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054832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己有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行己有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行己有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行己有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行己有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己有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己有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制作者:陈睿(珠海一中),什么是君子?,课前思考。,第一则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假装一副好看的脸色,表现出过分的恭敬,(对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匿藏怨恨,表面上却装出友善的样子,对这种人,左丘明以为可耻,我孔丘也以为可耻。,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担任过鲁国太史,乃楚左史倚相之后,与孔子同期或较早于孔子。 相传左丘明曾为春秋作传,称为左传,又作国语。,公冶长二十五,左丘明耻之 耻:以为耻 匿怨而友其人 友:以为友 左丘明对两种人的德行深表反感:一种人花言巧语,一幅点头哈腰的状态;另一种人对某人怀恨在心,而表面上装得深沉与

2、之殷勤友好。 孔子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 子路说:“你若统帅三军,谁会跟您?” 孔子说:“徒手和老虎搏斗,赤脚趟水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我共事的 ,一定是面对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完成任务的人啊!” 暴虎冯河: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孔子说:“圣人,我们不能看到他们了;能够看到有操守的人,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良的人,没有却假装有,空虚却故作充实,贫穷却装成豪华,这种人很难有一

3、定的操守品德。”,述而,虽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 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勇是临危而惧,好谋而成的人。 圣人的智慧顺应事物的变化而不会受到困窘,对各种事物的性情分辨得清楚。 所谓大道,就是一切事物形成变化的根本原因;所谓性情,就是判断决定是非的内在根据。,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可能有任何人达到终极意义上的觉悟和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孔子心中的完美人格:p27 现代社会需要的理想人格是怎样的? 现代知识分子不再是整个社会的代言人 平民化 社会风气,曾子说:“有才能向没有才能的人询问,知识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询问;有本事却好像没有,知识学问很充分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也不去计较

4、。从前我的朋友曾经这样做过。 大智若愚 不耻下问 大人不记小人过 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者无礼也不计较。,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好学,誓死守住完美的大道。不进入有危险的国家,不居留发生动乱的国家。国家在政治清平的时候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的时候就隐居。国家形势好的时候因无能而贫困、卑贱,这是耻辱。国家腐败混乱时自己升官发财,这也是耻辱。,泰伯,不耻下问or夜郎自大 没有知识和才能的人并非一文不值,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犯而不校,表现的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 谦谦君子?,君子的处世原则: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孟子尽心上)。一个人在显达的时候能以天下为己任,而在困窘之时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还能心怀天下,这就是君子了。 天下己任,泰伯,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仅能容身、破败漏雨之时,他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范仲淹,他认为一个士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该系念天下君民,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孔夫子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导的这样一种笃定、实用而温暖的人际理论是以保障每个人利益权利最大化为前提的。他让你在此基础上尽量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算作士人?”孔子说:“一言一行自己要有

6、羞耻之心,出使别国,很好的完成君主的使命,可以算是士了。 子贡又问:“请问次一等呢?”孔子说:“本宗族的人都称赞他孝顺,乡亲们都称赞他敬爱兄长。” 子贡问:“请问再次一等呢?”孔子说:“说话一定算数,办事一定坚决果敢,尽管是一个浅薄固执的小人物,也可算更次一等的士了。”,子贡又问:“现在掌权的人怎么样?” 孔子说:“哎!鼠目寸光的人,算得了什么?” 辱:使受辱,子路二十,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子路二十,知耻之心、不辱君命 孝敬父母、顺从兄长 说话算数、办事坚决 没有

7、羞耻心、没有荣辱感 没有“人兽之辩”,顾炎武在探索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时,认为主要是由于士大夫的无耻,风俗的败坏。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他认为“士大夫之无耻,国耻矣。”因此他提出了“行已有耻”这一口号作为对症方案。,知耻是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实现方式和保证,也是一种心理防范。一个人的行为发现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应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选择。当这种行为被心理防范得到阻止后,行为将终止。而突破了这道心理防范后,就有可能触犯“道德的底线”法律。一些贪污受贿者被查处后,在悔过时大都会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果当初在将手伸向共和国的口袋或笑纳别人送来的钱物时,要是有一点

8、羞耻之心,也许就不会走向犯罪的深渊了。,原宪问耻。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领取俸禄,当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仍然领取俸禄,就是耻。” 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是仁人吗?”孔子说:“可以算是难得的了。至于是不是仁人,我就不知道了。” 谷:名词作动词,领俸禄,宪问一,仁 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完美人格的体现,具有几种优秀的品德,离完美人格尚有差距。 脱除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难得可贵,但究竟合不合“仁”,孔子说不得而知。,宪问二十七,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耻。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

9、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宪问二十七,羞耻心是人类品德的一个基本要素,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心,可以说这个人不堪造就。 没有羞耻心,可以说这个人的内心没有促进上进的心理本源。不知羞耻,当然不能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也说明这种人没有用荣辱观念进行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内在心理机制。,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君子?,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

10、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君子是什么?,人很奇怪,我们是思维决定行动,也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每天做的事情大体相同,但对这些事情的解释各有不同。,在孔子看来,君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理想主义。君子从来不是固定在某个职业中,他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规矩地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 所以,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个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关于论语的现代思考,Thanks for liste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