出的谋害维多利哥哥的建议,拉斯蒂涅一方面拒绝了这个罪恶的计划,但同时又没有停止和维多利小姐谈情说爱。他的内心也很纠结,但那时的他还有一点良知的存在。高老头的死以及两对女儿的无情无义让他明白了这个社会的本质。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他也把为人的最

12、后一点良心与正义埋葬了。 但于连不同。于连的心理矛盾及扭曲是由两个阶级的对立引起的。于连在客观上,出身低贱,倍受虐待与歧视,而主观上他又卓而不凡,有着宏伟的理想,他追求自由,追求平等。这种内在的追求在他身上外化成为一种强烈的自尊。 他常说“我虽然卑微但不卑贱。”总之,他处处要求平等。社会阶级的歧视加上自尊自傲的性格引发了他对贵族社会的强烈仇恨和对抗。在市长家,他感到人们都瞧不起他,又把的瑞纳夫人的不好意思当成了轻视。他不仅时常鄙视贵族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贫苦的劳动人民表示同情,他曾为宴请宾客的钱是从孤儿口粮克扣来的而良心受责,也曾为瓦尔诺禁止被收容者哼小曲而伤心落泪。但是,于连的内心是矛盾复

13、杂的,他虽不满封建等级制度,但要实现报复又不得不依赖于他们。他不惜与侯爵同流合污,参与反革命黑会,传递情报,为之奔走效命。“我当遵照给我勋章的政府的旨意而行动。”一方面,他完全不信神,但同时却又孜孜不倦地研究神学。一方面他声称“使我和奴仆一桌吃饭,我宁可死掉。”,但同时,又如鹰犬般讨好侯爵。反抗与妥协就使他思想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这也给他带来深深地痛苦。可以看出,拉斯蒂涅的痛苦在于现实的生活状况与队物欲的渴望之间的巨大距离;而于连的思想矛盾更具复杂性:那是一种典型环境造就的典型性格,是下层人民反复辟情绪与贵族专横腐化现实的尖锐冲突的折射。他的悲剧是一场典型的性格悲剧,无论他性格中近乎于女性的柔

14、弱、腼腆与男性的暴戾、野心之间的瞬间转化,还他前半生颠沛辛苦的追求和生命最后一刻对于死亡的平静向往,都是他性格的极端和偏执造成的必然结果。生命原本是平衡的,当生命的一种状态达到巅峰乃至于近乎崩溃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不会是平和与安宁,而是另一个极端。三 结局分析 于连虽然踏入上流社会,走进它的大门,可还来不及细细端详一番,已被掀翻在地,最终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可是他却还想“我在 23 岁就死了,再给我五年的生活吧,让我和德瑞那尔太太生活在一起”。拉斯蒂涅在目睹了高老头临死前的场面后,他的心,他的思想也完全堕落了。高老头的坟墓也埋尽了这个年轻人所有的善良与纯洁,同情与热心。“白日将尽,潮湿的黄昏使他

15、心理乱糟糟的。他瞧着墓穴,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神圣的感情在一颗纯洁的心中逼出来的眼泪,从它堕落的地下这刻回到天上的眼泪。”他气概非凡的说了句“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 于连的一生应该说是具有悲壮美的一生,尽管在事实上,他进入贵族社会,凭借他的野心与才能一步步向上爬,为了成功,他也曾作过一些不齿的事情,然而,通过与拉斯蒂涅的比较,我们发现于连并没有把自己的心交给贵族社会,他内心深处有着深刻的贫民意识及高贵的人格。他鄙视贵族,鄙视虚伪,执著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因此他高傲敏感,多疑自尊。于连的一生与其说是堕落的一生,不如说是悲哀的一生,令人垂泪的一生。 总之,于连与拉斯蒂涅是不同的。两位大作家通过这两个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共同地展示了王政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现实,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当时社会对青年人的腐蚀和残害,有力的抨击了赤裸裸的金钱统治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也揭露了那个摧残青春、毁灭人才的时代罪行,最终使两个不同命运的青年野心家走向了生命的最后毁灭。五参考文献童小燕:蜕变与恪守之间的人性显现_于连和拉斯蒂涅形象比较安徽文学 2009 年第 5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