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zn-07-传染病2-(3h)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53349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3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zn-07-传染病2-(3h)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病理学——zn-07-传染病2-(3h)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病理学——zn-07-传染病2-(3h)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病理学——zn-07-传染病2-(3h)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病理学——zn-07-传染病2-(3h)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zn-07-传染病2-(3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zn-07-传染病2-(3h)(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天津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 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脓肿、肝、肺、脑脓肿),阿米巴病,病原体,病变特点,溶组织内阿米巴,变质性炎症,类型,肠阿米巴病,致病机制 大滋养体导致局部肠黏膜溶解坏死,引起溃疡 大滋养体可活跃吞噬红细胞、细胞碎片,肠阿米巴病:病因和发病机制,阿米巴对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宿主组织的溶解破坏作用。 可能的机制有: (1)机械性损伤和吞噬作用:大滋养体 (2)接触溶解作用:凝集素 、穿孔素 、半胱氨酸酶 (3)细胞毒素作用:肠毒素 (4)免疫抑制和逃避:凝集素 、半胱氨酸酶,类型:急性阿米巴痢疾 慢性阿米巴痢疾,肠

2、阿米巴病,好发部位:右半结肠(盲肠、升结肠),病变特点:变质性炎症(液化性坏死),肉眼:灰黄色点状坏死灶小溃疡,急性阿米巴痢疾,烧瓶状溃疡 (口小底大,边缘具潜行性),镜下:淡红染无结构物质 肠壁充血、出血, 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可见大滋养体,烧瓶状溃疡,滋养体: 一般呈圆形 ,核小而圆,胞浆内含空泡或有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碎片。滋养体周围有空晕。,阿米巴滋养体,阿米巴滋养体,慢性阿米巴痢疾,新旧病变夹杂存在: 新病变急性阿米巴痢疾表现 旧病变肉芽组织增生 纤维组织增生 肠息肉形成,肠壁增厚 肠腔狭窄,肠梗阻症状,阿米巴肿:肉芽组织增生过度在肠壁形成 局限性包块,其内存有阿米巴。,二、

3、肠外阿米巴病,肝、肺及脑为常见 (一)阿米巴肝脓肿 是肠阿米巴病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于阿米巴痢疾发病后13个月内,或数年之后。 部位:位于肝右叶 ,单或多发 途径:一般由肠壁小静脉到达肝,或直接 进入腹腔侵犯肝脏。,慢性阿米巴痢疾,肉眼: 肝右叶单个脓肿 内含果酱样物质,腥臭味 脓肿壁呈破絮样外观 镜下: 液化性坏死物质、红细胞 腔壁为肉芽组织 可见大滋养体 临床:肝肿大,肝区疼痛 肝功能障碍,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肺脓肿,来源:多由阿米巴肝脓肿穿过横膈蔓延而来,少数经血流到肺。 部位:多位于右肺下叶,单发。 脓肿腔内坏死物被排出后形成空洞。 临床:有类似肺结核症状,咳出褐色脓样痰,其中

4、可检见阿米巴滋养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 多为散发,在冬春季可引起流行,称为流行性脑膜炎(流脑)。 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 临床: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斑)、脑膜刺激症状,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病因 脑膜炎球菌仅存在于人体,可从带菌者鼻咽部,病人的血液、脑脊液和皮肤瘀点中检出。脑脊液中的细菌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内,仅少数在细胞外。 致病性: 一是荚膜,能抵抗白细胞的

5、吞噬作用; 二是内毒素,引起小血管出血、坏死,致使皮肤,粘膜出现淤点淤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发病机理 病原菌自鼻咽部侵入人体,若体内缺乏特异性杀菌抗体,或细菌毒力较强,则病菌可从鼻咽部粘膜进入血液,发展为败血症,继而累及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病理变化 1.上呼吸道感染期 约2-4天,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2.败血症期 约3-5天,患者可有高热、头痛、呕吐,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

6、rebrospinal meningitis,3.脑膜炎症期 主要累及软脑膜和蛛网膜。 肉眼:大脑顶部病变显著,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使脑沟和脑回结构模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镜下: 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和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脑实质一般不受累。若脑实质有炎症时,称为脑膜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

7、itis,临床病理联系 在临床上除了发热、寒战等感染性全身性症状以外,常有下列神经系统症状: 1.脑膜刺激征 患者呈现“颈项强直” 、 “角弓反张” 和kernig征(屈髋伸膝征)阳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2. 颅内压升高症状 表现为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由于脑膜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堆积,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阻塞而影响脑脊液吸收所致,如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更明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3. 脑脊液的变化 压力升高,混浊不清,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增多

8、,糖减少,涂片及培养检查可查到病原体。脑脊液检查是本病诊断上的一个重要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结局和并发症: 1.多数能痊愈。死亡原因主要为败血症或伴发DIC。 2.并发症: A. 脑积水 B. 颅神经受损 C. 脑缺血和脑梗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 儿童多见,起病急,脑膜病变轻微,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皮肤大片紫癜、双侧肾上腺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称为华-佛(Waterhouse-Friederichsen)综合征。,流行性脑

9、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暴发性脑膜脑炎 除脑膜炎外,脑组织淤血、水肿使颅压急骤升高。 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常伴惊厥、昏迷或脑疝形成。,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概念: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简称乙脑。 病理变化: 以脑实质变质为主的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 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昏迷等。,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家畜家禽,主要是猪。 传播媒介:蚊类。 易感性:人类普遍易感,10岁以下儿童多见,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流行特征: 有严格的季节性。,流行性乙型

10、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受感染的神经细胞表面存在有膜抗原,机体 产生的相应抗体与膜抗原结合,激活补体,通过 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引起细胞损伤。,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病人 蚊 繁殖 免疫力低-CNS 乙脑 人内皮 病毒血症 中间宿主 单核 免疫力强隐性感染,病理变化 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以大脑皮质及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小脑皮质、延髓、桥脑次之,脊髓病变最轻。,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肉眼观:脑膜充血、脑水肿明显,脑

11、回宽、脑沟窄。严重者可见软化灶。,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软化灶形成 胶质细胞增生,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镜下观:,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镜下观: 1. 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 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脑组织水肿。形成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围绕血管周围呈“袖套状浸润”。,血管套袖现象,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消失、胞浆内空泡形成、核偏位等。细胞核固缩、或溶解消失,“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Neurona

12、l degeneratoin and satellitosis,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3. 软化灶形成 筛网状软化灶。病灶疏松浅染边界清楚,呈圆形、卵圆形。对本病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4.胶质细胞增生 小胶质细胞结节形成,多位于小血管旁或坏死的神经细胞附近。 少突胶质细胞的增生也很明显。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胶质瘢痕形成。,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临床病理联系 1.嗜睡、昏迷及颅神经麻痹 由于病变广泛,神经 细胞广泛受累及颅神经核

13、受损所致。 2.头痛、呕吐 由于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所致。 3. 脑疝形成 海马沟回疝和小脑扁桃体疝,其中小脑扁桃体疝可致延髓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受压,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结局: 1.多数痊愈。 2.较重者可出现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和颅神经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中枢神经性面瘫、眼球运动障碍等。 3.少数可留下后遗症,或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性传播疾病(STD)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细菌淋球菌(淋病) 病毒外阴疣状病毒(尖锐湿疣)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衣原体、支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 螺

14、旋体苍白螺旋体(梅毒) 寄生虫滴虫(滴虫性阴道炎),定义:性病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染而在社会上 有较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疾病。,病因,性传播疾病(STD),淋病,淋病(gonorrhea) 淋病是由奈瑟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最常见的性病,多发生于15-30岁。成人几乎全部通过性交而传染,儿童可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衣物等传染。 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流行病学 -淋病在世界广泛流行,最常见的STD; -发病率高,并有较高比例的无症状带菌者; -可出现耐药菌株。,1、直接传染:性接触 2、间接传染: 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用具:衣服、毛巾等 产道感染:新生儿,传染途径和发病机制,淋球菌主要侵犯

15、泌尿生殖系统,对柱 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特别的亲和力 男性病变从前尿道开始,逆行蔓延到 后尿道,波及前列腺、精囊和附睾 女性累及外阴、阴道腺体、宫内膜、 输卵管及尿道。少数病例可经血道播 散引起其他部位的病变,发病机制 淋球菌侵入泌尿生殖器(如尿道、宫颈) 借助菌毛的粘附分子与上皮粘附,被柱状上皮C吞饮 在细胞内繁殖,细胞溶解破裂、破坏上皮 导致该处急性炎症反应,多核白细胞增多, 粘膜糜烂、脱落,形成典型的尿道脓性分泌物,病变主要累及下泌尿道和生殖器官 (单层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前尿道粘膜及其附属腺体 急性卡他性化脓性炎表面化脓 尿道口流脓 泌尿生殖道及邻近器官急性化脓性炎症 尿道狭窄,排尿困

16、难,镜下:粘膜充血、水肿,并有溃疡形成,粘膜下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急性淋病前尿道炎脓性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氏(Gram)染色。油镜(10100)下,见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分布在嗜中性白细胞内。此为诊断急性淋病的主要依据。,尖锐湿疣,二、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STD, 多见于20-40岁。好发于潮湿温暖的黏膜 和皮肤交界的部位 男性常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系带、 尿道口或肛门附近 女性多见于阴蒂、阴唇、会阴部及肛周,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传播,也可通 过非性接触的间接感染而致病 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带菌者 潜伏期:平均2月 病原体:主要是HPV6型及11型,肉眼: 小而尖的突起,逐渐扩大,淡红或暗红,质软,湿润,表面凹凸不平,呈疣状颗粒,有时较大呈菜花状生长,尖锐湿疣,镜下: 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