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36445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age 2,金华的变迁,婺江之畔,Page 3,金华的变迁,市 区,Page 4,金华的变迁,人民广场,Page 5,看了这么多金华不同年代的照片: 看出了什么变化? 这些变迁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在地理学里,这种变迁的过程叫什么?,Page 6,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Page 7,一、城市化,1、概念,2、标志,其中,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人口和产业活动,乡村,在空间上集聚,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3、

2、城市化的意义,的比重,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向,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转移,Page 8,城市化的意义,乡村城市转型,概念 类型:我国的三种类型 意义: 乡村城市转型实际上就是实现乡村人口的就地转化,可以有效的减轻城市中心区的压力,避免人口向中心区集中,造成城市环境恶化。,Page 10,【回顾】,城市化过程中: 1.什么是“推力”和“拉力”? 2.推、拉力分别包括哪些因素?,Page 11,推力: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自然灾害 拉力: 就业机会多 交通便捷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Page 12,Page

3、13,4、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 会 经 济 发 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城 市 化,Page 14,【探讨】,1.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2.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 3.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 4.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Page 15,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Page 16,二、城市化特点,据图判断: 世界城市化进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各阶段有什么特点?,Page 17,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 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 (起步),空前发展,1、世

4、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5%30%以下,低,30%70%较高,70%以上,高,缓慢,迅速,缓慢,甚至停滞,缓慢,快,继续增大,Page 19,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20,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的一个首要问题。,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5、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21,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世界城市人口变化,22,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二战以后,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23,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24,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Page 25,三、城市化的新趋势,(一)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城

6、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Page 26,1、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2、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7,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郊区化,逆城市化,Page 28,(二)虚假城市化 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

7、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Page 29,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Page 30,(三)滞后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

8、化模式。,Page 3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仅为069,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Page 32,(四)我国城市化现状 绿色GDP 幸福指数,33,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纵向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快),2.横

9、向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原因: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高,再加上城市化起步早,因而城市水平较发展中国家高;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一时难以超越,因而城市化总体水平低。,【随堂练习】,34,1. 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

10、加大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 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C,D,35,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 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 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 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4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 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A,D,36,3、下列国家中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日本,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