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58199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5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苏省盐城市两校江苏省盐城市两校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1212 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月联合质量调研试题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 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收集证据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 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

2、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音色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3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 5 C 大丰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 36 D 大丰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30 4.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振幅不同 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 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

3、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6. 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B进行消毒 C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7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位置可知道时间,如 图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 ) A反射 B折射 C直线传播 D色散 8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 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第 5 题图

4、)(第 7 题图) 2 A B C D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 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11.近期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取景范围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12.在

5、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 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小敏同学发信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 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 A、5m B、0.5m C、0.05m D、0.005m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3. 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 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_;“高”指的是_;成语“引吭高歌”中 “高”指 的是_。 14. 在我国北方

6、的冬天,为了使菜不致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_(填“凝固” 或“汽化”)过程中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窖内的 温度不会太 (选填“高”或“低”) 次数 物理量 1234567 物距/m 10.005.002.001.000.500.100.05 像距/cm 0.5000.5010.5020.5030.5050.5260.556 3 15.若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在红 光外侧还有不可见的光叫 ,它 (选填“能”或“不能”)使物体显著发热。 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为了在硬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

7、将平面镜水平放 置后,带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应与平面镜 ,并保持硬纸板 A、B 两部分在 ,为了探究反 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需要多次改变 光线的方向 17.公园中人工湖湖水清澈,游人看到鱼翔浅底,看到湖里的鱼这是由于光从_(选填“空气斜 射到水里”或“水里斜射入空气”)而形成的_像(选填“实”或“虚”),实际的鱼在“它”的 方(选填“上”或“下”)。 18.小芳身高 1.6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高 m,像与她相距 m,若她远离平 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 。 19阳光下,鲜艳的花儿迎风摇曳,太阳光属于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红花在阳光下是红色的,因为它能 红

8、光(选填“反射”或“吸收”),若用绿光照射,则显示 色。 20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 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 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 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 (选填“甲” 或“乙”)图相符,应配戴 (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三、解答题(共 52 分) 2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画出图甲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物体 AB 放在平面镜前,请在图中画出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表面,请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 (4)画

9、出光线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4 22(4 分)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 的距离; 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 的实际距离/m 21283752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

10、滑材料隔音性能_(填“好”或“差” ),其原因是粗 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选填“强”或“弱”) (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 性能好一点 23.(9 分)小欢和小亮两位同学相互协作完成了“探究水被加热至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 验。 (1)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 (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 (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 度计读数为 (3)点燃洒精灯,待水温升至 90时,小亮同学每隔 lmin 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欢同学

11、及时记录在以 下表格内,如此持续 8min 后停止了读数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012345678 温度/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5 (4)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为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闲可能是该处大 气压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图 (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6)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 “调为小火”)。 24(5 分)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

12、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 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 50cm,直径为 5cm 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 筒的直径 稍大,可以在 N 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可以用光的 解释所成的 像与小孔的形状 关(选填“有”或“无”) (2)若直筒 M、N 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 N 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25.(11 分)图 1 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的茶色 玻璃板,并将其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且棋子 A 和 B 要 (选填

13、“相同”或“不同”) 6 (2)为确定棋子 A 像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后方移动棋子 B,直到它与棋子 A 的像 ;这里用到的研究 方法是 。 (3)多次改变棋子 A 的位置进行实验,可得到像与物关于 对称的实验结论。 (4)某次实验后,将光屏竖直放置棋子 B 的位置,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 A 的 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另一位同学直接用平面镜来确定像的位置,如图 2 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铺有 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将 5 节同样的小电池直立在白纸上,保持电池的位置不变,移动 其它电池,使电池遮挡住电池的像和电池,电池遮挡住电池的像和电池, 在白纸上记录下电池的位置

14、如图 3 所示,请在图 3 中作出电池像的位置并用“”表 示 (6)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是 26.(9 分)小明用一个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 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填序号) A.28cm B.18cm C.8cm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4)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5)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 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 成在视网膜的 。 (6)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 5cm 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 _(填序号)。 27. (7 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 7 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 3 月份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 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