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01章-引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4857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第01章-引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微观经济学-第01章-引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微观经济学-第01章-引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微观经济学-第01章-引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微观经济学-第01章-引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第01章-引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第01章-引论(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场经济与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 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选用教材:高鸿业 主编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参考教材: 曼昆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报纸:经济观察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杂志:财经、新世纪、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 推荐网站: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bbs/?from=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 经济学家http:/ 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 http:/www.nber.org/?fro

2、m= 全球顶尖大学经济系链接_邓翔主页_http:/ 财经郎眼http:/ CR为行业集中度, TDEBT为负债, PROFD为经济回报, OPENA为开放程度, LSIZEA为企业规模,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 伍德里奇Wooldridge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任课教师:刘洪生,部门:金融系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专业:财务管理 研究:公司金融、契约理论 邮箱:,课程要求, 课前预习 课件、笔记、作业本、课代表 多读、多思、多练。知识积累 课上练习与课后作业。期中考试(4月第3周) 考核:期末闭卷考试。 成绩计算: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期中考试

3、(40% ) 、考勤( 30%,课上练习记录)、课堂表现(30% )作为平时成绩计分依据,经济学分析实例:一个豆腐坊的演变,打猪草,雨中放牛,姐妹,约束,决策: 市场价格, 投入:人力、原料、资金 市场:价格决定、消费者、产品分配的经济机制、分配方案的评价 评价或决策规则:最大化/最优化原则【选择、最佳】、均衡原则【价格自行调整、供求数量相等】,消费者需求分析:需求曲线-1,保留价格,消费者需求分析:需求曲线-2,保留价格,生产者供给分析:供给曲线,市场类型: 竞争型 垄断竞争 寡头 歧视垄断 一般垄断 政府规制,保留价格,市场均衡, 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市场出清 静态均衡,保留价格,比较静态

4、分析-1,保留价格,比较静态分析-2,保留价格,一般垄断,价格,清晨打水,泡豆、开磨、憧憬,说干就干,夜宵,让丈夫先休息一会儿,滤浆,熬浆,压豆腐,准备上市,清洗石磨,“腐”二代,好帮手,远大理想,机械化,设备更新换代,豆腐皮的机械生产,新型车间,帕累托效率,中国:从农耕经济迈向市场经济,博弈论,市场失灵,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尚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定义,可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经济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 经济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的分类: 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经济理论的应用】 经济理论

5、的研究和考察,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第三种在理论上具有更大的比重,纯粹技术成分相对微小,仅限于分析的概念和方法以及某些具体的论点。 按照第一种、第二种和第三种的顺序,纯技术的内容越来越少,而经济理论的成分则越来越多。 本书主要涉及第三方面的居于传统地位的经济理论内容: 西方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齐家之道生财之学,与家与国皆同。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动态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经济学的表现形式, 教材 初级(基础) 中级(提高) 高级(精确) 方法 (数理、计量、博弈论、

6、优化) 专著 某一/若干具体问题 宏大叙事 论文集 文献 经济学综合杂志 经济学专业杂志 工作论文/学会论文 经济类时事杂志 经济类时事报纸 网站,注意两点, 西方经济学不纯粹是一个地理概念,但与发达的西方有关。 由于现代工业文明发源西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理论的进步,而理论又为实践服务,所以对经济学的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 特别注意:西方的制度背景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 中文含义: 经济实惠,即节约; 经天济地,经世济民,即管理;综合二者,可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管理以达节约目标的科学。 西方含义: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社会有限资源,以达到最有效率的科学。如:消费者如

7、何花自己有限的钱(消费),以获得最大满足感;生产者如何组织生产,以期利润最大等(收入减去成本,体现节约含义)。 经济学是基础理论,不是一般认为的“炒股”或者“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前者对应的课程是应用学科。,经济学大厦结构, 理论理论: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分析方法: 数理经济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 理论应用: 产业组织理论 、货币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公共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它的产生一直到现在,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

8、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这四个阶段。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大至可以追溯1500-1776年之间。 1. 历史背景: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逐渐被新兴的商业资本主义所取代。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繁荣。货币的广泛使用,贵重金属理论产生。航海发展促进地理大发现。强大国家扩大殖民地的范围。 2. 主要信条:金银是最佳的财富形式,强调贸易顺差;民族主义(导致军国主义),殖民化和对殖民贸易的垄断;贸易保护(进口原材料免关税,严格限制原材料出口);强大的中央政府。 3. 对谁有利:商业资本家、国王和政府官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最好把重商主义理解为寻租行为的一个极端的例子)。 4. 重商主义者对经济学的

9、长远影响在于其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重商主义,5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16 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又被称为“重金主义” 。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1554-1612)。据说一本名为A Compendious Examination of Certain Ordinary Complaints的小册子是他写的。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 17 世

10、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大约成书于1630年但于1664年出版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 England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 )指出,只要出口大于进口,从任何国家进口商品都无关紧要。,古典经济学, 时期: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大致到1800-1830年。 代表人物:由

11、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 特点: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亚当斯密,他所著的国富论把资本主义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唯一源泉的片面观点,斯密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拓展到生产领域。同时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认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

12、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主要信条:经济自由主义。其基础是个人自由、私有产权和最少的政府干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道德情操论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1759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

13、axation,1817。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易,应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庸俗经济学: 19世纪初至1870年代, 马克思把斯密、李嘉图看作古典经济学家,而把法国的马尔萨斯和萨伊、英国的穆勒看作是庸俗经济学家。 马克思所指的庸俗经济学特别指专注于分析表面现象(如需求和供给)的著作,指忽视结构上的价值关系,也指不愿意以公正的科学方法探究经济关系,尤其害怕对潜藏在商品交换行为下的阶级关系的研究。这后一方面,使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也就是说,它

14、更感兴趣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上的合理性,而不惜牺牲科学上的公正性。 代表人物: 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 让-巴蒂斯特 萨伊 (Jean-Baptiste Say, 1767-1832)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主要信条: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古典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马尔萨斯人口原理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 1798。1805年他成为英国第一位(或许是世界上第

15、一位)政治经济学教授,执教于东印度公司学院。他的学生亲切地称呼他为“人口”马尔萨斯(“Pop” or “Population” Malthus )。人口学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没有限制,人口是呈指数速率(即:2、4、8等)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线性速率(即:1、2、3等)增长。他因此预言: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灾难(战争,瘟疫,及各类饥荒),道德限制和罪恶(包括杀婴、谋杀、节育和同性恋)能够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这被称为“马尔萨斯灾难”。马尔萨斯认为他的人口学原理是对人类过去和目前状况的解释,以及对我们未来的预测。,古典经济学家: 让巴蒂斯特萨伊 (Jean-Baptiste Say, 1767-1832),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A Treatise on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