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8805817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案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北师大版第1节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描述世界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2.阐明地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3.解释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措施;4.分析说明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过程与方法】1.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2.通过对给出数据的比较,得出结论;3.能够设计并实施关于浪费粮食情况的调查、家庭用水量的调查等活动;4.能够将调查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世界人口问题、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2.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等良好习

2、惯。2、 教学重难点:1.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影响是本小节学习的难点。学生理解了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控制人口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引入。生态系统中由于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达到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失去了自动调整的能力而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位置,是生态系统中最有智慧、最能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对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带来什么影响?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请学生分析人类对环境的方

3、方面面的影响,正确认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地球是它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各种生物在地球上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和可能性,人类应该很好地与各种生物共同生活,人类不能因为自身的发展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所以人类必须考虑自己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必将影响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近年来,中外电影界拍摄了一些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电影,如侏罗纪公园、与狼共舞、横冲直撞等等,这些电影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人类如何与其它生物共存,告诉我们人类在采取一些活动时必须考虑对环境、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电影资料于教学过程中。 2.控制人口的意义是本小节的重点。通过多年广

4、泛的宣传教育,学生已经知道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中国人口的增长的政策。但是,为什么要控制人口,控制人口的意义是什么,需要在本小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物学角度,人口数量对生态系统、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这一方面在前面已经说明;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课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调查或者资料查询,了解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相互关系,在国家目前的经济水平上,人口数量过度增长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什么影响。通过以上学习,正确认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的必要性。【教学建议】: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最好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包括有关的数字、挂图、录像等

5、供学生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的讨论。3、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有关中国和世界人口资料以及资源资料的查询。【查询方法】(1)到有关单位,如国家、市、区计生委了解情况。(2)查找有关书刊、报纸、环境公报、人口公报。(3)计算机检索,输入关键词,可获得相应的资料。【查询内容】(1)中国人口数量的有关资料以及世界人口状况。(2)中国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以及世界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3)人口对资源的影响。(4)人口数量与住房、交通、升学、就业等社会问题的关系。2.复习上一节课,引入新课: 利用池塘生态系统教学挂图提问:在这个池塘中,若饲养的鱼过多,池塘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

6、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一个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若鱼类过多,鱼呼吸消耗水中的氧气会造成水中氧气不足,最终危及鱼类自身的生存。所以,鱼类密度过大,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维持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与其他生物相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本小节讨论的主题就是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3.关于“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的教学: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众多是怎样形成的? 根据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7、(1)从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2)这个示意图只记录到1989年,10年过去了,目前中国人口数量是多少? (3)结合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看这张表,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为什么近年来增长速度比较稳定?1760年1995年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各需要的时间时间人口人口增加2亿需要的时间1760-19002亿4亿1400年1900-19544亿6亿54年1954-19696亿8亿15年1969-19828亿10亿13年1982-199510亿12亿13年(4)在查询资料中,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如何?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所需要的时间年人口(亿)增加数(亿)时间数(年)18301020201

8、96230103219754010131985501010199960(估计)1014【小结】 19281949年的21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07亿, 19821989年期间,我国人口也增加了07亿,但同样的增长却只用了5年时间。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近年来,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稳定是由于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政策,使增长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但每年净增长量仍然很高,每年增长人口在千万以上。 4.关于“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讨论】人口增长必须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有哪些方面?(学生在课前进行了相关问题

9、的调查和资料查询,可以结合学生的调查,并提供有关录像资料组织学生的讨论。) 讨论可以分为几个问题:(1)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口增加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此引起粮食问题。(2)人口增长与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人口增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历史上曾因水的问题而引起的战争正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3)人口增长与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物质,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但是,这些物质都是不能再生的物质。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将引发能源的危机。【小结】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能

10、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控制住人口的数量,最终会由于资源的缺少影响我们的生存。 【提问】人口增长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影响生态平衡? 5.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人类的生存依赖着生态系统,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基本上能够处理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的需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在生产活动中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些改变,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同时也触发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所听到

11、、看到的一些情况,认识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6.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讨论】(1)人口数量与城市住房、城市交通、升学、就业等关系。(2)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是否有关?说明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应注意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人口数量的无限制的增加会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控制人口的数量。 7.计划生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讨论】(1)怎样解决人口增长带来一系列的问题?(2)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控制人口数量?(3)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有哪些?(4)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是什么?(5)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小结】当今有四大环境问题,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这些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就无法解决其他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影响很大,所以中国应该、同时也能做到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这个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