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蛔鞭蛲钩虫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48958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论蛔鞭蛲钩虫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总论蛔鞭蛲钩虫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总论蛔鞭蛲钩虫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总论蛔鞭蛲钩虫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总论蛔鞭蛲钩虫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论蛔鞭蛲钩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论蛔鞭蛲钩虫(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目 标 1.解释寄生虫、宿主、生活史等基本概念。说出寄生虫病传播的途径。 2.描述蛔虫、蛲虫、钩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 3.简述蛔虫、蛲虫、钩虫的生活史及其致病作用。 4.说出蛔虫与钩虫的诊断与防治原则。,寄生、寄生虫和宿主 共栖 互利共生 共生 体内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 寄生 第一中间宿主 第二中间宿主 宿主 终宿主 保虫宿主,寄生虫,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 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的全过 程及其所需要的条件。 感染阶段 致病阶段 感染方式 排出阶段 寄生部位,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1.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刺激 2.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

2、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3.转归: 发病,带虫者,痊愈。,寄生虫病的流行 1.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A.经口感染 D.接触感染 B.经皮肤感染 E.经胎盘感染 C.经媒介昆虫感染 3)易感人群 (防治-切断三个环节),2.流行因素: 1)自然因素: 雨量、温度、地理 环境 2)生物因素: 中间宿主、媒介 3)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发 展水平、生活习惯、 生产方式 3.流行特征:1)地方性; 2) 季节性 3) 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 世界五大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丝虫病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 锥虫病 中国五大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丝虫病 利什曼原虫

3、病(黑热病) 钩虫病,寄生虫分类 医学原虫学: 原生动物门 (原虫) 线形动物门(线虫) 医学蠕虫学: 扁形动物门(吸虫 (蠕虫) 绦虫) 棘头动物门 医学节肢动物学:节肢动物门 (昆虫),日本血吸虫晚期病人,丝虫病人橡皮肿,棘球蚴病(包虫病),弓形虫引起的胎儿畸形,杜氏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医学蠕虫学 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绦虫纲 棘头动物门 按是否需要中间宿主: 土源性蠕虫: 生物源性蠕虫:所有吸虫,大 部分绦虫,少量线虫,线虫概述 线虫特点: 1.种群多,数量大。 2.进化程度高。 3.繁殖力强,抵抗力强。 4.分布广,致病重。,线虫纲形态特征 1.虫体呈圆柱形,不

4、分节,左右 对称。 2.雌雄异体,雌雄;雌虫尾尖直,雄虫为卷曲或膨大。 3.消化器官完整,有口有肛门。 4.有假体腔。 5.雄虫生殖系统多为单管状,雌 虫生殖系统为双管状。,(一)人体外,(二)人体内,生活史,感染性蛔虫卵,经口感染,小肠,生活史归纳,虫卵随粪便排出,不需中间宿主,致病作用,致病阶段:幼虫、成虫 (一)幼虫致病 1蛔虫性哮喘 2蛔虫性肺炎,致病作用,(二)成虫致病 1掠夺营养 2机械性损伤: 损伤肠粘膜、肠穿孔 3化学性损伤: 1)毒性作用:磨牙 2)变态反应:荨麻疹 4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蛔虫特性,喜碱厌酸 钻孔性 易窜扰,造成蛔虫窜扰的诱因,高热 大量酗酒 食入大量

5、刺激性食物 剧烈呕吐 全身麻醉和腹部外科手术 肠内蛔虫数量过多 不正规的驱虫治疗,实验室检查,一、粪便中检查虫卵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二、虫体鉴定 用于驱虫治疗后,蛔虫病流行广泛的原因: 1.成虫产卵量大,一条雌虫 每日产卵20万个。 2.虫卵抵抗力强。 3.蛔虫生活史简单,不需中 间宿主。 4.虫卵污染环境。 5.人们的饮食卫生习惯不良。,防治原则 1.治疗病人,减少传染源。 丙硫咪唑 :400mg/次, 2.粪便管理 3.注意卫生,鞭虫成虫,鞭虫卵,鞭虫感染直肠脱垂,雌:813mm 雄:25mm,生活史,(一)人体内,(二)人体外,实验室检查,一、肛周检查成虫 二、肛周检查虫卵: 透明胶纸

6、法 棉签拭子法,蛲虫卵,钩虫(Hookworm)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Dubini,1843) (Stiles,1902) 旧大陆钩虫 新大陆钩虫 成虫 体 形 C S 口 囊 2对钩齿 1对板齿 交合伞 略圆 扇形,钩虫成虫,钩虫卵,卵 壳,卵细胞,间 隙,寄生虫蠕虫虫卵,(一)人体外,(二)人体内,生活史,丝状蚴特性 1.向温性 2.向湿性 3.向触性,丝状蚴,经皮肤感染,小肠,生活史归纳,虫卵随粪便排出,幼虫、成虫,钩虫致病,一)幼虫致病: 1.钩蚴性皮炎 2.钩蚴性肺炎 二)成虫致病: 1.贫血:1)机械性损伤出血 2)咽的吸筒作用 3)分泌抗凝素 4)吸血习性: 摆动,边吸 边排,不断更换吸血部位 2.异嗜症,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虫卵: 1.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2.饱和盐水漂浮法 3.钩蚴培养法,防治原则 1.治疗病人,减少传染源。 丙硫咪唑 :400mg/次, 注意补铁 2.粪便管理 3.个人防护,复习思考题 1.何谓寄生虫、宿主、终宿主、 中间宿主、生活史? 2.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途径与方式 有哪些? 3.解释蛔虫流行广泛的原因。 4.钩虫引起贫血的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