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病例一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48602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房颤动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病例一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心房颤动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病例一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心房颤动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病例一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心房颤动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病例一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心房颤动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病例一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房颤动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病例一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房颤动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病例一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既往史,现病史,查体,门诊资料,入院后辅助检查,剑突下不适原因待查 胃炎? 急性胰腺炎? 冠心病? 肺动脉栓塞? 主动脉夹层? 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纤颤 高血压病3级,初步诊断,腹痛原因?,治疗经过,治疗经过,治疗经过,肠系膜上动脉近段血栓形成伴管腔重度狭窄 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管壁点状钙化 右肾动脉近段管腔中度狭窄,左肾动脉远段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可能 左肾中下极低密度病变,考虑缺血性改变 行手术治疗,腹部CTA,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见淡咖啡色渗液200ml,全部小肠及右半结肠肠壁水肿增厚呈缺血样改变,系膜缘血管搏动消失,弹性可,刺激无蠕动,距回盲部100ml

2、可见两处局灶性坏死,直径约1.0cm,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未触及动脉搏动 术中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行取栓术,取栓后肠系膜动脉良好,远端肠管血运良。,术中所见,大约1的急性腹痛患者源于肠道血管病变。 其中半数以上的病例是由于供应肠道的主要 动脉分支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闭塞所致。,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引起肠系膜上动脉急性血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该病发生率小,起病急,短时间内可引起肠坏死,且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易延误诊治,可导致急性广泛肠坏死,病死率高达8898。,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栓子多来源于心脏,为心肌梗死后的附壁血栓、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心内膜炎等,也可来自于

3、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少数病例也可由于肺脓肿或脓毒血症的细菌栓子引起起栓塞。 因为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分出。分出角度小。与腹主动脉呈倾斜角。分出后的走行几乎与腹主动脉平行与血流的主流方向一致,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又较大。脱落的栓子易予进入,在血管狭窄处或分叉处导致血管栓塞。,临床表现主要有“Bergan三联征”: 1、剧烈而没有相应体征的腹痛。 2、器质性心脏病和并发心房纤颤的心脏病。 3、胃肠排空障碍表现如腹泻、血便。,患者上腹部剑突下疼痛,入院时查体无明显压痛、反跳痛,患者为阵发性房颤、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恶心呕吐,通便灌肠排出大量洗肉水样便,CTA在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上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它不受腹腔脏器干扰,可清楚表 现出肠系膜上动脉缺血节段。诊断的特异性 和敏感性达到100和73。 DSA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金标准。,重点提示有下列几点者应考虑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可能性,1.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及动脉粥样硬化症等。 2.突发腹部剧烈、异常绞痛且呈持续性,并逐渐加重,而体征早期不明显者。 3.腹痛、腹泻伴血水样便和恶心、呕吐者。 4.近期腹部手术后有不典型腹痛、腹胀、血水样便而腹膜刺激征不明显者。彩超和B超检查有助于确诊,而肠系膜血管造影或DSA检查能准确作出诊断,是确诊的金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