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3课内古文阅读习题2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57762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3课内古文阅读习题2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3课内古文阅读习题2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3课内古文阅读习题2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3课内古文阅读习题2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3课内古文阅读习题2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3课内古文阅读习题2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3课内古文阅读习题2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专题十三专题十三 课内古文阅读课内古文阅读 (一) (时间:30分钟)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B把酒临风 执策而临之(韩愈马说) C不以物喜 皆

3、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吾谁与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解析】A.迫近/轻视,看不 起;B.都是“面对”的意思;C.因为/认为;D.归依/回家。 2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 A增其旧制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B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C日星隐曜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D或异二者之为 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解析】D.应翻译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3 3本文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_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的远大政治抱负。(用原文回答) 4 4下表对本文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写

4、景物的不同点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岳阳楼记 登楼 所见 水景_朝暮之景_ 写景突出其阔大 壮观 醉翁亭记 登山 所见 _山景_ 朝暮之景,四时 之景 _写景突出其秀 美多变_ 2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6、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日出而林霏开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B往来而不绝者 佛印绝类弥勒(魏学洢核舟记) C四时之景不同 至若春和景明(范仲淹岳阳楼记) D野芳发而幽香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A.都表承接;B.断/非常;C.风景/日光;D.开放/被任用。 2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 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B云归而岩穴暝 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C佳木秀而繁阴 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中欢饮的乐趣,

7、不在于丝绸和竹子 【解析】D.应翻译为: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3 3本文第二段主要写了山间朝暮和_四时_的美景,描绘景物时从视觉、_嗅觉_的感官角度来描写 景物。 4 4本文中的“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描 写了老人与小孩的生活情景,用意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概括。 _本文用“滁人出游”场景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桃花源记用桃源民风表达了对 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

8、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3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D问其姓氏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解析】A.都是“消失”的意思;B.

9、怎么/语气词;C.表顺承/表并列;D.他们/表示祈使语气。 2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 A余拏一小舟 我撑着一叶小舟 B雾凇沆砀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D是金陵人,客此 (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做客 【解析】D.应翻译为:(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客居此地。 3 3“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_绝_”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_冷寂_。 4 4结合本文内容,试比较答谢中书书与本文在写景上及表达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_同:都采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大自然景色的美好及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_ _异:答谢中书书从听觉

10、、视觉等角度写景,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 美景的得意之感。本文主要使用白描手法,人景相映,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_ (二) (时间:30分钟)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

11、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舍生而取义者也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B所欲有甚于生者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

12、马生 序)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操蛇之神闻之,惊惧不已(愚公移山) 【解析】A.表并列,且/表转折,但是;B.介词,比/介词,在;C.侍奉/供给品;D.都是“停止”的意 思。 4 2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 A故不为苟得也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 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D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人们为了礼义舍身而死也不能接受施舍 【解析】D.应翻译为: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3 3就论证角度看,写饥民不接受关乎生死却是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是从_正_面举例。 写有人“不

13、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之奉”是从_反_面举例。 4 4本文与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 _为人处世应该讲求“礼、义”;两文都表达了大丈夫要有追求“义”的骨气,但富贵不能淫中 还体现了孟子“仁”“礼”的主张。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 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 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

15、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 1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柳宗元小石潭记)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C轻寡人与 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D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解析】A.表示祈使语气/代词,指小石潭;B.出使/假使;C.疑问语气助词/和;D.都是“帽子”的意 思。 2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请广于君 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B岂直五百里哉 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

16、换)呢 C怀怒未发 怀着愤怒不愿意发作出来 D与臣而将四矣 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 【解析】C.应翻译为: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 3 3安陵君以“_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_”的严正立场,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后,派遣唐 5 雎去化解秦王的“不悦”。秦王以“_灭韩亡魏_”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接受“易安陵 ”,但唐雎断然拒绝。(用原文回答) 4 4在战争中“人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能以弱胜强,例如本文中的唐雎和曹刿论战中的 曹刿。请根据他们的表现,分析在劣势中转化为优势应具备哪些条件。 _能审时度势、智勇双全、不畏强暴、有卓绝的胆识,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等。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