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51926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1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1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1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1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1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消化管 消化腺,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十二指肠 空、回肠,盲肠、阑尾 结肠、直肠,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大消化腺 小消化腺,大唾液腺 肝 胰,口腔,分 口腔前庭 部 固有口腔 唇和颊 腭 咽峡 牙 舌 大唾液腺,硬腭 软腭,大唾液腺,咽,漏斗性肌性器官,上起自颅底,向下至C6下缘续于食管;,鼻咽 口咽 喉咽,食管,胃,胃壁的构造,空、回肠,大肠,分部: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盲肠和结肠有三种特征性结构: 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盲肠、阑尾,盲肠:大肠的起始部,阑尾:又叫蚓突,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为标志,又叫McBu

2、rney点(麦氏点)。,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为胆囊底的投影。,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为McBurney点。,结肠,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结肠左曲(肝曲) 结肠右曲(脾曲),直肠,直肠盆部 肛管(直肠肛门部),骶曲 会阴曲,肝上面 肝下面,肝 形态,借镰状韧带分为左、右叶;,肝门 肝圆韧带 胆囊窝 腔静脉沟,肝的位置和体表投影,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区; 在成人右肋弓低点下方一般不能触及,肝外胆道,分部: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输胆管道,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位

3、置 分部 胰头 胰体 胰尾 作用,胰,第二节 消化系统概述,2.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 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1.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 收的小分子的过程.,一、消化、吸收的概念,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富有伸展性 紧张性收缩 自动节律性运动 对化学、机械牵张和温度刺激较敏感,三、胃肠的神经支配,消化道平滑肌主要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抑制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 迷走神经:促进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2.唾液的作用,水、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湿润、溶

4、解食物,清洁、保护口腔:,水解淀粉:,一、唾液的分泌,第三节 口腔内消化,1.唾液性质与成分,3、唾液分泌的调节,神经调节,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基本中枢:延髓,咀嚼:口腔各咀嚼肌按一定的 顺序收缩的复杂的运动。 吞咽: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复杂的 反射活动。 吞咽的三个阶段,第四节 胃内消化,壁细胞盐酸 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粘液颈细胞粘液,外分泌腺,一、胃液的分泌,贲门腺,幽门腺,泌酸腺,(一)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性质:无色、无味、酸性(pH 0.9-1.5),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等,1.盐酸(胃酸),分泌:壁细胞分泌,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 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

5、宜的酸性环境,作用:,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杀灭细菌,促进小肠对铁、钙的吸收,2.胃蛋白酶原,分泌: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HCl,蛋白质,胃蛋白酶,月示、胨、 少量多肽和氨基酸,pH23.5,3.粘液和碳酸氢盐,粘液分泌:,粘膜表面上皮细胞 粘液颈细胞 贲门腺 幽门腺,作用:润滑、保护、屏障,作用:保护胃粘膜免受 HCL的侵蚀和胃 蛋白酶的消化,粘膜表面上皮细胞,HCO3-分泌:,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 由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的抗损伤屏障,可有效地保护胃粘膜免受H+的侵蚀和胃蛋白酶的消化。,4、内因子,作用:

6、保护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缺乏 时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分泌:壁细胞分泌,胃大部分切除的人可能会出现贫血症状,为什么?,胃液分泌的调节,促进因素,抑制因素,乙酰胆碱 促胃液素 组胺,胃酸 脂肪 高张溶液,消化期胃液分泌,头期:持续时间长,分泌的量和酸度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高。 胃期:分泌量最多,酸度高,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 肠期:分泌量少,酸和胃蛋白酶原含量低。,(一)胃运动的主要形式,形 式,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了咽、食道、胃壁牵张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舒张。,可容纳更多的食物,而胃内压力变化不 明显。,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持久收缩状态。,维持胃的位置和形状, 促进

7、化学消化。,平滑肌顺序舒缩而完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食物入胃后5分钟,蠕动从胃中部开始,到达幽门需1分钟,频率为3次/分钟。),二、胃的运动,(二)胃排空,1.定义:,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2.胃排空的调节 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 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三)呕吐,胃排空过程,胰液的分泌胰腺,第五节 小肠内消化,(一)胰液,一、小肠内的消化液,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中和胃酸,防止肠黏膜受酸侵蚀; 提供适宜的pH环境(PH7.8-8.4 )。,胰液分泌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为主),神经调节,条件反射,非条件反

8、射,体液调节,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胆汁的分泌,(二)胆汁,无机成分:,Na+ K+ Cl- HCO3-,有机成分:,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1.成分,2.胆盐的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是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的成分及作用,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为主) 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促进作用) 胆盐的利胆作用,(三)小肠液,十二指肠腺(勃氏腺) 小肠腺(李氏腺),小肠液的性质、成份和作用:,1、性质:弱碱性,等渗,2.成分,肠致活酶(仅此一种),十二指肠腺:,上皮细胞:,分泌入肠腔:,寡糖酶、肽酶,无机物:,Na+、K+、Ca2+等;,有机物,黏液蛋白,

9、保护12指肠,分泌液量大,含消化酶,3.作用:,保护、消化、稀释作用。,小肠腺,二、小肠的运动形式,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意义,挤压肠壁,有利于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维持基础压力、位置和形状。,小肠特有,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舒缩运动。,推送食糜(图),小肠蠕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贮存食物残渣; 形成粪便排除体外。,一、大肠的主要功能:,第六节 大肠功能,细菌产生的酶能分解食物残渣,,细菌还能利用食物残渣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大肠液 大肠粘膜分泌的碱性粘液,PH8.38.4. 二肽酶、淀粉酶 大肠的运动形式 袋状往返运动 蠕动 集团蠕

10、动,二、排便反射,脊髓腰骶部损伤,腰骶部以外的脊髓受损,(初级中枢与高级中枢失去功能联系),第七节 吸收,一、吸收的部位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原因: 1.小肠长57m,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保证了吸收时间。 2.粘膜表面积大。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活动,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流动,有助于吸收。 4.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一)糖的吸收 葡萄糖:继发主动转运 (二)蛋白质的吸收 继发主动转运,少量通过出胞入胞方式 (三)脂肪的吸收 淋巴途径,(四)胆固醇的吸收 淋巴途径 (五)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继发主动转运;脂溶性:淋巴途径 (六)水的吸收 渗透 (七)无机离子的吸收,一、名词解释 消化、吸收、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容受性舒张、胃排空、分节运动、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蠕动,复习思考题,二、问答题 1.简述唾液、胃液、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简述分节运动的作用。 3.简述胃、小肠的运动形式。 4.消化道平滑肌一般生理特性是什么? 5.简述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6.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