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48292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微生物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微生物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微生物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微生物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培训(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相关知识 培训,目的,了解以下内容:,一、微生物基础知识 二、微生物污染的相关知识 三、洁净室主要微生物污染源及相关检测,一、微生物基础知识,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存在 微生物的益处 微生物的危害,什么是微生物,它们是非常小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不借助显微镜用肉眼无法看到。 它们对营养的要求非常低。 它们是一类繁殖非常快的生物。 它们非常容易发生变异。 它们无处不在。 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 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害。,微生物的种类,具有细胞结 构的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 微生物:病毒,原核生物: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微生物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菌 显微藻类 原生动物,细菌,草

2、履虫,水绵,放线菌,碳疽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带鞭毛),沙门氏菌,一、细菌: 分为杆菌、球菌和螺形菌三类,葡萄球菌,链球菌,弧状菌,螺旋菌,四联球菌,细菌群体形态 1. 固体培养,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菌苔:大量细胞密集生长,结果长成的各“菌落”连接成一片。,2. 液体培养基,3. 半固体培养,二、真菌,效应: 引起物质变质腐烂的主要原因; 发酵、制药、食品工业等中具有重要作用; 少数致病。,真 菌,单细胞,多细胞,酵母菌,类酵母菌,霉菌,黑曲霉菌,丝状真菌,1.酵母菌,固体培养 菌落特征: 菌落大而厚,圆形,光滑湿润,粘性,颜色单调。常见白色、

3、土黄色、红色。,啤酒酵母菌落,霉菌:为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营养基质上能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菌(除少数外),统称为霉菌。,2.霉菌,一般情况下,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下易于生长,特别是偏酸性的基质当中。,菌落特征:霉菌的菌落大、疏松、干燥、不透明,有的呈绒毛状或絮状或网状等,菌体可沿培养基表面蔓延生长,由于不同的真菌孢子含有不同的色素,所以菌落可呈现红、黄、绿、青绿、青灰、黑、白、灰等多种颜色。,微生物的存在-,水 土壤 空气 衣服 地板 海水 油膜 废水 排水口 洗手池 汽油罐,嘴 头发 皮肤 鼻子 肠道 食物 昆虫 动物 南极 (2500C),无处不在!,微生物的益处,啤酒,葡萄酒的

4、生产 面包酵母的生产 奶酪的生产 醋的生产 酸奶的生产 维生素的生产 类固醇的生产 抗菌素、干扰素的生产,分解废物,循环利用 帮助肠道中的食物消化 除虫,微生物的害处,1、可引起局部感染-葡萄球菌 2、胆道和尿道感染-大肠杆菌 3、化脓性感染、中耳炎、肺炎-绿脓杆菌 4、 结膜炎-枯草杆菌 5、 使糖分解,药液产生有机酸-酵母菌 6、 使制剂霉坏,酸败变质-霉菌,污染:在生产、取样、包装或重新包装、贮存或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原辅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受到具有化学或微生物特性的杂质或异物的不利影响。,二、微生物污染的相关知识,污染的形式和载体:,污染的形式: 尘埃粒子 微生物 污染的载体:

5、 空气、水、表面、人。,微生物的污染途径,a)自身污染:由于患者和员工自身携带微生物而污染。 b)接触污染:由于和非无菌的用具、器械或人的接触而污染。 c)空气污染:由于空气中所含微生物的沉降、附着或被吸入而污染。 d)其他污染:由于其他因素(如昆虫)而污染。,控制微生物的污染途径,有效地阻止室外的污染侵入室内。 迅速有效地排除室内已发生的污染。 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发生量。,微生物污染的特殊性,是能繁殖的活细胞生物。 数量少而分布不均匀。 多数处于受损伤状态。 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及复杂性。,防止交叉污染 ?,有需要时要洗手及消毒; 尽量减少直接以双手接触药品; 接触产品的表面及用具 用后清洗

6、转换产品时清洗,三、洁净室主要微生物污染源 及相关检测,洁净室主要微生物污染源,空气 水 设备 原辅料 人员,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空气,洁净度测定包括: 悬浮粒子 微生物 - 浮游菌 - 沉降菌 - 表面微生物,洁净区空气洁净度等级-悬浮粒子,微生物检测,菌落:微生物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微生物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1.浮游菌,1.1定义:,1.2浓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浮游菌菌落的多少,以计数浓度表示,单位是个/m3或个/L。,1.3测试步骤:(参照GB/T 16293-2010) 1.3.1采样器、培养皿进入被测房间消毒灭菌; 1.3.2 采用仪器经消毒后先不

7、放入培养皿,开启浮游菌采样器,使仪器中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检查流量并根据采样量调整设定采用时间; 1.3.3关闭浮游菌采样器,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开启采样。,1.4 培养: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 。,1.5标准:,2.沉降菌,1.1定义: 用GB/T16294-2010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1.2菌落数: 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皿表示。,1.3原理: 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

8、粒子于培养基平皿,培养不少于2d的时间,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结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的洁净度。,1.4步骤: 1.4.1 测试前培养基表面必须严格消毒; 1.4.2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采样点布置图逐个放置,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在100000级,10000级按面积大小一般放2个培养皿; 1.4.4 静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为30min以上;动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不大于4h;,1.4.5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4.6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在30-35培养箱

9、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事是否污染,每批可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1.4.7沉降菌测试前,被测洁净室已消毒。被测洁净室温湿度须达到规定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1.5采样位置(参照GB/T16292-2010) a)工作区采样点位置离地0.8-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 b)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1.6标准:,3.表面微生物,3.1采样位置: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 3.2测试方法:擦拭法 3.3取样点:

10、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3.4步骤: 3.4.1在动态下监测; 3.4.2依据测试区域的取样点数,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3.4.3将灭菌的棉签用灭菌注射用水润湿(棉签容易脱落纤维,故在使用前应先用注射用水预先清洗,以免纤维遗留在取样表面),并将其靠在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水分;,3.4.4将棉签按在取样物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约25cm2,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 3.4.5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3.4.6擦拭方法如图: 3.4

11、.7擦拭完成后,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密封,检测时,加入15ml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振荡混匀,取1ml样液注入到培养平皿中,加入约15ml配置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匀,待培养基凝固; 3.4.8培养:取样结束后将平皿复倒置于培养箱内30-35培养72小时,并以未采样的营养琼脂平皿作对照皿。,3.5标准:,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第三章设施、设备与生产环境控制第二十六条中明确规定:工艺用水制水设备应满足水质要求并通过验证,其制备、储存、输送应能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滋生,并不应对产品质量和性能造成影响。制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维护。应配备水质监控的仪器与设备,并定期记录监控结

12、果。,纯化水微生物检测:,标准: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步骤:取本品10ml,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再同上法操作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玫瑰红钠琼脂平板上,营养琼脂平板放入3035培养3天,玫瑰红钠琼脂平板放入2328培养5天后分别计数。,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 设备,几乎没有细菌不“吃”的东西 设备和器具与药品直接接触- 设备和器具的清洗 清洁程序必须经过验证 按清洗周期清洗 清洗和存放设备、器具处应与生产区域洁净等级相同,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 原辅料,包括厡辅料、内包装材料。 - 厡辅料微生物的限度标准? - 内包装材料微生

13、物的限度标准? 符合药典或行业标准 厡辅料、内包装材料的贮存: - 包装严密,不得破损,污染。 - 清洁贮存。,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 人员,No,洁净区生产人员要求:进入洁净室必须更换洁净服;并按照规定程序进出洁净室;在洁净区生产操作动作要准、稳、轻、少,减少不必要的谈话和活动;生产人员应定期进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和卫生教育。,手的卫生,每只手可携带40万个细菌;刚洗过的手,每平方厘米也可检验出3200个细菌 。 110万个细菌/cm2 皮肤表面!,洗手的重要性:,用流水(如自来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减少80%; 用皂液充分洗手,再用自来水冲洗能使致病微生物减少95%。 洗手后正确使用

14、消毒剂能使致病微生物减少到99%。,正确洗手的步骤:,1. 一次更鞋:阻断外界粘在鞋底的垃圾、颗粒及微生物。相对而言,脚底是最脏的部分。 2. 脱去外套:阻断外界沉降在外套上的颗粒和微生物。 3. 一更洗手:规范的洗手能消除手部皮肤的污垢和大部分的微生物。洗手一定要用洗手液和充足的流水。 4. 二更 带口罩:阻断鼻腔、呼吸道的微生物发散,洁净区内不能脱下口罩 带发套:阻断头发、头皮表面的微生物发散。保证发套完整的包裹头发。 穿连体服:阻断体表皮肤的微生物发散。洁净区内不能解开连体服 手消毒:再次消除手部的细菌和微生物。75%的酒精能杀灭99%的微生物。 二次更鞋:阻断一更、二更内沉降在地板上的颗粒和微生物。洁净区工作鞋不能穿出二更的鞋箱外。,我们的更衣流程,想混进去,没门!,人体散发的尘粒数: (万个/每分钟),10 50 100-250,人员不良行为所产生的污染:,当有如下行为时将相应增加微粒的产生量: - 吸烟者的呼吸 500% 喷嚏 2000% 搓手 200% 行走 200% 跺脚 5000%,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