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的护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48771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病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心血管病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心血管病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心血管病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心血管病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病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病的护理(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 血 管 疾 病 的 护 理 昌吉州中医医院 急诊科 董 梅 德,心 血 管 疾 病 的 护 理 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的专科护理也有了很大 发展,加强监护病房(ICU)和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建 立,降低了危重病人的死亡率。在心电监护、血流动力学监 测、新药物疗效观察和护理指导、介入性检查和介入性疗法 的术前术后护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护理人员运用护理 程序解决心血管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对缩短病 程、促进康复、改善预后、提高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发挥 了重要作用。,一、病 情 观 察 (一)症状观察:及时了解主诉 1、呼吸困难 是心脏病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左心功能

2、不全、肺淤血的表现。 (1)劳力性呼吸困难 (2)端坐呼吸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胸痛、胸闷 心肌缺血缺氧,3、心悸 是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4、晕厥 严重的大脑血液灌注减少。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阿-斯综合症)。 5、水肿 各种心血管病发生右心功能不全时,提示体内有钠与水的潴留,最早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 6、紫绀 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部位:舌、唇、耳、鼻尖、面颊、肢端。 7、颈静脉充盈与肝颈静脉回流 提示静脉压增高,肝颈静脉回流是右心功能不全征象之一。,(二)体征观察:望、触、叩、听 1、心脏扩大 心尖搏动、心脏浊音界 2、心音与杂音 触及震颤、脉搏的异常

3、、收缩期 或舒展期杂音 3、肝肿大和压痛 4、胸水和腹水 二、一 般 护 理 (一)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梗、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二)休息及卧位:休息原则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而定:心功能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心功能级,能起床活动,增加休息。心功能级,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心功能级,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 (三)饮食护理:宜高维生素、低热量、易消化、限钠盐、少食多餐。高血压病人钠摄入6gd,一般心衰5gd ,中度心衰3gd , 重度心衰1gd 。 (四)氧疗护理: 一般采用低流量鼻塞吸氧1-2Lmin ,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可使氧气通过20-30%

4、乙醇予以6-8Lmin流量吸入。,(五)排泄护理: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便秘者沿结肠走行方向轻轻按摩,给缓泻剂。 (六)药物护理:洋地黄服药前后测脉率,观察毒性反应。利尿剂注意尿量、电解质。扩血管药注意测血压。抗凝药观察有无出血。 (七)心理护理:临床上心血管病大致分为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和器官神经症。心血管病的心理特征 性格:具有强烈竞争性、重视工作表现、高度自我要求。 心理冲突时,通常由心血管活动来表现,有人称心血管为表达焦虑的专门器官。 情绪变化:焦虑、抑郁。,三、急 救 护 理 (一)熟练掌握急救仪器、设备、药品。 (二)各急救用物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量供应、定时核对、定期消毒

5、、性能完好。 (三)一旦发生晕厥立即就地抢救,通知医生。 (四)给氧、建立静脉通道。 (五)按医嘱准、稳、快使用各类药物。 (六)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七)配合急诊PCI、人工心脏起搏术前术后护理。,四、心血管疾病介入护理 (一)人工心脏起搏器: 起搏方式: VVI、AAI、DDD 临时性心脏起搏: a.起搏电极放置时间1-2 周,一般不超过1个月 b.脉冲发生器放置在体外。 永久性心脏起搏 : a.起搏电极永久放置 b.脉冲发生器放置在体内(皮下囊袋),【护理】 1 、术前准备 (1)向患者介绍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有关知识,指导术中配合,以消除紧张心理。 (2)手术部位备皮。 (

6、3)做抗生素皮试。 (4)术前6h禁食,精神过度紧张者,可在术前半小时给镇静剂。 (5)开放静脉通道,备齐抢救设备和药品。,2、术后护理 (1)心电监护24h:血压、心电图、心率、心律。 (2)体位:平卧位,穿刺肢体制动。永久性心脏起搏者,平卧5-7天。术后7-9天拆线。 (3)切口:沙袋压迫6-12h,观察有无渗血、红肿、分泌物。 (4)观察体温变化,遵医嘱用抗生素3-5天,以防感染。 (5)嘱病人勿用力咳嗽,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以防电极脱位。,3、健康教育 (1)病人随身携带及妥善保存起搏器置入卡,以便治疗。 (2)教会病人数脉搏,如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3)不要随意

7、抚弄起搏器植入的部位,自行检查该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4)装起搏器的上肢避免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以免影响起搏器功能或使电极脱落。 (5)避免出入高电量、强磁场的场所。 (6)定期随访,最初半年每月一次,以后每3-6个月一次。,(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 1、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手术的有关事项。 (2)完善各种检查,了解各器官的功能。 (3)手术部位备皮。 (4)术前6-8h开始禁食,以防呕吐时吸入。 (5)行凝血酶原、肝功能、电解质检查。 (6)术前给镇静剂。其他用药遵医嘱。 (7)行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 (8)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术中用药及急救

8、药品。,2、术后护理 (1)平卧24小时,患肢制动, (2)股动脉加压包扎1224小时,沙袋压迫伤口 4-6小时。 (3)注意伤口渗血 、肿胀、血肿情况。 (4)心电监护24h:测血压、脉搏、心率、心律。 (5)观察术侧肢体末端颜色、感觉、温度、足背A搏动。 (6)PCI术后4-6h拔管,压迫30-60分钟加压包扎。 (7)如无恶心呕吐,术后2h进食,多饮水,促进显影剂排泄。 (8)常规运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9)观察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空气栓塞、出血、感染。 (10)术后按医嘱给药。,五、健 康 指 导 (一)宣传防治与急救知识。 (二)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三)根据不同

9、疾病选择不同治疗饮食,少食多餐、忌肥甘厚味之品、忌烟酒。 (四)对安装起搏器者应随身带好保健卡,对冠心病者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 (五)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睡眠、避免精神刺激。 (六)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 (七)保持情绪稳定,防止五志过极。 (八)做好二级预防:健康教育、非药物治疗(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及药物治疗。,六、护 理 诊 断 (一)心输出量减少 (七)气体交换受损 (二)体液过多 (八)活动无耐力 (三)疼痛 (九)睡眠形态紊乱 (四)营养失调 (十)急性意识障碍 (五)知识缺乏 (十一)焦虑 (六)恐惧 (十二)潜在并发症,急 性 心 肌 梗 塞 的 护 理

10、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以致局部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系列的心电图演变和血清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严重者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一、诱 发 因 素 急性心梗发病绝大多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当某些诱因引起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供血一时不能代偿,心肌严重供需失调引起心肌坏死。,(一)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与气象的关系 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研究所:11-1月高峰期,3-4月小峰期 上海地区:12月发病最高,其次是3月份 广州市:10-4月份发病高峰 发病季节性特点:与寒冷、寒潮、大风天气有一定关系(交感神经兴奋、BP

11、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冠状动脉收缩易使斑块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二)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调查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94例急性心梗住院患者调查:45例(47.9%)发病前有诱因: 包括体力活动、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最为多见,其他有寒冷、饱餐、高脂肪餐、饮酒后、手术后等。,(三)心肌缺血发作昼夜节律性变化 1、对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晨6时-午12时,疼痛性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多。 2、而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发病也在这段时间多。 3、血管造影发现冠状动脉张力在清晨比下午高。 4、清晨醒后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对体力、脑力或吸烟的应激性反应增高,增加心肌耗氧。,二、前

12、 驱 症 状 约1/3患者突然发病,2/3病人发病前有前驱症状, 其中50%为新出现心绞痛,50%为原有心绞痛史,突然发作频繁, 程度较重,轻度活动可诱发或休息时发作。但,心电图和血清酶学尚无急性心梗的征象。 前驱症状多发生在发病前1周内,约占60%以上,1-3周占30%,前驱症状特点: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其次是上腹部疼痛,少见有胸闷,左颈部或左上肢发麻,头晕、心慌。,三、典 型 临 床 表 现 (一)以疼痛为起始症状 突发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持续30分钟以上, 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常伴有烦躁不安、冷汗、面色苍白、恐惧感或濒死感. (二)以突然晕厥为起始症状 见于下后壁梗死急性

13、早期,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患者,多发生于起病30分钟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以猝死为起始症状 发病即为心室颤动,多发生在院外。 (四)以急性左心衰竭为表现 肺水肿:胸部压闷、端坐呼吸、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出汗、紫绀。 (五)以休克为起病症状,(六)以心律失常为表现 以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是室性过早搏动。 (七)以脑供血障碍为起始症状 肢体无力、轻瘫或意识迟钝,见于伴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病人。 (八)胃肠道症状 见于下后壁梗死。 (九)全身症状 发病24-48h后可有发热,38左右,持续一周。,四、辅 助 检 查 (一)典型心电图 1、病理性Q波:心肌坏死 2、S

14、-T段弓背向上抬高:心肌损伤 3、T波倒置:心肌缺血,(二)血清酶测定 1、肌酸磷酸激酶(CK):4-12h开始升高 2、同功酶(CK-MB):3-6h升高 3、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6-8h升高 4、乳酸脱氢酶(LDH):8-18h升高 5、肌红蛋白:1-2h升高,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 6、肌钙蛋白:2-4h升高,说明心肌细胞损伤。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其他酶学。,五、并 发 症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尖区有响亮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易引起心力衰竭。 (二)心脏破裂:多在1周内出现。 (三)心室室壁瘤:常于发病数周后才发现,心电图示ST段持续抬高,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

15、四)栓塞:见于起病后1-2周,脑、肾、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等。 (五)梗死后综合症:于发病后2-3周或数月内出现,有发热、胸痛、心包炎、胸膜炎。,护 士 应 该 做 什 么? 对于典型病例,护士判断并不难,及时报告医生,主动配合救治。 对于非典型病例,护士应该密切观察,随时向值班医生汇报,明确诊断,赢得抢救时间。,非典型临床表现 1 以上腹痛和剑突下疼痛为主,同时胸 骨下段后部常有胸闷不适, 或伴有恶心、 呕吐, 常见于下壁 心肌梗死。,例 1 男, 58 岁, 体形肥胖。既往有胃病史, 否认 有冠心病史。饮酒后发生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 大汗, 脉搏细弱, 腹肌软, 无明显压痛。急查心电

16、图(ECG) , 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非典型临床表现 2 不典型的疼痛还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疼 痛, 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 而无 相应的局部体征, 伴胸闷、气短、大汗, 也应考虑 急性心肌梗死。,例 2 女, 50 岁, 既往有冠心病史, 夜间突发持续 性左下颌疼痛, 伴心前区不适, 牙局部未见红肿等 异常表现, 牙咬合扣击痛阴性, 急查ECG提示为广泛 前壁AMI。,非典型临床表现 3 以休克为突出起病症状, 没有外伤史及特殊药 物、食物接触史, 没有内、外出血迹象, 应考虑 AMI可能。,例 3 男, 60 岁, 既往有糖尿病史, 以大汗, 头晕, 肢体湿冷, 面色苍白, 脉搏细弱, 血压60/40mmHg , 血糖7.8mmol/ L ,未见失血和明显脱水象, 急查ECG 提示前壁AMI。,非典型临床表现 4 对高龄、糖尿病患者等发生AMI时症状往往缺如 或隐匿, 而当突发心衰、休克、脑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