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要素选择(土地评价与管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36176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评价要素选择(土地评价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土地评价要素选择(土地评价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土地评价要素选择(土地评价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土地评价要素选择(土地评价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土地评价要素选择(土地评价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评价要素选择(土地评价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评价要素选择(土地评价与管理)(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土地评价要素选择,课时:4个学时,本章重点及难点,一、教学重点:(一)气候因素 (二)地形因素 (三)土壤因素 (四)水文及水文地质因素 (五)植被因素 二、学习难点:土地构成要素与城市用地发展 三、考试题型:填空题、简答题,一、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依据科学的标准,对土地的数量、质量、覆盖特征和经济特点所进行的评估。(地理科学) 土地评价: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的关系,研究目标是分析各种可能被考虑的土地用途在一定区域的适宜性程度。(教材) 土地评价:当土地作为特定的用途时,对土地的特性进行估计的过程。(FAO),本教材评价的相关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

2、评价、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一、土地构成要素与其农业利用,一、气候因素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土地评价中气候的主要内容,光能条件,热量条件,降水条件,土地资源的地域性,1、光能条件及光能类型 光能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生物运功发展的主要能源。,光能条件的类型,太阳辐射 (辐射总量),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太阳辐射 (辐射总量),散射,日照(日照时数),可照时数:日出至日落时间间隔。(季节),实照时数:可照时数中扣除云雾遮挡时间。(云雾、降水、大气透明度、地形),日照百分比,2、热量条件,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要在

3、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而且需要一定数量的积温才能完成其生育阶段获得产量。,积温,活动积温(常用,10),有效积温(扣除冷害、热害),负积温(0),我国的四条积温等值线基本决定了中国土地利用方式的宏观格局:,大兴安岭北麓1700等值线,该线以南适宜耐寒喜凉作物生长; 长城一线约3500等值线,该线为冬小麦生长的北界,可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约4500 等值线,该线以北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岭一线约为6500 等值线,可一年二熟到三熟。,3、降水条件,水是土地资源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土地系统中生物的生长和物质的转化都需要水的参与,降水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降水条件主要的指标:降水量、降水强度、降

4、水变率及湿润指数 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少,降水季节的分配、降水强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都直接影响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土地的利用方式。,(二)地形要素,1、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地势较高,土层较薄,常形成垂直分异,土地质量较差,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较大; 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质量较好,是重要的农区; 高原盆地:由于本身内部构造和自然条件差异大,其土地资源的利用也不同。,地貌类型,我国五种地貌类型比较,19,丘 陵 地 貌,20,南京钟山,丘陵,南京钟山(紫金山),458.7m,21,中山,黄山莲花峰,1873m,22,恒山,北岳山西恒山,2017m,恒山如

5、行,23,华山,西岳陕西华山,2200m,华 山 如 立,24,嵩山,中岳河南嵩山,1590m,嵩山如卧,25,衡山,湖南衡山,1290m,南岳独如飞,26,低丘与台地1,低丘与台地,千岛湖,台地是由平原向丘陵、低山过渡的一种地貌形态,27,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高度大,面积宽广,高低起伏大, 构造复杂,总体上完整,又称“山原”。,28,内蒙古高原,地壳上升快,外力破坏微弱,地面保持平坦。,29,云贵高原,云贵高原,流水切割较深,高低起伏较大,30,黄土高原,黄土高原,31,成都平原,成都平原,32,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二)地形因素海拔,海拔与温度变化关系,(二)地形因素海拔,坡度类型与农

6、业利用,35 极陡坡,不易利用,(二)地形因素地面坡度,不同土地利用的临界坡度,(二)地形要素,4、坡面坡向,先影响光热水条件,再影响土地质量,阳坡:日照时数多,温度较高,但水分蒸发强烈; 阴坡:日照时数少,温度较低,但水分蒸发较弱; 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背风坡。为什么?,(三)土壤因素,1、土壤特性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土壤类型综合反映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 有效土层厚度植物根系自由伸展的土层厚度,最佳为150cm以上,最低75cm; 土壤质地土粒组成,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水分、养分的吸收和释放; 土壤肥力土壤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水、肥、气、热和其他生活因素的能力; 土壤酸碱度不同作物正常生长

7、需要不同的酸碱度等。,(三)土壤因素,2、 土壤的分布,(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 ,地带性土壤大致呈平行于纬线并以纬线呈带状分布。 (2)经度地带性规律 海陆分布的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向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带从沿海向内陆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分布。,距海远近导致的水热分布的差异,热量地带性差异,(3)垂直地带性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是指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呈垂直分带现象。,(三)土壤因素,2、 土壤的

8、分布,(四)水文因素,(1) 地表水 地表水类型 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 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 地表径流影响地貌类型的形成;地表水丰缺与农业灌溉用水及干旱、洪涝关系密切;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2)地下水 指地下水状况,包括地下水的深度、矿化度、补给与排泄等,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很大。,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利用地下水灌溉掌握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分布及与地表水的关系;对东部区域要摸清地下水的水盐动态规律,发挥灌溉洗盐的效益。,如地下水位过高,会造成渍水和沼泽化,过低则导致水的不足; 地下水矿化度过高,则会造成盐渍化等。,(五)植被因素,植被(v

9、egetation)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植被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直接影响通过植被群落的组成、覆盖度、有用植物的数量和产量等对土地质量的影响; 间接影响一是通过改善土壤(能富集土壤中的养分)使土地质量提高;二是通过覆盖度减弱土壤侵蚀和保持水土。,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主要有: 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社会需求、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 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布局、区域

10、条件、投入水平等; 技术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六)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们对土地资源演化速度的作用甚至大大超过自然演化过程。如改良土地、平整土地、施肥等。,51,把粮食种到山顶上,以色列农业发展的速度,令人咋舌。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于1867年9月的一天,来到耶路撒冷短暂旅行,尽管这里汇集了文化精英和社会名流,但这位大作家却没对这片濒临地中海的土地留下好印象,称这里“荒凉、贫瘠和没有希望”。 然而,整整80年后,在这片土地上建国的以色列却创造出了马克吐温也许永远无法料到的“农业奇迹”:大片的沙漠变

11、成良田沃野;占全国劳动力5%的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了全国90以上的食物。在自给自足的同时,以色列农产品还大量出口。 如今,以色列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更被誉为“欧洲果篮”、“欧洲的厨房”。以色列的水果,被认为是从最干旱的土地上培育出来的水果,也是“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的水果”。,以色列:沙漠中的“农业奇迹”,二、土地构成要素与城市用地发展,自然环境条件评价,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建设条件评价,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城市设施,社会与经济构成,工程准备条件,外部环境条件,1、地质条件与城市发展,地基承载的影响 城市土地是各项工程的承载体,由于地层的地质构造、土层堆积

12、状况和组成物质等因素的不同造成地基承载力不同,对城市用地选择、建设项目分布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有重要影响 滑坡、崩塌、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地面下降 采矿造成的塌陷区、不合理利用地下水造成的建筑物沉陷。,(一)自然环境条件评价,自然地基构成与地基承载力,不同的地形条件影响城市的规划布局、平面结构、空间布局、道路走向、工程建设和建筑组合等。,2、地形条件与城市发展,2、地形条件与城市发展,海拔和坡度,地面高程和用地间高差,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布局,用地竖向规划、地面排水、防洪设计,3、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面水源的影响:城市地表内河等水体可作为城市景观水源。 地下水位及水质的影响:

13、城市用水的主要用水源,还得考虑地下水位造成的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 滨海临河是城市发展的优越区位。 城市用地评价指标:水系分布、地下水埋深和水污染状况。,3、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上海,3、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太原,4、气候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局地气候(城市气候) 城市的建设造成大气下垫面改变、城市内外热力差异,出现某些城市特有的现象,如城市风、热岛效应等。 太阳辐射、风向、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的作用。 城市污染的气候条件,居民区处于上风向。,4、气候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建设条件评价,1、城市用地现状布局结构,结构是否合理 结构布局是否适应发展 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交通系统的结构的协调性、矛盾及潜力 是否体现出城市性质的要求,宿州市城市布局图,2、城市设施,社会基础设施: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和社会福利等。,3、社会与经济构成,人口结构及分布的密度 城市各物质设施的分布及其容量同居民之间的适应性。,4、工程准备条件,该用地工程建设资金、机械、人力等的投入。,5、外部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 区位条件:自然要素区位(自然地理位置)、经济要素区位及交通要素区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