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57402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考试时间:2019.04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 B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 C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仍是纯合子2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 和 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 F1 自交产生的 F2 的表现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由可以确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 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 53D亲代(P)中白果的基因

2、型是 aa3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自交实验不用进行图中的操作过程B.该图所显示的实验,高茎植株为母本C.正交实验的子代和反交实验的子代表现型不同D.和的操作过程中先进行后进行4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5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甲、乙两个小桶分别放入二十个彩球,其中两种彩球各十个,一种彩球标记 D,另一种彩球标记

3、d。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 50100 次,统计小球组合为 DD 的比例为( )A1/4 B1/3 C1/2 D1/56下图所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A B C D7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个体 AaBbCcDd 与个体 aaBbccDD 杂交,两对基因均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子代中性状类型不同于双亲的占( )A1/4 B1/2 C3/4 D5/88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下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遵

4、循分离定律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 B C D9果蝇的体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假如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的基因,且等位基因间都具有显隐性关系,在果蝇形成的卵细胞中,全部都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 )A1/2B1/4C1/8D1/1610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让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DD、Dd、dd的比例是( )A233B323 C441D12111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 1 和药物 2 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 A 和基因 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独立遗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 的

5、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 1C.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有 9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 2 的个体占 3/1612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 BbCc 的个体与“个体 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 3311。.“个体 X”的基因型是( )ABbCc BBbcc CbbCc Dbbcc13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 A、B、D 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个

6、结有色种子的植株与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是: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有色植株aabbdd25% 有色种子;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BDD B.AABbDD CAaBBDd D.AaBbDD1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 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在后期一分为二减数分裂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 数目不变 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配对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末期A B C D15如图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某物质的变化曲线,对此曲线分析正确

7、的是()A曲线 AB 段正在进行 DNA 复制B曲线 BC 段完成了着丝点分裂C曲线 DE 段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现象 D曲线 FG 段细胞内的着丝点数目和体细胞一致16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是( )A男性的红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17如图是甲、乙两种雄性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分裂模式图,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乙动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3 个、4 个 B甲动物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动物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C图示两种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之比均为 11D图示两种细胞都能在各自的精巢中找到18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8、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19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B “对F1(Dd)测交的产生子代为 (Dddd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C “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D “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20如图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A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D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9、位置上21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A B C D22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B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 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有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D 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23如图表示细胞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那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位于图中( )AAB 段BBC 段CCD 段DDE 段24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

10、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 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 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25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26人体下列细胞中,一般含有同源染色体的一组是()口腔上皮细胞 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成熟红细胞 心肌细胞 AB CD27某同学观察了雌性果蝇(2N

11、=8)体内的处于分裂后期的 3 个细胞并作如下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细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分裂情况a有4?b有2?c无2?A细胞 a 中同源染色体数目与细胞 b 相同B可推测细胞 c 是卵细胞或极体C三个细胞中核 DNA 分子数分别是 16、16、8D表格中的“?”处填写的均为分裂28下面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代中( )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29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12、AAABBBAABbCaaBbDAaBb30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 和 a、b 和 b、c 和 c为同源染色体,下列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 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31对某种植物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数量分别是49、52、50、51,这株植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MmNnPPBmmNnPpCMmNNPPDMMNnPp3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13、 ) A4和9B4和27 C8和27D32和8133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3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之一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中的一切遗传现象35小麦的粒色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