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写作4中考预测及思路点拨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57979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写作4中考预测及思路点拨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写作4中考预测及思路点拨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写作4中考预测及思路点拨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写作4中考预测及思路点拨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写作4中考预测及思路点拨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写作4中考预测及思路点拨 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四、四、20192019年贵阳中考预测及思路点拨年贵阳中考预测及思路点拨 不管贵阳中考作文怎么出题,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考生写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儿、身边的景。 考生备考中考作文必须准备好这几类素材:身边让你感动的人、身边让你感动的事、身边让你感动的情景 或者风景。 (一)半命题作文 1 1写作。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 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 请以原来,我也很_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请将标题补写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

2、3)请勿套作,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文体特征鲜明;(5)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我”这个词很重要,也就是说,文章必须要用第一人称,不能写别人的故事。“原来 ”“也”这两个词不能忽视,这是明显的对比词语,不管选择哪个词,行文最好要有对比的内容,这样才 算是扣题了。根据“很”的限制与搭配,所填写的词语应该为形容词或动词,可从“棒”“能干”“受欢 迎”“傻”“脆弱”“无奈”等词语中进行选择,填写这些内容最直接,也最不会离题,但却会落入俗套 ,千篇一律。当然,如果填诸如“疯狂”“抠门”“狡猾”“可怜”“差劲”“八卦”“想当差生”等词 语,便能产生题目

3、落差、视觉落差与心理落差,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受到老师的青睐。 2 2写作。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 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 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_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请将标题补写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3)请勿套作,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文体特征鲜明;(5)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本作文题意在让考生思考和反省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们感 知世界

4、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这些让我们念念不忘;我们感受着深深浅浅的忧伤,反思着自己的过往 。所以我们有两个方向的立意:回忆我们留恋的真善美的东西;反省我们留下的带着忧伤的遗憾。适合运 用倒叙的手法,准确把握细节,写出文采。 3 3写作。 穿过林涧,攀登高山,看到辽阔的原野,这是自然环境的开阔。通过读书、学习,知晓古往今来,这 是知识文化眼界的开阔。学会沟通和交流,拥有宽广的胸怀,这是人生成长境界的开阔。请你讲述生活的 故事,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写自己的感受。 请以开阔_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请将标题补写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3)请勿套作,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

5、,文体 不限,文体特征鲜明;(5)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题目前面的提示语有助于考生理解“开阔”的含义,如“穿过林涧,攀登高山,看到辽 阔的原野,这是自然环境的开阔”“通过读书、学习,知晓古往今来,这是知识文化眼界的开阔”等。这 里的“开阔”可以理解为“使开阔”,即通过一些方法开阔自己的视野、认识等。如通过读故事,更 2 加明白人生的哲理;通过读小说,更加了解当时的社会;通过读励志故事,更加明确奋斗的意义等。这篇 作文可以写成记叙文,讲述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见解。 4 4写作。 没有人喜欢谎言,人们欣赏真实;没有人喜欢虚伪,人们欣赏坦诚;

6、没有人喜欢卑劣,人们欣赏高尚 ;没有人喜欢怯懦,人们欣赏勇敢;没有人喜欢逃避,人们欣赏担当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甚 至当这一切美德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人们依然在内心深处小声地表示对自己的欣赏。 请以欣赏_的我(我们)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请将标题补写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3)请勿套作,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文体特征鲜明;(5)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首先要阅读材料,捕捉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欣赏”的是优秀的、美好的事物、情感或 品质。写作的中心是“我”或者“我们”。如果选择以“我”为写作中心,以文明志,可以写

7、自己的一种 品质,一种思想,一种执着;如果选择“我们”,则是一个群体甚至一代青年人的统称,空缺处就应该填 写一代人或者一群人值得赞扬的共性。应注意短语的中心语是“我”或“我们”,无论作文写的什么内容 ,都应该以“我”或“我们”为文章表现的核心。抓住这个材料内容的提示,我们可以欣赏一种品质,欣 赏一件事,欣赏一种态度,欣赏一种人生理念。 5 5写作。 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 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请以拾起的_点滴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请将标题补写完整;(2)

8、表达真情实感;(3)请勿套作,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文体特征鲜明;(5)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所谓拾起,就是想起的意思。空白部分需要补充的应是某种感情,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材 料可知,这种感情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是师长的关爱,可以是书本的启迪,可以是生活中的亲情 之爱,从中选择一种立意构思即可。“点滴”即为细小而繁多。也就是说本文的选材要围绕能表现某种感 情的小事,比如能体现父母亲情的几件小事,可以采用分镜头或小标题的形式。 (二)命题作文 1 1写作。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

9、止 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请勿套作,不得抄袭;(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 )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充分理解题目含义是作文的关键。首先审读提示语,“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这说 的是“答案”的表层含义,但若只从此方面立意,文章会显得比较浅显。“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 ”,所写“答案”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有时又不止一个”即答案可能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这样就将题目引向了

10、更深、更广的范畴。若能从这一方面立意,文章无疑会上 一个层次。如自己沉迷于网络,学习成绩下降时,知道这样虚度青春得到的“答案”是错的。如自己的偶 像坚持不懈探求“答案”的精神,鼓舞我们向其学习,努力成长。如在某次探求“答案”的过程中,收获 了比结果更有价值的精神力量,等等。“答案”这个题目,非常容易和别人的想法趋同,因此选材时应选 取典型新颖、细小真实、与众不同的材料。 3 2 2写作。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画去描绘心 中的愿景。 请以恒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请勿套作,不得抄袭;(3)除

11、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 )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恒”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立意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题目拓展开来。审读提示语, 其中“追梦路上”“身处困境”“成功的压舱石”“不忘初心”“心中的愿景”,无一不体现了命题者希 望考生在成长路上有自己切实的认识与感受。换句话说,就是要去写在“对梦想追求”的过程中,顺境时 ,逆境时,动摇时,什么是不变的,永恒的。 对于此类作文题,还可以使用“添加因素法”与“虚题实写”的方法,让“恒”具象化。如组词为“ 永恒”,比如真情永恒(写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作文的内涵就扩大了,也容易回到我们熟悉或常写的 主题;比

12、如经典永恒(写名著、诗词、音乐、绘画等),可写的素材就更多了。 (三)材料作文 1 1写作。 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 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 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 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请勿套作,不得抄袭;(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 )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本题的材料围绕“蝌蚪”和“青蛙”罗列了一些语句,

13、逐句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写作 的关键点。从“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可得出“蜕变”“成长”“舍弃”等写作点;由“ 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可得出“心态”“坚定目标”等写作点;由“ 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可得出“奋斗”“ 改变”“不图安逸”等写作点;由“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 的声音”可得出“蓄积力量”“厚积薄发”等写作点。从以上写作点中,任选一个或多个选材立意即可。 2 2写作。 去年夏天,重庆某地67岁的何奶奶没等到9岁孙子团团来过暑假,就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亲自去

14、接,没 想到孙子不愿意去,在地上打滚哭闹,说奶奶家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父母无可奈何。何奶奶对此很伤心 费解,自己会讲故事会唱歌还做得一手美食,团团是她一手带大的,如今到底输在了哪里?此事经媒体报 道后,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甲同学说:暑假那么长,那么无聊,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怎么熬得过去呢! 乙同学说:何奶奶对团团这么好,讲故事唱歌还为他做美食,这样也太伤她的心了! 丙同学说:子不教,父之过。团团的任性妄为、网络成瘾难道他父母没责任吗? 丁同学说:我觉得网络成瘾的何止团团一个?你看看我们周围的同学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表达真情实

15、感;(2)请勿套作,不得抄袭;(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 )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4 【思路点拨】作文材料贴近考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感。考生面对作文材料能够 观照自我,反思自己过往的生活。而材料中奶奶输在哪里?这个奶奶的问题也可谓是老一辈人的新世纪问 题。四位同学的话其实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甲同学代表的是同龄人,他的话指向:以人为本,尊重需求 。乙同学代表的是旁观者,他的话指向:珍视亲情,远离网络。丙同学代表的是批判者,他的话指向:环 境影响,父母有责。丁同学代表的也是旁观者,他的话指向:社会现实,审视自我。读懂了这些人言语背 后的深

16、意,考生就能发现题目背后隐藏的写作内容。此题引导考生多角度立意,多层次选材,可以让不同 层级的考生,讲述不同的人生故事,书写不同的人生体悟,表达不同的人生观点。 (四)话题作文 1 1写作。 世间万物,彼此分享。春华秋实,我们分享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我们分享人类文明;喜怒哀乐, 我们分享至爱亲情 分享是爱的给予,令幸福加倍,痛苦减半。 请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请勿套作,不得抄袭;(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 )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题目中给出的话题是“分享”,我们可以与自然分享美景,可以与同学分享快乐,可 以与家人分享亲情。分享是快乐的,因为分享,我们更加幸福与优秀,以此立意构思即可。 文体选择尽量写成议论文,也可写成记叙文。如果写成议论文的话,文首引出论题:分享。也可直接 列出中心论点。文中从论题中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