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概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37274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的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豆的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豆的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大豆的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大豆的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豆的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的概况(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豆的概况,大豆是当今世界上第五大作物,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大麦。大豆是近40年来种植面积增加最快,产量增长最多的作物。,二、世界大豆生产概况,大豆的化学成分,大豆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油脂和碳水化合物,此外,大豆中还含有微量元素、磷脂、维生素、肌醇、染料木甙、异黄酮甙、各种酶类以及粗纤维等,大豆种子一般含水1013,大豆中含蛋白质的多少,与种子品种、土壤及气候条件有关。大豆品质的好坏,对制油和提取食用蛋白质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全大豆化学成分表,大豆中的碳水化合物,大豆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约占总质量的25,其组成比较复杂,主要成分为蔗糖、棉子糖、水苏糖、毛芯花糖等低聚糖和阿拉伯半乳糖等多

2、糖类。成熟的大豆中淀粉含量为O409。另外,在成熟的大豆中不含葡萄糖等还原糖。 大豆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可溶性与不溶性2大类。在全部碳水化合物中,除蔗糖外均难以被人体消化,其中有些碳水化合物在人体肠道内还会被菌类利用并产生气体,使人食后有胀气感。因此,大豆用于食品时,要采取措施除去这些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大豆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大豆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其中的低聚糖,包括水苏糖、棉子糖(蜜三糖)和蔗糖等, 大豆中的低聚糖含量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水苏糖含量约占总质量的4,棉子糖约1%,蔗糖约5。 低聚糖在酸性条件下对热稳定,其甜度约为蔗糖的70。人体内的消化酶不能分解水苏糖、棉子糖,因

3、此不能产生热量。但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属中的几乎所有菌种都能利用水苏糖和棉子糖,而肠道内的有害细菌则几乎不能利用。水苏糖和棉子糖是人体肠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对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将其应用于食品中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大豆中的不溶性碳水化合物,大豆中的不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相当复杂。种皮中多为果胶质,子叶中多为纤维素。这些碳水化合物的一个共性就是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称为“食物纤维”。食物纤维进入消化道中,在胃中吸水膨胀,增加胃的蠕动,产生饱满感,延缓胃中内容物进入小肠的速度。而进入肠道内的食物纤维有延缓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因此它可以降低对糖、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

4、,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 大豆中食物纤维用于食品既廉价又丰富,而豆渣是开发利用大豆中食物纤维的良好资源。,大豆蛋白质,根据蛋白质溶解性的不同,大豆蛋白质可以分为清蛋白和球蛋白两类。一般清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5左右,球蛋白占90左右。球蛋白可用等电点(pH值为45时)法沉淀析出,再用超速离心分析法分为2 s、7 s、11s和15 s 4种沉降系数不同的球蛋白组分,其中7 s和ll s球蛋白之和占总蛋白含量的70以上,它与大豆的加工性关系密切。大豆球蛋白分子的长轴与短轴长度比小于10:1。蛋白质分子中的疏水基所占体积较大,亲水性也差,而彼此之间的亲和力很大,从而形成卷曲一螺旋结构。疏水基一般转向螺旋的

5、内部,当球蛋白变性时,次级键打开,肽链舒展,由水溶状态转为不溶状态的纤维蛋白结构。,脂肪,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18,大豆油在室温下呈黄色液体,为半干性油,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达975,为优质食用植物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0以上。大豆油中含有1132磷脂,主要为卵磷脂和脑磷脂。卵磷脂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脑磷脂具有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大豆油脂中的不皂化物主要是醇类、类胡萝卜素、植物色素及生育酚类物质,总含量为0516。,大豆的抗营养成分,在生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血球凝聚素、脲素酶、植酸、激素等抗营养因素。 这些抗营养因素有的能抑制人或动物体内胰蛋白酶的活性,使人或动物不能正常地消化

6、吸收蛋白质,甚至会造成人畜轻度中毒。因此,人食用未充分煮熟的大豆或喝了没有煮开的豆浆,会引起腹胀、腹泻、呕吐、胃肠胀气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全身虚弱、呼吸急促。 不过大豆中的绝大多数抗营养物质对热不稳定,在100高温下即丧失活性,只要把大豆或豆制品充分加热并加适当处理,便可消除或降低抗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脂肪氧化酶,脂肪氧化酶可以催化氧化含顺-1,4-戊二烯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脂肪酸酯,生成氢过氧化物。大豆中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很高,当大豆子粒破碎后,只要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它就可以与大豆中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底物发生降解反应,其途径为:,脂肪氧化酶 醛,醇,酮,呋喃 亚油酸或亚麻酸氢过氧化物 a

7、-酮类 环氧化物,羟基脂肪酸,其降解产物有近百种,其中许多与豆腥味有关。正己醛是具有代表性的挥发性化合物。 脂肪氧化酶的活力与pH值有关。pH值为78时,脂肪氧化酶的活性最高,但是在此pH值附近,其常见的底物亚油酸是不溶解的。,脂肪氧化酶的作用对食品质量的影响有两方面。比如在焙烤食品生产中,在面粉中加入l(按面粉质量计)含脂肪氧化酶活力的大豆粉,能够改善面粉的色泽和质量。这主要是其降解产物氢过氧化物对胡萝卜素有漂白作用,能够使面筋蛋白质的巯基(-SH)氧化成二硫键(一S-S-),起到了强化面筋蛋白质的作用,这是有利的一方面。但是有时由于脂肪氧化酶的作用,产生一些不良风味,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因

8、此,有时需要钝化脂肪氧化酶的活性或者使脂肪氧化酶失去活性,其方法有加热、调节pH值及使用化学抑制剂等。,脲素酶,脲素酶属于酰胺酶类,是分解酰胺和尿素产生CO2和NH3的酶,也是大豆中抗营养因子之一,在大豆中的含量较高。由于脲素酶容易受热而失去活性,而且容易准确测定,经常作为确认大豆制品湿加热处理程度的指标。,淀粉分解酶和蛋白分解酶,具有活性的一淀粉分解酶和一淀粉分解酶可以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一淀粉酶对于支链的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作用超过从其他原料中提取的-淀粉酶。大豆一淀粉酶活性比其他豆类中的高,对磷酸化酶有钝化作用,其在pH值5.5,60加热30 min将会有50 的活性损失掉;而在70下加热

9、30 min将会全部失活。 有资料报道,从脱脂豆粕粉的乳清中可以提取6种蛋白酶。,胰蛋白酶抑制素,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有710种,但是至今只有两种被提纯和比较详细的研究。有报道,称胰蛋白酶抑制素能够使老鼠和小鸡的胰脏肿大;也有报道,称大豆中微量的胰蛋白酶抑制素对治疗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及调节胰岛素失调有一定的效果。胰蛋白酶抑制素的热稳定性较高,在80时处理活性失去较少,100处理20 min其活性丧失达90%以上,120处理3 min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血球凝集素,通过试验发现大豆中至少有4种血球凝集素。脱脂后的大豆粉中约含3%的血球凝集素。研究发现血球凝集素能够引起红血球凝聚,同时很容易

10、被胃蛋白酶钝化。大豆血球凝集素受热很快失去活性,甚至活性完全消失。因此,加热过的大豆食品,血球凝集素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大豆中的微量成分,无机盐 大豆中的无机盐有十余种,通常是含有钙、磷、铁、钾等的无机盐,它们的总含量一般为4.04.5。钙的含量在不同品种的大豆中差异较大,范围为163470 mg100 g大豆。大豆的含钙量与蒸煮后大豆的硬度有关,含钙量越高,蒸煮后大豆的硬度越大。在大豆的无机盐中除钾以外,磷的含量最高。但是磷在大豆中有4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其中植酸钙镁中含磷量占75,磷脂中含量占12;无机磷占4.5,残留磷占6。植酸钙镁是由植酸与钙镁离子络合而成的盐,它严重影响人体对钙镁

11、的吸收。但是大豆经过发芽后,植酸被分解为无机酸和肌醇,被络合的金属游离出来,使钙、镁的利用率提高。,维生素,大豆中的维生素含量较少,品种不多。其中以水溶性维生素为主,脂溶性维生素很少,并且大豆中的维生素在大豆制品加工中热处理破坏很多,制品中含量就更少了。,皂苷,皂苷又名皂甙或皂素,是类固醇或三萜系化合物的低聚配糖体的总称。在大豆中约占于基的2,脱脂大豆中的含量约为06。皂苷多呈中性,少数为酸性,容易溶解于水和90以下的乙醇溶液中,难以溶解于酯和纯乙醇中。它对热稳定,但是在酸性条件下遇热容易分解。皂苷具有溶血性和毒性,所以通常把它看做抗营养成分。但是有研究表明,大豆皂苷不仅对人体无生理上的阻碍作

12、用,而且有降低过氧化脂类生成的作用,因此对高血压和肥胖病有一定的疗效,也有抗炎症、抗溃疡和抗过敏的功效。所以要正确评价它。,植物固醇,植物固醇是一类结构与胆固醇相关的化合物。大豆中主要是菜油固醇、谷固醇和豆固醇这三种。大豆中总的固醇含量为一。尽管植物固醇的结构与胆固醇相近, 但在许多性质上却与胆固醇相反, 这在动物和人体试验中已被证实, 体外和动物试验也显示植物固醇的的抗癌作用。植物固醇目前也是固醇类药物的原料。,植酸,植酸肌醇1,2 ,3 ,4 ,5 ,6 -二氢磷酸盐是植物种子中磷的储存形式。大豆及大豆制品中植酸含量较高约(1%-2)。由于它能鳌合矿物质, 素来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 它

13、还能结合蛋白质和淀粉, 降低它们的消化性。然而这些特性有助于预防癌症、冠心病和糖尿病。,大豆异黄酮,异黄酮是一类芳香族化合物, 包括黄豆甙原、大豆黄酮和染料木黄酮。在大豆中的含量,染料木甙为015、异黄铜甙是0.007,染料木甙占大豆异黄酮的大部分。这些异黄酮以糖昔或游离的形式存在于大豆中。它们的葡糖甙分别称作黄豆黄甙、大豆黄甙和染料木黄甙。此外还各有两类衍生糖甙6 -O-乙酰型和6-0-丙二酰型。曾被视作抗营养因子的这些异黄酮, 在预防心脏病和癌症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豆蛋白制品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但目前认为异黄酮至少在其中起了一部分作用。食用大豆制品后可降低冠心病危险性。异黄酮还是一

14、种抗氧化剂,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此外, 异黄酮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活性, 可以帮助绝经后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症。在心脏病、糖尿病方面也在研究异黄酮的潜在益处。 大豆胚芽是整顆大豆内极珍貴也是能萃取出较多大豆异黄酮成份和营养的部分。,异黄酮的含量在各种大豆制品中变化很大。大豆品种的遗传特性和生长环境决定了其异黄酮的数量和种类, 然而尚不知道哪种环境因素可促进哪种异黄酮的合成。加工过程也影响大豆异黄酮的浓度。一项研究显示, 制造大豆分离蛋白的过程中, 只有大豆粉异黄酮被留在分离蛋白中, 大部分的异黄酮随水洗工序流失了。,大豆中的昧成分,大豆具有特殊的气味,被称为豆腥味或臭味。

15、除去这些豆腥味是开发利用大豆新产品的一大难题。大豆的豆腥味成分十分复杂,研究表明,大豆中至少有30余种挥发性物质与大豆的豆腥味有关,其主要成分有:,(1)脂肪族羰基化合物 如己醛、丙醇和正己酸酐,正己酸酐具有特殊的生臭味。 (2)芳香族羰基化合物如苯甲醛、儿茶醛等。 (3)挥发性脂肪酸如醋酸、丙酸、正戊酸、正己酸、正辛酸等。 (4)挥发性胺如氨、甲胺、二甲胺、呱啶等。 (5)挥发性脂肪醇如甲醇、乙醇、2一戊醇、异戊醇、正己醇、正庚醇等。其中异戊醇、正己醇有明显的青臭味。 (6)酚酸如丁香酸、香辛酸、龙胆酸、阿魏酸、富马酸等,它们具有类似的青臭味。另外,2一正戊基呋喃也是产生豆腥味的重要物质。,

16、酚酸,酚酸是另一类复杂的植物化学物质。大豆中重要的种酚酸是丁香醛, 香豆酸和龙胆酸。许多体内和体外的试验证实阿魏酸, 绿原酸, 咖啡酸和揉花酸等酚酸具有抗癌性, 但还没有关于这三种酚酸的数据。目前对大豆酚酸的分析、存在和加工方面的知识还很少。,大豆卵磷脂,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生产过程中毛油水化脱胶时的副产物,是经进一步脱水,提纯的产品。 大豆磷脂是一种混合磷脂,它是由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简称PC,高等级为P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简称PE)、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简称PI)、磷脂酰丝胺酸(丝胺酸磷脂,简称PS)等成分组成,包括大豆油、固醇、碳水化合物一类物质的总称。其中最典型的是前三种。是人体细胞(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并对神经、生殖、激素等功能有重要关系,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2019/4/17,卵磷脂,脑磷脂,纯品的大豆卵磷脂为棕黄色蜡状固体,易吸水变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