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2011.5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33513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2011.5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2011.5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2011.5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2011.5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2011.5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201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2011.5(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医疗纠纷原因与防范,目 的:为了培养和提高当代医学生更能适应现代新形势下从事好医学工作的技能与能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为构建医患和谐而努力。,医疗纠纷原因与防范,一、医疗纠纷的概念与现状 二、构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 三、医疗纠纷调查结果 四、医疗纠纷的原因(医方原因) 分析 五、医疗纠纷的防范对策 六、为构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而努力,一、医疗纠纷的概念与现状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 指医护人员为主体的人群与病人为中心的人群之间的关系。 狭义:指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模式。 广义:指医疗卫生服务群体(医生、护理、医技等人员)与病人及相关群

2、体(与病人有关联) 之间的相互关系。,2、类型 医学上关于医患关系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医师与患者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的地位不同而进行划分的。根据医患之间的地位,主动性大小,可将医患分为三种类型:即主动与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 美国的医患关系主要是共同参与型。 我国,医患关系主要是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模式。, 主动被动模式:医务人员处于主动支配地位,患者则完全被动服从。不利于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多适用于意识不清或婴儿患者。 指导合作模式:医生起主导作用,患者积极配合。目前最常见,适合急性患者。 共同参与模式:医患平等关系为基础,医生与患者都具有治好疾病的共同愿望,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3、,相互支持、配合,共同和疾病作斗争。,(二)医疗纠纷的概念 1、医疗纠纷的概念 目前无明确的定义。 一般泛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发生的原因在认定上发生分歧,患者/家属向院方/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司法机关提出追求医疗责任的医患纠葛。(李瑞菊)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出现死亡、残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原因及归责问题,或补偿、赔偿问题不能达成一致而发生的争议或冲突。(葛建一),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医患之间的矛盾。(区炳雄) 医疗纠纷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和原因在认识上发生分歧或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经行政或法律的方式可解决的医患纠葛。(余

4、秀君)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患之间的,因病人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引起对医方的争议。(马凤贤),在医院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患双方对医疗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在认定上存在这分歧而发生争执,甚至诉讼。(西安交通大学医院法医系) 发生在医患之间,患方对医疗机构和/或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不满意,与医方发生的纠纷。(王传中) 医疗纠纷是指患方(患者或家属)对医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不满意、向医方/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司法机关提出追究医方等责任,经行政或法律的方式可解决的医患矛盾 (叶军)。,中国医院管理学权威著作现代医院管理全书中的解释,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患双方之间因患者对医务人

5、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与医方发生的争执。医疗纠纷的本质特征是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的满意认定程度有分歧,其分歧的焦点是对医疗行为后果主要是不良后果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性的评判有明显差距,病人及家属要求追究发生不良后果的责任并要求对造成的损害进行经济赔偿,这种医患双方的争端一般会通过行政协调或法律裁决方能得以解决。,2、医疗纠纷的分类 医疗过失性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过失而导致。处理有章可循。此类少数。 非医疗过失性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无过失,难处理、激化矛盾、不稳定。占医疗纠纷的多数。 据报道,大部分纠纷并非真正由医疗事故造成。非医疗事故引起的纠纷成为主体

6、。(陈 刚),医疗纠纷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三)医疗纠纷的现状 70年代以前,医疗争议较少,80年代以后,人们物质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医疗信任的要求和治疗的期望值也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增强,医疗纠纷也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当前,医疗纠纷已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0年对全国326家医院的调查显示发生医疗纠纷的医院占98。 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市400多家医院的调查结果是:1998年2001年北京市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

7、起,影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事件1567起。 山东省省级医院医疗事故鉴定数量从1998年每年50多例,2005年已达200例左右。 江苏省各级法院2002年9月2003年12月受理医疗诉讼案件达到700多起,是往年同期的10多倍。, 湖南省卫生厅统计,2000年1月2001年7月,全省医疗纠纷1110起,其中发生围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68起,有398名医务人员被打伤,32人致残。 2002年以来,医疗纠纷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在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发生了患者杀医生的恶性事件。, 2005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相关调查: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

8、在203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5例左右,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用。,以湖北省的统计数据为例:1998年以前,该省因医疗纠纷上访的人数只有几十人次,最多的年份也只有300多人次,而2000年以来,每年上访者均在千人次以上。1998年以前,全省受理鉴定的医疗纠纷案,每年只有几起,而2000自年起,每年达百余起。医疗纠纷恶性突发事件也逐年呈上升趋势,截至2004年,全省有596名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人员被打,其中158人被打成重伤,另有1名医务人员遭毁容,有4人殃及生命,仅

9、部、省属医院就发生了近百起群体围攻医院的事件。,根据统计,全国每年发生冲击医疗纠纷分数平均为1300万件左右,如果按照2007年底全国医护人员665万的数量来分配,每一名医生平均每年可能会遇到两件医疗纠纷。全国范围内医疗投诉和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和医疗事故并不成比例(从2002年至今,每年以医疗事故作为案由的案件数量稳定在9000件10000件)。这反映医疗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年5月11日召开全国管理年会工作会议指出:医疗服务法制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有些地方甚至多次发生暴力攻击医务人员的事件。这一总结说明我

10、国医疗服务中医患关系持续恶化,医疗纠纷迄今为止仍然是医院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近些年,医疗纠纷大幅度增加。2007年某搜索网站将本年度社会话题排定座次,“医患关系”在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医患矛盾成为整个社会最不和谐的音符之一,频频发生的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紧张的医患关系又促使医疗纠纷频频发生,造成恶性循环,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二、构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指出:“构建社会主义

11、和谐社会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医患关系最终目标就是要加强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努力构成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的发生,严重影响医患关系,给医方造成损失,给患方带来痛苦。改善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共同的愿望。本研究就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寻

12、找防范的对策,尽量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方对医方的满意度,树立医方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可行、有效、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途径。,三、医疗纠纷调查结果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吴萍等对医院2005年发生的919例医疗投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如下: 1.医患沟通:未向患者清晰交代病程的自然发展、注意事项、并发症、医学检查及治疗的局限性,对手术指征的认同、对某些特殊检查的必要性缺乏解释等430起,占46.8。 2.非医疗产品质量:病房伙食、环境(空调、厕所、电梯、院内标示)等262起,占17.5。,3.服务态度:差,对患者提问不耐烦、不尊重患者甚至恶言相向108起,占11.8

13、。 4.医疗责任和技术:未进行规范操作、发错药、病历资料丢失、报告给错、各部门衔接欠佳、技术能力不足、实习医护人员技术欠佳等91起,占9.9。,5.医疗费用:治疗、检查、药品费用高、收费项目有疑问及自费药不能报销等47起,占5.1。 6.其他:患者医疗知识过分缺乏或者期望过高。家里无人照顾而要求住院、无理取闹等38起,占4.1。 7.服务规范:未准时开诊、离岗、上班接听手机、熟人不排队就诊等引起,占3.4。,8.与政府限制有关:外省市医保、大病医保、伤残鉴定等专门文件规定限制13起,占1.4。 医护人员被投诉占60.1,其中手术科室占56.0,非手术科室占44.0;工勤人员、护工、收费、挂号、

14、出入院窗口占11.8。,2004年至2007年某市医疗纠产生的原因、医疗纠纷分布的科室、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等方面展开调查。某市15所二级甲等医院,其中14所为县级医院,1所为市级医院,综合医院9所,中医院5所,专科医院1所。,方法 对某市15所二级医院,2004年至2007年的医疗纠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方因素共218起,占医疗纠纷发生因素54.8。医患沟通不足72起,占33.6,医疗技术水平55起,占25.0,医疗条件限制29起,占13.2 ,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26起,占11.8,医务人员态度不良19起,占8.6,其他因素17起,占7.7。,患方因素180起,占医疗纠纷发生因素45.2,其

15、中医学知识缺乏104起,占57.78,无理取闹39起,占21.67,其他因素34起,占18.89,医闹鼓动3起,占1.67。结论 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方的原因和患方的原因,同时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方法 对某市2所三级医院,2004年至2007年的医疗纠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方因素共71起,占医疗纠纷发生因素35.0。医患沟通不足20起,占28.2,医疗技术水平30起,占42.3,医疗条件限制10起,占14.1 ,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7起,占9.9,医务人员态度不良4起,占5.6;,患方因素132起,占医疗纠纷发生因素65.0,患方因素所致明显高于医方因素。其中医学知识缺乏90

16、起,占68.2,无理取闹30起,占22.7,医闹鼓动12起,占6.7。结论 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方的原因和患方的原因,同时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某市医疗纠纷科室分布情况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对某市15所二级医院、2所三级医院2004年至2007年的489起医疗纠纷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医院4年医疗纠纷共发生279起,其中外科150起,占53.8;内科61起,占21.9;妇产科36起,占12.9;儿科26起,占9.3;医技科6起,占2.1。,三级医院4年医疗纠纷共发生210起,其中外科138起,占65.8;内科41起,占19.5;妇产科25起,占11.9;医技科4起,占1.9;儿科2起,占1.0。结论:手术科室的医疗纠纷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外科是最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科室,其次是内科。,四、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 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有时多种原因又常常交织在一起。主要有社会原因、医方原因和患方原因三方面,(一) 社会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