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3354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水江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冷水江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冷水江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冷水江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冷水江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冷水江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水江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历 史(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下面。)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年号多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

2、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3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科举制度创立于 A西汉B隋朝C唐朝D明朝4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A.创立殿试制度B.重用有才之人C.打击大族势力D.促进社会发展5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6“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

3、国的文化交往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7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 A司母戊鼎 B地动仪 C赵州桥 D指南针8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层出不穷,被人们称为“诗仙”的是 A李商隐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9.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它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A.辽 B.西夏 C.金 D.元xkb 110课外活动小组将举办“我最喜爱的古代名将”故事会,洋洋最喜欢南宋抗金名将,因此,到时他会为大家讲述()的故事 A孙武 B卫青 C韩信 D岳飞11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A.铁钱B.铜钱C.交子D

4、.会子12“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13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14“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形成于元朝的新民族是A回族 B白族 C苗族 D维吾尔族15 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也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的是A春秋 B

5、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A.李清照B苏轼C关汉卿D李白17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8当今的中学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等途径自由自在地遨游知识簿洋,享受成长的快乐,但是,300多年前的清朝,实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读书人就没有这样幸运了。文字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强化了集权统治 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禁锢了人们思想 有利于科技进步 A B c D19右图是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

6、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此种情况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 )A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20 我市某中学今年署假要组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明长城探访活动,相约从明长城的最西起点出发,他们出发点应是A.鸭绿江 B.临洮 C.嘉峪关 D.辽东21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 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右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22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

7、的是A.制成“麻沸散” B.写成伤寒杂病论C.写成千金方 D.写成本草纲目2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_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 Monkey King(猴王)。文中空格处应填写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24由宋代张择端创作,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可作为研究宋代市民生活重要史料的长卷风俗画是A女史箴图B秋郊饮马图C村童闹学图D清明上河图25下列几位清帝的年号,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顺治、康熙、乾隆、雍正 B康熙、顺治、雍正、乾隆C雍正、顺治、康熙、乾隆 D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二、非选择题(共3道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

8、分,共50分)26581年至907年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大一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图 (1)认真观看上图,大运河的中心在哪?南北起止在哪里?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5分)材料二:冷水江市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这首唐诗充分反映了当时时代特点。(2)材料二中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唐朝出现的什么盛世?请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该盛世产生的原因。(5分) .材料三:玄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家喻户晓的

9、人物,公元627年,玄奘抱着求学的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学习取经。他一路上历经千般磨难,历时17年,才回到中土并带回梵文佛经567部,受到唐太宗的赞赏。(3)阅读了玄奘的取经故事,谈谈你的感想。(4分) 材料四: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出嫁尺带珠丹,实现“和同为一家”。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现保存在拉萨大昭寺前的会盟碑成为了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4)请根据材料四,列举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列举出二项就得满分,4分)27960年至1368年是宋元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辽(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初为契丹国

10、)、北宋(960年,赵匡胤建立)、西夏(1038年,元昊建立,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几个政权并立;金(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先后灭辽、北宋(1127年“靖康之变”),和西夏与南宋南北对峙。 . 摘自娄底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指南历史(1)请用表格的形式将上述本材料进行归纳。(4分)材料二: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

11、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2)根据材料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2分) 材料三: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现存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北宋平民毕昇(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北宋时期用人工磁化法制成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南宋时传入欧洲,为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火药发明于唐代,宋朝开始广泛用于军事。 摘自娄底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指南历史 (3)从上面材料可知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

12、么?请就其中任意二大发明谈谈有何重大意义?。针对当今提倡的科技创新你有何感想? 28编辑历史手抄报。(14分) 历史手抄报是以历史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手写报纸。它有显眼的报头、报名并设有一定的栏目,以文字书写为主,也配有一定的图画、图案。我市某校学生学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后,举行了一次历史人物手抄报比赛。现请你收集本单元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编辑历史手抄报,进行报名与栏目的设计。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如果是选择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俄、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等主要知识编手抄报,请你给手抄报取个恰当的报名(或题头):(2分) (2)栏目一:郑和下西洋。简介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地点、意义等)(4分)(3)栏目二:抗击外来侵略。列举出明清进时抗击外来侵略的三位民族英雄,并简单介绍一下其中一位的主要历史功绩。(4分)(4) 栏目三:巩固边疆。清朝时对新疆、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加强了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你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