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知识抢救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60049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敏性休克知识抢救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过敏性休克知识抢救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过敏性休克知识抢救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过敏性休克知识抢救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过敏性休克知识抢救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敏性休克知识抢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敏性休克知识抢救(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8/2019,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与处置,主要内容,1.定义 2.病因 3.发病机制 4.病理生理 5.临床表现 6.诊断 7.鉴别诊断 8.治疗 9.预防,4/18/2019,一、定义:,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症状群。通常突然发生而且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500-1000例病人死于过敏反应。,4/18/2019,二、病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抗原(多种多样): 药物 抗生素、化学药品、生物制剂中药等 食物 牛奶、蛋类、海鲜、坚果类、菠萝等 动物

2、蝎、蜂、毒蛇等,二、病因:,临床上时有发生!,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30万余份,其中,抗感染药物占化学药的47.6%,二、病因:,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二、病因:,数量排名首位:头孢菌素类,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三、发病机制 型变态反应,抗原,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症状及过敏性休克等,再次接触,蛋白结合,进入,皮肤、气管、血管,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三、发病机制,四、病理生理,心跳骤停,死 亡,五、临床表现,特点是危险性大、发生突然,来势凶猛 50%患者于接受抗原物质后5分钟内出现症状 10%出现于半小时以后 既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 也可发生于初次注射时

3、 也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五、临床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循环衰竭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他过敏反应症状,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 支气管痉挛 肺水肿所引起,表现为 胸闷 气促 哮喘 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症状,由于 周围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增加 导致有效 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 面色苍白 冷汗 紫绀 脉细弱 血压下降 烦躁不安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 缺血缺氧所致,表现为 头晕眼花 面及四肢麻木 意识丧失 抽搐或 大小便失禁等 儿童可表现为疲乏 无力,其它过敏反应,皮肤粘膜表现是最早出现的征兆 皮肤发红,瘙痒,广泛的寻麻疹,血管性水肿;喷嚏、水样鼻涕、声哑、恶心、呕吐、

4、腹痛、腹泻及发热等,腹痛常是本病的早期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可反应性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可升高 尿常规可出现蛋白 血清电解质、血气可出现失衡 血清IgE升高 皮肤敏感试验可出现阳性反应 心电图可有ST-T改变或心律失常 胸部X线片可出现休克肺 实验室检查不是诊断过敏性休克必要的条件,不要为了检查延误了抢救,六、诊断,发病前有接受(尤其是注射后)某种药物病史或有蜂类叮咬病史。 起病迅速,又难以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解释时,应马上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多个系统器官受损:循环系统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肤过敏等。,七、鉴别诊断,1.血管迷走性晕厥(晕针),七

5、、鉴别诊断,2.输液反应与药源性过敏反应的区别,八、治疗,过敏性休克抢救原则: 1.就地抢救 2.肾上腺素 3.保证氧供 4.维持循环稳定 5.其他抗过敏性休克措施,过敏性休克所致死亡可发生在几分钟内,迅速处理十分重要。开始治疗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护有效的呼吸与循环功能。,八、治疗-就地抢救,凡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让患者平卧,就地抢救,不要试图转运,以免延误治疗,除非没有抢救设施。 首先立即停药一切可疑药物,包括更换输液管路。,咱们开飞机转运怎么样?,八、治疗-肾上腺素,立即给肾上腺素:小儿0.01mg/kg,最大剂量0.5mg/次,必要时每隔5-15分钟重复1次,直至临床状况改善;成人

6、首次0.5-1mg,皮下或肌注,酌情重复。 使用方法:皮下?肌注?静脉? 有研究显示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收及最大血浆浓度要慢于肌注,可导致抢救延误。推荐肌注或静脉注射 作用机制:通过-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它还能对抗部分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因此是救治本病的首选药物。,八、治疗-保证氧供,1.严密监控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迅速做出判断,随时准备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保证氧供 。 2.对上呼吸道梗阻,肾上腺素0.3 ml+3 ml生理盐水雾化喷喉,在早期尤为有效。 3.对加压面罩给氧通气及气管插管均失败时,应毫不迟凝的选择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八、治疗-保证氧

7、供,环甲膜穿刺部位,经皮气管切开,八、治疗-维持循环稳定,1.快速补液: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容量在10min丢失50%,因此应快速输于生理盐水,30ml/kg/h-20ml/kg/h-10ml/kg/h. 2.如有肺水肿,减慢补液速度。 3.升压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或泵入?。 4.心脏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八、治疗-其他抗过敏性休克措施,脱敏药物:常用异丙嗪25-50mg肌肉注射。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甲基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 。 抗组胺药 H1-阻滞剂 苯海拉明、非那根 降低血管通透性 H2-阻滞剂 雷尼替丁,具有对抗炎性介质损伤的作用,八、治疗注意事

8、项,初期抢救成功后,对过敏性休克的连续观察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大约25%的患者存在双相发作,即在初期成功的救治后8小时内可再发危及生命的过敏症状。 用药切忌过多过滥-由于处于过敏休克时,病人的过敏阈值甚低,可能使一些原来不过敏的药物转为过敏原。 李静,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149-150,九、过敏性休克的预防,1.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 2.尽量减少注射用药,尽量采用口服制剂。 3.使用可致过敏药物前,需先行过敏试验,且试验液必须新鲜配制,试验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 4.在做过敏试验和注射用药前均需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

9、5.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此种药物。 6.对过敏体质病人在接受有诱发过敏可能的药物(如碘造影剂)前,应先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注射用药后须观察30分钟,以防迟发性反应。并注意观察病人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病人主诉。,小结,过敏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化学药物等过敏物质导致的I型变态反应。 主要致死原因是过敏性休克和缺氧。 呼吸、循环、神经、皮肤过敏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就地抢救,尽早使用肾上腺素,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治病不如防病。,病例分享,患者侯*,女,26岁,因“ 停经40+1周,下腹胀痛伴”阴道流液“7小时。” 于2016年07月02日入院。 既往有鱼腥草过敏史,家中

10、姐姐有芒果及菠萝食物过敏史。无心、肺疾病史 查体:T36.8,P9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体重61.5Kg,身高162cm。神清,心肺无异常。,病例分享,入院诊断:孕1产0孕40+1周,活胎,左枕前位,临产。 7月2日21时手术室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安返病房。 23时20分静滴参麦5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紧,呼吸困难不适,即之患者出现呼之不应,牙关紧闭,喉头痰响。,病例分享,参麦导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注参麦注射液,更换输液管,静滴平衡液,同时吸氧、撬开牙关。 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及肾上腺素1mg,IV。 查体:T 36.2,HR160-170次/分,R26次/分SPO2监测不出,脉搏不能扪及,皮肤潮红,神志不清,瞳孔等大,双肺呼吸音粗。 23:25 氯化钠250ml+间羟胺60mg,静滴,氯化钠250ml+肾上腺素2mg,静脉滴注。,病例分享,23:30 再次给予地塞米松10mg及肾上腺素1mg,静泳注射,并加快输液, 23:50 心率100-110次/分,Bp95/56mmHg,SPO2 92%,转入ICU进一步治疗。,4/18/2019,37,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