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04生产理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48558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04生产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微观-04生产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微观-04生产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微观-04生产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微观-04生产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04生产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04生产理论(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生产理论,本章介绍生产要素、生产函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报酬原理等重要概念,并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考察企业生产的规律以及理性生产行为的选择。,成本,收益,利润=收益-成本,一、生产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三、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表示生产要素的组合同他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假定Q代表产量,L,K,N ,E代表各种生产要素及投入量,则生产函数的一般方程为:,二、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四、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基本表达式 常数u和v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

2、所需要的劳动的固定投入量和资本的固定投入量。 Q取决于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一个。,五、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假定只有资本(K)、劳动(L)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则得生产函数: 其中A表示技术进步率;表示劳动对产出的贡献;表示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一、短期和长期 短期是指一个相当短的时期,厂商只能改变一部分要素投入(如劳动),而技术水平、设备、厂房等资本难以变动,故通常短期生产函数简写为:,长期是指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厂商能改变所有的要素投入,生产函数为:,或,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概念,总产量(TP) :生产要素既定的情况

3、下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 :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生产的产量,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指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投入某一要素时,最后增加的一单位该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得到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规律的说明: 这一规律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其他投入量没有改变,即生产的规模没有改变。 递减规律一般发生在变动的投入量投入到一定数量后才会发生,通常边际产量要经历递增、递减的过程。 规律的解释:

4、 生产中并存着两种基本的作用力:劳动分工使效率提高;在固定要素上造成的拥挤使效率降低。,四、单个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I、平均产量一直上升,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II、平均产量开始下降,但总产量仍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零。 III、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开始下降。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为II区域,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含义 1、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使产量最大的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 2、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实现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一、等产量线 1、等产量线的含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各种可能组合点的轨迹 .,、等产量线的特征,第一,

5、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离原点越远产量越高。 第二,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会相交。 第三,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因为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原因。 第四,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两种要素可有效替代。,脊线以内的范围为生产要素有效替代的范围,称为生产经济区。,3、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维持相同产量水平时,增加单位生产要素(劳动)必须放弃的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的数量。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满足递减规律,4、其它几种特殊的等产量曲线:,二、等成本线,等成本线: 在成本和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的两种要素的各种不同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2、产量既定条件下

6、的成本最小,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E点,该点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也就是生产者均衡点。满足:,3、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特殊的均衡点,厂商沿着扩展线的方向扩大生产有利,四、扩展线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的轨迹,一、规模报酬,、规模报酬: 在技术水平与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所有投入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产量变动的状态。 2、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第四节 规模报酬原理,(1)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比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增加一倍,所引起的产量

7、的增加大于一倍时,这种情况被称做规模报酬递增。 (2)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比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增加一倍产量也增加一倍时,这种情况被称做规模报酬不变。 (3)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的比例 小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比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增加一倍,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小于一倍时,这种情况被称做规模报酬递减。,说明: 第一,这一原理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第二,这一原理考察的是生产中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都在同比例地增加

8、时,产出的变动状况。 第三,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厂商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三阶段。即当生产扩大到一定规模后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等产量曲线图表示规模报酬变化的三种情况,特殊的齐次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二、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规模不经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规模报酬重点考察产品的数量与投入要素的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重在实物形态。 规模经济重点考察产量变动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变动所导致的产品成本的变动,重在价值形态。,2、规模经济的原因,范围经济: 利用相同技术、设备和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范围经济的成因 第一,投入要素的联合使用,能够节约成本。 第二,有些生产技术会自动生产出副产品。,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