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48461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2)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2)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2)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2)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2)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2)(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 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存在形式 遗传物质的复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表达的调控,2,遗传性(heredity):亲代性状在子代重现,使其子代的性状与亲代基本上一致的现象。 同其他生物一样,微生物有其固有的遗传性。 微生物的遗传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发育愈久的微生物,其遗传的保守程度愈大,为什么? 老龄菌遗传保守程度比幼龄菌大,高等生物遗传保守程度比低等生物大。,一、遗传的基本概念,3,二、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存在形式,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切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DNA)。 核酸的结构:双螺旋结构,2. 遗传物质在细胞内存在部位

2、和方式,(1)细胞水平 染色体DNA集中在核质体中。(真核微生物:细胞核) 杆菌细胞内大多存在两个核质体,而球菌一般只有一个。,4,(2)细胞核水平,原核微生物:无核膜包裹,呈松散无定型状态,核基团 不与蛋白质结合。,真核微生物:有核膜,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chromosome)。,核外DNA(能自主复制):广义上讲称质粒(plasmid),5,(3)染色体水平,原核微生物:每一个核质体中通常只有一个裸露的、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的环状染色体。,真核微生物:往往有多个线性的染色体,种间差异大。 酵母菌属(saccharomycs)17个。,染色体的套数:只有一套相同功能的染色体时称

3、之为 单倍体,有两套时称双倍体。,(4)核酸水平,绝大多数的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只有部分病毒才是RNA。,6,(5)基因水平(功能和遗传单位),基因:“a locatable region of genomic sequence, corresponding to a unit of inheritanc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regulatory regions, transcribed regions, and or other functional sequence regions “,Promoter:启动子 Enhancer:增强子 Attenu

4、ator:减弱子 Exon:外显子 Intron:内含子 Transcription:转录 Splicing:剪接 UTR:非翻译区 Translation:翻译 ORF:开放阅读框架,一个基因,典型的真核生物基因结构,7,典型的原核生物基因结构(操纵子,operon),promoter,operator,CR 1,CR 2,CR 3,Operator:操作子 CR:coding region,编码区,8,遗传密码:DNA上各个核苷酸的特定排列顺序。 每个密码子有3个核苷酸顺序来决定。,(7)核苷酸水平,核苷酸,(6)密码水平(信息单位),(最低交换单位、突变单位),9,质粒(plasmid)

5、,定义:游离于染色体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即cccDNA (circular covalently closed DNA),多存在于原核生物。 结构:具有超级螺旋结构,分子量106108道尔顿(660D/bp,1.5k-200kbp),BAC,Bacmid,YAC ,10,11,质粒的基本特性:,可移动性:异种间转移Genther F. J.(1998): 69种环境中的细菌中,38能从实验室的细菌接受质粒。 可整合性: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可重组性 可消除性,12,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发现的一种质粒(从患痢疾且被抗生素治疗后的病人中分离出的痢疾志贺氏菌株,具有抗药性

6、,而且能把抗药性转移到E.coli。),1)R因子R质粒,R因子在细胞中的数目12几十个。 对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也可作为基因载体。 具有R因子的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存活率高。,13,2)F因子(Fertility factor)/致育因子、性因子,是E.coli中决定性别的质粒。62106Da,94.5kbp,特点:有时能够插入染色体,使染色体的长度增长。,14,3)降解性质粒,二甲苯质粒:XYL(Xylene) 辛烷质粒:OCT(Octane) 甲苯质粒:TOL(Toluene) 萘质粒:NAP(Napthalene) 樟脑质粒:CAM(Camphor) 水杨酸质粒:SAL(Salicylate

7、),在环保中有重要的意义:超级工程菌的获得。,含有能降解复杂物质的基因,从而使细菌能降解难降解有机物。 大多在假单胞菌属中发现。,至今发现的主要降解质粒(以其所能分解的底物命名),15,4. 细胞器DNA,真核微生物中,染色体之外的遗传物质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与其他物质一起构成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等) 主要特性:,结构复杂多样 功能不一 数目多少不一 自我复制 可消除性(一旦消失,后代细胞中不再出现),细胞器的起源?,16,5. 转座因子,可在染色体不同部位之间移动的DNA片断 插入序列:能插入染色体或质粒的许多位点,并能改换位点 转座子:能插入染色体或质粒的不同位点的一般DNA序列,可

8、以转移到不同的位点上,本身也可复制。大小位几个kb。,Class I: copy and paste Class II: cut and paste,17,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 第三节 微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18,变异:任何一种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在生理、形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叫变异(个体形态、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代谢产物),一、变异的基本概念,19,细菌易变异:,细菌繁殖快,又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大 环境条件在短时期内对菌体产生大的影响,在受物理、化学因素影响后,易产生适应新环境的酶(诱导酶)等,从而改变原有的特性,即产生了变异。,形态变异 菌落形态变异 生

9、理生化特性变异,20,有目的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使其向人类需要的方向变异。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称为驯化(acclimation、adaption),有毒有害废水、难降解废水处理:通过驯化,增强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提高处理效果。,定向培育:,21,二、基因变异,定义:微生物的遗传性状变化称变异,基因突变(自发突变),定义:DNA链上因碱基的缺乏、置换、插入而发生的碱基排列顺序的变化,从而导致表现型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基因突变(变异)。,基因突变的类型,22,点变异:一个或数个碱基发生变化,23,畸 变:碱基片断发生变化,24,细菌基因突变的特点,无定向性(不对应性) 稀有性:频率低 10

10、51010 自发性 独立性:各细胞、基因间的变异没有必要的联系 稳定性:可遗传 可逆性:回复突变(back/reverse mutation) 诱变性:诱变剂可大大提高突变率(10105倍),自发突变、诱发突变(诱变) 诱变剂(mutagen):亚硝酸、紫外线,25,2、基因重组,定义:凡把两个不同基因型的遗传分子转移到一起,通过遗传分子之间的交换组合,产生新的遗传性状(基因型),称基因重组。,重组的方式: 转化、接合、转导,26,1)转化(transformation) 供体的DNA片段(可在自然条件下产生)进入受体细胞内发生重组,受体细胞获得供体细胞的一部分遗传特性。 无需细胞接触。细菌、

11、放线菌、真菌中有转化现象。,27,质粒转化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人工DNA转化。,28,F因子、降解性质粒可通过此形式传递。,2)接合(conjugation ) 细胞直接接触而进行的基因重组。 大肠杆菌的接合是通过性纤毛(中空)进行的。,29,30,31,如何筛选,如何稳定工程菌?,Hfr(high frequency recombination,高频重组)菌株,32,3)转导(transduction),通过噬菌体(病毒)携带而转移的基因重组,无需供体-受体细胞接触。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a. 完全转导(complete transduction),33,b. 局部转导(specialize

12、d transduction),由部分缺陷的噬菌体把少数特定的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获得转导的现象。(温和噬菌体),4)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通过人为的方法使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得到同时具有双亲性状的、遗传稳定的融合子(fusion),该过程称原生质体融合。(20世纪70年代),34,特点:1)重组频率10-1.(远远大于诱变育种,10-6) 2)不同属、科间亦可融合。,35,36,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 第四节 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遗传工程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37,一、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20

13、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诞生,1. 定义:,用人为的方法把供体生物的DNA导入受体生物中,并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育种技术。 是一种分子水平上的基因重组技术。,38,用人为的方法,把供体生物的DNA大分子提取出来; 在离体的条件下,用工具酶进行切割; 之后把它与载体(vector)的DNA分子连接起来; 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受体生物。(方法?),2. 利用质粒载体导入外源基因的步骤:,39,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能在受体细胞内大量增殖或表达目的基因; 要有一些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口(MCS); 有一种选择性遗传标志,以便追踪。,常用载

14、体:细菌质粒、噬菌体。 最常用:PBR322(抗四环素、青霉素性基因)。 表达抗药性可以用选择性培养基检出它们。,40,重组载体引入受体细胞,最广泛被应用的是E.coli、Bacillus subtilis(枯草杆菌)。,引入方法,转化(质粒作载体) 病毒感染,基因的体外重组,内切酶处理,两者混合在指定温度下混合“退火”;,目的基因缝补上载体的缺口(动力:氢键作用而相互吸引并形成共价结合)。,41,42,3.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工业上:高性能发酵微生物的育种、酶、抗生素的生产。,农业上:,固氮菌的基因转移到根系微生物或直接给植物; 把降解木质素分解酶的基因转移导酵母菌使之 能利用稻草

15、、 枯杆等生产酒精; 改良农作物。,医疗上:遗传病的治疗等。,43,几点注意:,基因工程的成果往往只是一株带有新性状的“工程菌”,只有通过微生物工程才能实现它的 经济与社会效益。 DNA供体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基因工程菌存在的问题:,安全性 混合培养系中的生存性 降解能力的安定性 大规模培养技术,44,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 第五节 微生物的驯化与保藏,微生物的驯化 微生物的保藏与复壮,45,一、微生物的驯化,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曲线 (生物降解过程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微生物的“驯化”现象 “驯化”是获得高效微生物(群)的有效方法,46,1. 驯化的定义(Acclimation,

16、adaptation),一般:获得新的能力的过程 (新的分解能力、抗有毒物质能力),狭义:获得新的降解能力的过程,使微生物接触待分解的化合物,给予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进行培养。,驯化操作:,47,驯化周期(时间):,污染物降解曲线,建议:从驯化开始到降解能力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时间。,一般指从驯化操作开始到获得新的降解能力所需要的时间。,48,2. 驯化的机理,生物降解的必要条件:,驯化:从不能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到满足三个条件的过程。,驯化机理:,获得所需的基因(变异、基因重组) 降解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的解除,降解微生物的的高浓度化(选择性繁殖),49,1)新基因的获得:,降解基因的传递:几率更小,水处理中一般发生驯化的现象很多,所以很难用“突变”来解释。,2)诱导酶的激活或抑制剂的解除,抑制系的解除一般只需要25分。 而驯化周期一般几天到几个月,很难全部用诱导酶解释,50,3)降解微生物的高浓度化,基因突变不可能同时产生大量变异细胞 微生物的高浓度化是重要的步骤,质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