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周围神经系统 (2)

F****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77MB
约66页
文档ID:88034722
周围神经系统 (2)_第1页
1/66

周围神经系统,共31对,,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 5对骶神经 1对尾神经,第一节 脊神经,躯体感觉纤维 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组成,,前根,,后根,,脊神经节,分支,,脊膜支,,交通支,后支,前支:,粗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及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除胸神经保持明显的节段性外,其余均先交织成丛,再由丛发出分支分布至相应区域,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一、颈丛,(一)位置,(二)分支:,1.皮支:,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呈放射状分布于耳背、枕部、颈前部及肩部皮肤.,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2.肌支:,膈神经:,,运动纤维:膈肌; 感觉纤维:胸膜、心包;,,损伤表现:,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甚至有窒息感,受刺激可发生呃逆膈神经,二、臂丛,(一)组成和位置,位置:,颈根部,,斜角肌间隙,,锁骨后方,,腋腔,麻醉点,锁骨上窝外侧、腋窝作臂丛阻滞麻醉,外侧束,后束,内侧束,,,,胸外侧皮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二)分支,分布于胸、背部的浅层肌及上肢肌和皮肤.,1. 肌皮神经,,,,起束自外侧束,,斜穿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肘关节上方,,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前臂前群肌的运动; 接受前臂外侧皮肤的感觉.,受损表现:,不可屈肘关节,2、尺神经,起自内侧束,,,臂中部,,,,经豌豆骨外侧,手掌.,伴肱动脉下行,转向后下尺神经沟,进入前臂(伴尺动脉下行),,,(2)分支分布,①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手的大部分肌肉(小鱼际、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及第三、四蚓状肌),,,,②皮支:,,,尺神经,尺神经,手掌尺侧1/3皮肤及尺侧一个半指皮肤; 手背尺侧半皮肤及尺侧两个半指皮肤(3、4指相邻侧只分布于近节背面的皮肤).,损伤表现,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和外展,小指和无名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感觉障碍:,,手尺侧缘明显;,爪形手,3.正中神经 (1)组成与走行,起自内、外侧束,,,肘窝,,下行于前臂浅深屈肌之间,,沿前臂正中线,腕管,,手掌,(2)分支分布,(1)肌支:,前臂屈肌(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鱼际肌(拇收肌除外) 1、2蚓状肌,伴肱动脉下行,(2)皮支:,正 中 神 经,正中神经,手掌桡侧2/3的皮肤、 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及其中、远节手指的背面的皮肤,损伤表现,A.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示指及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做对掌运动;,B.感觉障碍:,C.肌肉萎缩:,猿手,正中神经,4. 桡神经,起自臂丛后束,,桡神经沟,,外上髁前方分浅、深支,,,浅支:先伴桡动脉下降,后转向手背; 深支:下降于前臂背侧深、浅层肌之间.,(2)分支分布,①肌支:臂及前臂后群肌和肱桡肌;,,桡神经,损伤表现,运动障碍:,前臂伸肌瘫痪(不能伸腕,伸指,拇指不能外展),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感觉障碍:,皮肤分布区感觉障碍, 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皮肤最为明显.,,②皮支:臂、前臂背侧和手背桡侧半及桡 侧两个半指近节背面的皮肤.,垂腕,(1)手掌,,掌面 背面,,桡侧2/3 尺侧1/3,,正中神经,,尺神经,,桡侧半 尺侧半,,,桡神经,尺神经,,,,,(2)手指,,掌面 背面,,,桡侧三个半指 尺侧一个半指,,,正中神经,尺神经,桡侧两个半指 尺侧两个半指,,,桡神经,尺神经,三、胸神经前支,1、分支,,肋间神经,(T1~11对),肋下神经,(T12前支),四、腰丛,(一)组成和位置,,,位置:腰大肌深方.,(二)腰丛的分支与分布,1.髂腹下神经: 2.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分布于腹股沟区的肌肉和皮肤以及阴囊(大阴唇)的皮肤.,,3.股神经,,腰丛,,股神经,,髂肌与腰大肌间,,经腹股沟韧带深方,股三角,,,分支,,,肌支:股四头肌、缝匠肌、耻骨肌; 皮支:大腿前面皮肤; 隐神经: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皮肤.,,,损伤表现,屈髋无力 不能伸膝 髌反射消失 皮肤分布区感觉障碍.,五、骶丛,(一)组成和位置,位置:骶骨与梨状肌的前面.,(二)分支分布,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孔,,臀大肌深方,,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股二头肌深面,,腘窝上方,,胫神经 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主干分布于大腿后群肌,(1)胫神经,分布于,,损伤表现,,钩状足,足不能跖屈,不能屈趾,内翻力弱; 小腿后面及足底感觉障碍(足底区明显),小腿后群肌及小腿后面的皮肤; 足底肌和皮肤.,(2)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内翻,趾不能伸 “马蹄内翻足”,损伤表现,脑神经,由12对脑神经: Ⅰ嗅 Ⅱ视 Ⅲ动眼 Ⅳ滑 Ⅴ叉 Ⅵ外展 Ⅶ面 Ⅷ蜗 Ⅸ舌咽 迷 副 舌下 十二全,纤维成分,,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感觉性神经:Ⅰ、Ⅱ、Ⅷ; 运动性神经: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神经:Ⅴ、Ⅶ、Ⅸ、Ⅹ。

一)起止、走行:,一、嗅神经,嗅细胞,,,,嗅细胞,,嗅丝(嗅神经),,嗅丝,,筛孔,颅腔,,嗅球,,嗅球,,嗅束,嗅觉中枢,(二)功能:传导嗅觉冲动.,二、视神经,(一)起止、走行:,视网膜节细胞,,轴突,视神经盘,,巩膜,视神经,,视神经管,颅腔,,不完全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二)功能:传导视觉冲动.,(一)起止、走行、分布,三、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核(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动眼神经副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脚间窝,出脑,,海绵窦,,眶,,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睫状肌,瞳孔括约肌,,眶上裂,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所有眼球外肌,,,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二)损伤:,上睑下垂,眼外斜视,眼球不能自由转动,瞳孔散大,瞳孔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四、滑车神经,,滑车神经,滑车神经核(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下丘下方,出脑,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眶,,上斜肌,损伤表现:,眼内上斜视,五、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躯体感觉纤维,三叉神经运动核,,躯体运动纤维,,,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三叉神经节,,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一) 眼神经,,三叉神经节,,眼神经,眼神经,,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眶,,鼻睫神经,,鼻睫神经,额神经,,,额神经,,眶上神经,泪腺神经,,泪腺神经,(二)上颌神经,海绵窦外侧壁,上颌神经,,,圆孔,翼腭窝,,上颌神经,,眶下神经,,眶下神经,上牙槽后支,,上牙槽后支,,上牙槽前、中支,上牙槽神经,(三)下颌神经,,卵圆孔,出颅,,有以下分支:,2.耳颞神经,,耳颞神经,1.咀嚼肌神经,3.下牙槽神经:,,下牙槽神经,,颏神经,,,4.颊神经,,颊神经,5.舌神经:,,舌神经,舌前2/3粘膜一般感觉,,,,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 头面部皮肤分布,损伤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六、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展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延髓脑桥沟中部,出脑,,海绵窦,,眶,,外直肌,损伤表现:眼内斜视,七、面神经,,(一)起止、走行、分布,面神经,特殊内脏运动纤维,面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上泌涎核,,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孤束核,,延髓脑桥沟外侧,,,,经面神经管,,,,鼓索,,,岩大神经,,舌神经,,,舌前2/3味觉,,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茎乳孔,,面肌,,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泪腺,损伤表现,同侧面肌瘫,患侧舌前2/3味觉障碍,八 、前庭蜗神经,前庭蜗神经,,椭圆囊斑、球囊斑、壶腹嵴,,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螺旋器,,蜗神经节(蜗轴),,蜗神经,,,内耳门,,延髓脑桥沟外侧,,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功能: 传导位置觉和听觉.,九、舌咽神经 (混合性),舌咽神经,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孤束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下泌涎核,,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三叉神经脊束核,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疑核,,,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颈静脉孔,神经节,,,,,腮腺,咽、舌后1/3、咽鼓管粘膜,舌支,,,,茎突咽肌,(一)组成,,,,耳后皮肤,十、迷走神经 (混合性),(一)起止、走行,迷走神经背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疑核,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孤束核,一般内脏感觉纤维,,迷走神经,三叉神经脊束核,一般躯体感觉纤维,,颈静脉孔,颈部(颈动脉鞘内),胸腔,,左:主动脉弓前方,右: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左肺根后方,食管前丛,迷走神经前干,右肺根后方,食管后丛,迷走神经后干,膈食管裂孔,胃前支、肝支,胃后支、腹腔支,,,,,,,,,,,,,1.颈部的分支,,耳支、咽支、脑膜支、颈心支,喉上神经,,内支: 外支:,声门裂以上喉粘膜,,环甲肌(喉外肌),,喉上神经(内支),2.胸部的分支,(1)喉返神经,,,,,,,,喉下神经,,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环甲肌以外的喉肌,,(2)支气管支、食管支,左:勾绕主动脉弓 右:勾绕右锁骨下动脉,3.腹部的分支,左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前干,,肝支: 胃前支:,肝、胆囊 胃前壁和幽门窦,,迷走神经前干,,肝支,,胃前支,右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后干,,,迷走神经后干,胃后支: 腹腔支:,,胃后支,,腹腔支,胃后壁和幽门窦 肝、胰、脾、胃、肾、结肠左曲以上肠管,十一 、副神经,起自{,疑核 副神经核,,副神经,,颈静脉孔,出颅,,内支 外支,,,,,迷走神经,,咽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损伤表现: 患肩下垂,面不能转向对侧.,十二、舌下神经 ( 运动性),(一)起止、走行、分布,舌下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延髓前外侧沟出脑,,舌下神经管出颅,,同侧舌肌,,舌下神经,(二)损伤:,一侧舌下神经损伤,出现同侧舌肌萎缩、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舌的神经支配,,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舌前2/3: 舌后1/3:,,特殊感觉: 一般感觉:,面神经 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内脏神经,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 植物神经),,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支配的对象,平滑肌、心肌、腺体,骨骼肌,低级中枢的位置,,脑干的躯体运动核脊髓的前角细胞,脑干的内脏运动核脊髓T1~L3节段侧角和S2~S4节段,(连续的),(间断的),,所含神经元数目,1个神经元,2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节前纤维,节后神经元,,节后纤维,,所含纤维种类,只有一种,两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是否受意志控制,,是,否,(一)交感神经,,组成,中枢部: 周围部,低级中枢位于脊髓T1~L3节段的侧角;,,,,交感神经节,,椎旁节椎前节,(交感干神经节),21~26对和一个尾节,,共6个.,,交通支,,椎旁节,交感干,,,椎前节,神经丛,,灰交通支,,白交通支,,(二)副交感神经,,组成,中枢部 周围部,,脑干副交感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脊髓骶部,S2~S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神经节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器官旁节器官内节,,(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3 分布范围不同,4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特点: 1.正常的内脏活动一般不引起感觉,较剧烈的内脏活动 才能引起感觉; 2.对牵拉、膨胀、冷热、缺血、痉挛等刺激敏感,而对 切、割等刺激不敏感; 3.传入途径分散,故内脏痛对定位模糊、弥散。

牵涉痛: 定义: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身体的一定 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内脏感觉神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