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段-习-作-教-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05577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年-段-习-作-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年-段-习-作-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年-段-习-作-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年-段-习-作-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年-段-习-作-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年-段-习-作-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年-段-习-作-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年 段 习 作 教 学 五年级作文教学集体备课 一、课标要求 姜秀梅: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最好的体现之一,但恰恰作文教学也 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块。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习作提出了非 常明确的要求:“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 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 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 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 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 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

2、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二、教材分析 兰秀月:是的,相对于低年段和中年段的写话要求,对于小学高年 段的习作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在我们五年级下册书中的八次习作设计 中也能充分体现出课标的要求。 姜秀梅 :第三学段提出了明确的习作要求,内容要具体,感情要 真实,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教材围绕上述目标,安排了多 次习作训练,在习作类型上,重点安排了写记实作文,还安排了写书信 等应用文的练习。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 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 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教科版习作的编排是这样的:(1) 应用文安排了三次。读后感

3、两次:第一组是写伟人的启示,第八组是围 绕本单元英雄人物写读后感。写信一次,即第七组给台湾小朋友的信, (2)记实作文一次,第六单元写难忘的童年故事。(3)材料作文三 次。习作二“写我喜爱的植物”,习作三“祖国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 变化”家乡的变化,习作四围绕这一单元写推荐一本书(4) 其他一次。习作五搜集资料,摘抄某一景物的不同方面的相关内容。如 地貌、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这样的习作设计非常符合孩 子们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如下特点 三、教材中习作设计的特点 蒋秀花:是的,本册教科书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设计的八次习作密切 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

4、趣,使孩子们乐于动笔表达。 李仁堂:也能注意鼓励孩子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习作活动,有广 阔的空间供学生充分展示习作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兰秀月:在习作中重视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意义,引导学生通过习 作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价值观。 四、五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姜秀梅: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 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教材的编写者充分从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设计了 习作练习,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小学作文特别是高年级,高耗低效的 现象仍很突出。综合分析一下,小学高年级习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中心不突出。我们在批改作文常常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能正 确表达自己的情感,缺乏全局的规划,

5、写作时常常词不达意,主要的意 思表达不出,特别是在记叙文的写作上。 2.兰秀月:恩,还有一些孩子存在不会选材料。在记叙文的写作 中,学生往往会因为事例的选择而头疼,因此,常常会“饥不择食”, 随便的事例一凑数,不管事例是否合适,写上就行,以至于文不达意, 字数虽然够,质量不忍目睹。 3.蒋秀花:相信我们老师都有同感,只要是你在习作指导的时候用 过的内容,一部分孩子会在自己的习作中就直接选择了这个题材。根本 不去思考,出现内容雷同。 姜秀梅:对,记得一次我参加全市批卷的时候,我批改到一篇以学 生自己真实生活中参加团体操表扬的场景写的习作,真的是非常好的一 篇作文,景色描写,内心感受都很到位。当时

6、我就给了很高的分数,可 是没几分钟之后,接连出现了很多篇这个作文,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在 我自己教的班级中一次作文课上,一个孩子讲了他发现奶奶家的猫吃生 的大白菜,于是很好奇的查阅了资料,发现了其中的道理,于是很多孩 子也写了这个题材,有吃白菜的,有吃草的,还有吃黄瓜的。可想而 知,这些不可能全是他们自己去探究发现的,从作文内容与结构上我们 不能说孩子的作文不好,但是这又是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中 的。 李仁堂:因此在我们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经常 产生的问题来进行探究,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 姜秀梅:对于习作的指导,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非常有效 的方式,下面我就以一

7、篇习作的教学来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希望在座的 老师能够多提宝贵意见,咱们共同来探究怎样更好的进行习作指导 就如第六单元的习作难忘的故事,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年 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能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选好 适当地作文题材,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把事件写具 体。写出真情实感,注意主次分明。 教学准备: 回忆过去的童年生活,找出记忆深处最令您难忘的事情。 一、短文引路。 课件出示获奖习作妈妈回来了。 你们觉得这篇短文怎么样?如果让你评分你会打多少分?学生自由 发表看法(这篇短文,从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首 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

8、等奖)。 想想它为什么能获得大奖?(生交流,领悟文章贵在“情真”) 兰秀月:当下,小学生习作中部分孩子生编硬造,与课标“感情真 实”的要求尚存较大差距。通过妈妈回来了获奖一事,学生真切感 受到“写真情”的重要,生活处处皆作文,只要是打动了自己的,都可 以下笔成文,而且可以成为好文。 李仁堂:我觉得前面这一部分的设计很巧妙,直接消除了学生对作 文的为难情绪。降低了难度,为接下来的说做好铺垫。 姜秀梅:二、作前指导。 1.直接揭题。板书习作主题难忘的故事。学生读题目,看教材 要求,你有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吗?。 蒋秀花:引导学生通过读发现习作中的要求,这个是最基本的审题 训练。也让孩子们从导入中的

9、那篇短文中感受到写好作文其实不难,只 要是打动了自己的,都可以下笔成文,而且可以成为好文。 姜秀梅2.发散思维。童年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有的让 我们激动万分,有的让我们气愤无比,有的让我们开怀大笑,有的让我 们伤心落泪。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一会儿,曾经的哪件事让你有 过刻骨铭心的感受?因为是写生活中的事,写事的文章学生已经可以掌 握方法,但是就是在组织写作素材上有所欠缺,因此我在设计这部分教 学内容的时候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组织交流。(当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的点评,鼓 励学生,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兰秀月: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之前充分激活

10、沉 睡在学生记忆深处的历史印记尤为重要。这是作前指导最重要的一环, 直接决定了习作的质量。学生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情感就会自然而然 的喷涌出来。 姜秀梅3.给习作拟题。好的题目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我们可以根 据自己要写的事提炼题目,也可以根据事情的结尾提炼题目,还可以根 据自己的感受提炼题目,当然也可以先草拟一个题目,写好后再进行推 敲。 三、自主习作。 下面就请大家敞开心扉,在习作中一吐为快吧(师静静地巡视,悄 悄地帮助习作中有困难的同学)。 李仁堂:此时,除非学生有要求,教师不应打扰学生,因为任何声 音对于正沉浸在投入了情感的写作思绪中的人而言都是噪音。作文有写 法,但无定法。写事也是一样

11、,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你心里有了,觉 得该怎么写,就怎么写,方能行文自然。 姜秀梅四、评改。 写完的学生给他们提出自改的要求 1.自改。要求写完的同学小声读自己的习作,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有无错别字。 兰秀月:“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 常“练”不懈。 姜秀梅:2是的。学生首先简单的修改自己的习作草稿。然后教师 再出示一篇下水文。那天我笑了 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整体印象好吗?(引导学生把事写完整,还 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板书:写清过程 表达真情) 这篇文章着重写了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我”复杂的心 理)习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表达需要,侧重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等某一

12、方面或几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板书:有所侧重) 兰秀月:课标第三学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习 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在学生草拟成文后再出示下水文,就是 要避免影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避免了作文形式的大一统,有利于习 作的个性化。 3.姜秀梅:是的,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这里出示了一篇学生的 习作,指导学生要把侧重描写的细节写具体、生动。 4.评点、交流。(投影学生习作)肯定闪光点,指出不足,对侧重 描写部分作重点点评。 蒋秀花:姜老师在这里的设计注重了培养学生修改习作能力的培 养,这也符合课标中关于修改自己的习作的要求。 姜秀梅:对,接着可以进行5、同座互评。同座交换习作阅

13、读,标 出优秀句、段,提出修改意见。 6.学生在根据大家的意见完善修改自己的习作,进而形成一篇比较 成型的习作。 五、习作怎样指导 一)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兰秀月:对,说到修改,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 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 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 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姜秀梅:恩,首先我们可以采用(1)自悟自查,学生自改。即学 生作文稿拟好以后,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 受,边查边改。 李仁堂:还可以采用(2)相互换读,商议修改。可以自己选择伙 伴,你读我听,对照

14、作文要求相互讨论,交流协商,然后动笔修改。 兰秀月:(3)选准范例,集体修改。教师也可选出带有普遍性问 题的学生作品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旨在教给学生修改方 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 二)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可以从内容入手,也可以从 讲评入手。 蒋秀花:刚才几位老师都对作文修改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在习作 的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可以从内容入手,也可 以从讲评入手。 三)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应该多注意从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 力结合起来培养。 兰秀月:其实针对学生在习作时出现的通病,我们在日常的教学 中就应该多注意从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习作

15、首先 要有内容,习作素材的获得,这些往往来自于作者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及 独特的感受,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习作 素材。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 朵,留心周围的一切,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感受。 姜秀梅:是的,这点尤为重要,你脑子中没有材料的积累就无从谈 起写东西了。同时我们老师还要注重在平时的阅读课上有效渗透写作方 法,写作技巧的训练,就如刚才蒋老师在小屋这课的设计中也注重了对 学生进行习作的培养,我们如果遇到写作方法比较突出的文章一定要及 时引导学生重点强化。 四)指导材料选择有详有略。 姜秀梅:有了内容,要想写好作文,还要指导学生合理

16、地安排、组 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先想清楚;心 里有了“谱”,最终才能写成一篇好作文。同时我们老师还要注重在平 时的阅读课上有效渗透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训练,就如刚才蒋老师在 小屋这课的设计中也注重了对学生进行习作的培养,我们如果遇到写作 方法比较突出的文章一定要及时引导学生重点强化。 五)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李仁堂:我们还可以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经常写写感受、启示, 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我们 本册教材中安排了两次,一次在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情怀课后习题 中:想象得知邓小平爷爷为希望工程捐款的消息后,“整个学校都沸腾 了”“孩子们热泪盈眶”的场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一次在“语文 七色光五”中要求用词语仿写一句话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充分知道孩子 们写好练笔的好触发点。 姜秀梅:教材的安排是有限的,关键的是老师要形成这样的意识, 特别是在高年级,读写结合的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可以写段、写篇,可 以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可以在典型处仿写、在可变处改写。如, 把诗歌改写成记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