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调节板块综合练 有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55826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3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调节板块综合练 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调节板块综合练 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调节板块综合练 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调节板块综合练 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调节板块综合练 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调节板块综合练 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调节板块综合练 有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调节板块综合练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济南一模)AgRP 神经元和 POMC 神经元是人体控制食欲的两类神经元,其中 AgRP 神经 元产生食欲,POMC 神经元抑制食欲。白脂素是由脂肪组织释放的一种蛋白类激素,可以激活 AgRP 神经元, 抑制 POMC 神经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gRP 神经元和 POMC 神经元是白脂素的靶细胞 B肥胖病人可以通过注射白脂素抗体达到减肥的目的 C白脂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由脂肪细胞释放到内环境 D食欲控制是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选 C。白脂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可以激活 AgRP 神经元,抑制 POMC 神经元,说明 Ag

2、RP 神 经元和 POMC 神经元都是白脂素的靶细胞,A 正确;肥胖病人注射白脂素抗体可以减弱对 POMC 神经元的 抑制作用,进而促进对食欲的抑制,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B 正确;白脂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通过胞 吐的方式分泌到内环境,C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食欲的控制涉及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 和神经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 正确。 2(2018湖南益阳箴言中学模拟)科研人员在小鼠的心脏中发现了两种吞噬细胞,一种游离在心肌细胞 之间,另一种与一个或多个心肌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如图 1)。记录心肌细胞和这两种吞噬细胞内外的电 位差变化,得到如图 2 所示结果。对此作用的分析不合

3、理的是( ) A两种吞噬细胞的基因表达可能存在差异 B游离的吞噬细胞膜内外不存在电位差 C贴附的吞噬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D贴附的吞噬细胞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动节律 解析:选 B。依题意和图 1 信息分析可知,两种吞噬细胞细胞膜上某些膜蛋白可能存在差异,进而推知 两种吞噬细胞的基因表达可能存在差异,A 项正确;图 2 显示:贴附的吞噬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而游离的 吞噬细胞没有出现动作电位,因此游离的吞噬细胞其静息电位为内负外正,膜内外存在电位差,B 项错误, C 项正确;贴附的吞噬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且自动节律与心肌细胞不同,而贴附的吞噬细胞与一个或多个 心肌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进而推测贴附的

4、吞噬细胞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动节律,D 项正确。 3(2018广东茂名模拟)2017 年,三个美国科学家因揭秘生命的“生物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生物 钟实质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腺等器官局部生物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 B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在于脑干中 C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不存在于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 D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会出现低血糖,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将增加 2 解析:选 D。依题意可知:胰腺中存在局部生物钟,而胰岛属于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

5、B 细胞分泌的 胰岛素与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由此推测,糖尿病的发 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胰腺生物钟失调有关,A 错误;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 在于下丘脑中,B 错误;人体各组织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因此活跃在人脑 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也存在于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C 错误;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会出现低血 糖,此时血糖浓度的变化对胰岛 A 细胞的刺激增强,进而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D 正确。 4(2018山东烟台高三期末)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

6、是( ) 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 B乙酰胆碱酯酶、溶菌酶和消化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 解析:选 B。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 血浆间可相互渗透,因此在图中处,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A 正确;乙酰胆碱酯酶、溶菌 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但存在于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 错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 起调节作用,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 正确;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血浆 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 正确。 5

7、(2018安徽合肥期中)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在 37 ,是因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为 37 ,若“调定点”改变,体温将随之改变。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机体后,机体发热至 39 ,持续一段时间后 自动恢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由 37 升至 39 的过程中,机体汗腺分泌减少 B体温由 37 上升至 39 以后,体温调定点开始上升 C体温由 39 降至 37 的过程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 D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 解析:选 B。体温由 37 升至 39 的过程中,说明体内产热大于散热,所以机体汗腺分泌减少,A 项 正确;体温由 37 上升至 39 以后,体温不再

8、上升,说明体温调定点变为 39 而不再升高,B 项错误; 体温下降过程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C 项正确;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 D 项正确。 6(2018山东菏泽高三期末)如图为高粱种子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 是( ) 3 A受精期只有细胞分裂素参与调节 B7 月中旬到 8 月初是种子细胞伸长的时期 C成熟之后高粱种子鲜重下降主要与有机物含量的减少有关 D高粱种子形成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变化是同步的 解析:选 B。由题图可知,受精期细胞分裂素起主要调节作用,但赤霉素和生长素在此期间含量也发生 了变化,说明这两种激素也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A 错

9、误;7 月中旬到 8 月初,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较高, 而这两种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B 正确;成熟之后高粱种子鲜重下降主要与水分的减少有关,C 错误; 由题图可直接看出,三种激素含量变化并不是同步的,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8湖南长沙四县模拟)回答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Glu 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以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 递。研究表明当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末端时能引起 Ca2通道的开放导致 Ca2流入细胞,Ca2能消除突触 前膜内的负电荷,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图 1 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过程。( 内填编号) (1)若瞬间增大突

10、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_。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神经递质释放后与图 1 中 _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道打开,此时大量进入突触 后膜的离子是_,则突触后膜电位变为_。 (3)研究还发现细胞外 ATP 对突触传递产生抑制作用。如用 Glu 和 GluATP 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 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此外用 ATP 处理时,突触前膜上 Ca2离子通道电流相对值 则出现变化,如图 2。由此推测 ATP 对突触传递产生抑制作用的机理是 _ _。 解析:(1)由题意知

11、:当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末端时能引起 Ca2通道的开放导致 Ca2流入细胞,Ca2 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因此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 透性,将加速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故选 A。 (2)神经递质释放后与图 1 中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道打开,Na内流,造成突触后 膜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3)观察图 2 可知:用 ATP 处理时,突触前膜上 Ca2通道电流相对值减小,由此推测 ATP 对突触传递 4 产生抑制作用的机理是细胞外 ATP 抑制 Ca2内流,从而阻止神经递质释放,影响突触传递。 答案:(1)A

12、 (2) 受体 钠离子 外负内正 (3)细胞外 ATP 抑制 Ca2内流,从而阻止神经递质释放,影响突触传递 8(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三联考)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请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甲”表示增殖分化,在_(填某种免疫活性物质)的作用下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 _细胞。 (2)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通过神经系统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_, 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 (3)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 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

13、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 TSH 的 浓度,结果如图 2: 实验中 A 瓶作为空白对照,可以说明_。 据图分析实验结果:D 瓶与 A、C 瓶比较说明:_。E 瓶与 A、C 瓶比较说 明:_。 解析:(1)图 1 中“甲”表示增殖分化,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通过神经系统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递质,这种 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3)实验中 A 瓶作为空白对照,无 TSH,说明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中不会产生 TSH。 C 瓶是垂体和培养基,D 瓶是垂体、甲状腺激素和培养基,C 瓶中 TSH 较高,D 瓶中 TSH 较

14、低,D 瓶与 A、C 瓶比较,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 TSH;E 瓶是下丘脑、垂体和培养基,C 瓶是垂体和培 养基,C 瓶中 TSH 较高,E 瓶中 TSH 最高,E 瓶与 A、C 瓶比较,说明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 TSH。 答案:(1)淋巴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 (2)神经递质 神经 (3)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中)不会产生 TSH(或其他合理答案) 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 TSH(或其他合理答案) 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 TSH 9(2018湖南益阳六中高三模拟)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F 表示相关激素。 5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激素 A_(名称)释放量增加,该激素由_释放,而只作用于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原因是_。 (2)正常人饭后半小时,血液中_(填字母)激素含量明显增多,该激素通过 _(途径)使血糖浓度保持稳定。 (3)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 B、E、F 中分泌量首先增加的是_,F 的增多对 B、E 的分泌产生 _。 (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 B 细胞的药物),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的激 素 D 的含量,预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激素 D 含量_。 解析:(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