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58336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7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20182018 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届中考语文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 一、积累(28 分) 1、下面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的风格特点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遒美飘逸,纵横自如 B潇洒流丽,优美娟秀 C蚕头雁尾,典雅方正 D刚柔相济,变化灵活 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3 分) 我们于生命,只是沧海一 s( ),然而却承载( )了太多的情非得已。聚散离合,痛苦欢笑, 花开花谢,四季轮回,都写满了生活的痕迹;春的和煦,夏的炽( )烈,秋的丰硕,冬的凛冽,都演 y( )成了人生路上旖旎的风景。 A粟

2、zi ch 绎B栗 zi ch 义 C粟 zi zh 绎 D粟 zi zh 义 3、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晶莹的露珠还在荷叶上翩然起舞,袅娜的炊烟已飘在村庄的上空。 B万众一心,三人成虎,众志成城,只要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 C一位位声音大咖在声临其境中用他们忘乎所以的表演向观众们诠释着声音的魅力。 D她的班级管理内外兼修,眉毛胡子一把抓,使班集体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 四大才能之首。 B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

3、注重谦敬之分,敬辞类如“贵庚” “令堂” “赐教”等,谦辞类如“敝人” “寒舍” “犬子”等。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 8 页】第 1 页 C我们日常读书、看报,有时会见到“子曰诗云” ,其中“子”指孔子, “诗”指诗经 。 D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被称为 “欧阳文忠公” ,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 2 5、默写。 (8 分) 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 , , ” ,对人事与自然作哲理性思考,展示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王维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化用典故是古代诗词的常

4、用表现手法,请写出一整句化用典故的古诗(词)句。 6、名著阅读(8 分) 水浒传中的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鲁智深叫“花和尚”是因为 ,从“醉打山门”一事可见这一点;宋江绰号“ ” ,是因为他重情重义,总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 时候伸出援手,从 一事中可见这一点。 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说的是 (人名) 。 (4 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等名句都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狼 画皮等都是清代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 中的名篇。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 的一部长篇小说。下面与这部小说相关的选项有 (多选) 。 A羊脂球 B无人孤岛 C “星期五

5、” D诺第留斯号 E与野人战斗 F坚韧意志,顽强生存 二、阅读(52 分) (一)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江州司马期间。鸸:一种鸟。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 8 页】第 2 页 7、这首试从内容上属于 ,从体裁上属于近体诗中的 ,这种诗一般要求 和颈联的上下句是对仗的。 (3 分) 8、请从颔联“乱” “平”中任选一字做简要赏析。 (3 分) 9、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 分) 3 (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6、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10、下面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不独子其子 A一狼洞其中 B失期,法皆斩 C渔人甚异之 D亲贤臣,远小人 11、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选文构想了理想社会的哪些特点?(3 分) (三)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 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

7、指为 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群臣侧目。禾日:“此国 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 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夫 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奸佞得与?”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 8 页】第 3 页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 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 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宋史(有删改) 【注】增戍:增加防守兵力。格:搁置

8、。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我所处职位 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抗疏:上书直言。曹: 辈,等。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武备宽弛 弛担持刀(狼) 4 B或指为生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服其先见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请毕其说 群响毕绝(口技) 14、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人服其先见 其真无马邪(马说) B吾位言责,此而不言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何陋之有(陋室铭) D留以旌直臣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15、翻译

9、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16、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 分) (四)豆腐 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 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 。据说淮南王刘安 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 南子 。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 “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 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 得厅堂

10、。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 8 页】第 4 页 处有之。A 四川有“麻婆豆腐” ,湖北有“钱袋豆腐” ,北京有“砂锅豆腐” ,江浙有“大煮干丝” ,海南有 “豆腐烧” ,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 。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 菜。 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 超出了“形”与“味” ,达到了“意”的境界。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 “食”与“德”密不可分。B周易言, “大亨(烹)以养圣贤” , “食以养德” 。 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

11、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 。意思是常吃豆腐 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 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 。 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 求。 “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 (清胡济苍豆腐 ) ,如此 5 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17、文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18、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

12、豆腐的?(3 分) 19、简要分析 AB 两处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分) (五)拾叶者言 李国文 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 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 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上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 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 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 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 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

13、栌红了起来的时候,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 8 页】第 5 页 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 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 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 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

14、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 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 不离数千年。两棵树高约几十米,树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 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 法不肃

15、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 6 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 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 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 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 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 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 碧蓝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 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