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防范与处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33511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防范与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防范与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防范与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防范与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防范与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防范与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防范与处理(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防范与处理,昭平县卫生局医政股 2011.02,一、医疗纠纷的概念及种类 医疗纠纷的概念: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处理发生分歧而引发的纠纷。 医疗纠纷的种类: 医疗事故 有过失的医疗纠纷 医疗差错 医疗纠纷 医疗意外 无过失的医疗纠纷 医疗并发症 疾病的自然转归,二、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的特点: 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在医疗机构从业的医务人员。 医疗事故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

2、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必须在医疗活动中有过失。,(三)。,什么叫医疗过失? 医疗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当预见 自己的医疗行为可能导致病人出现不良后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 轻信能够避免,以致于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 态度。可见过失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持的 心理态度。按照这种心理态度的不同内容, 可将过失区分为两种类型,即过于自信的过失 与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病人出现不良后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后果的心理态度。 例如:一位患者到某乡镇卫生院连续使用了三天的青霉素,第四天使用时因换了

3、批号,医生告诉他需重新皮试,患者不肯,医生想了想,认为患者用了三天都没有事,可能不会出事吧,最后迁就了患者,导致患者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此案中医生已经预见到使用换了批号的青霉素如果不皮试可能会过敏,而轻信能够避免,最后因其轻信行为导致了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后果。,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病人出现不良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后果的心理态度。 例如:比如做腹腔手术时,在关闭腹腔前,负责清点敷料,手术器械的医务人员,根据职业和诊疗护理常规的要求,应当预见到自己不清点敷料,手术器械,可能会把敷料,手术器械遗留在腹腔中,对病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后果,因为疏

4、忽大意忘记清点,导致把敷料或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腹腔中,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这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医疗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患者的人身损害包括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与危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危害结果是由医疗过失所造成的,并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来决定承担民事责任的大小,把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也就是说在决定承担责任大小时既要考虑医务人员的过失,也要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的状况,并确定医务人员的过失与患者原有疾病对引起医疗事故损害各自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必须是

5、发生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活动中。,医疗事故分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的,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具体分级标准卫生部还要制订。,三、医疗纠纷或事故的防范 (一)履行职责防范医疗事故和纠纷 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与管理 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和严谨态度开展经常性的培训,让每位医务人员都能够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提高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正确处理农村地区

6、急诊医疗、临床基本医疗、社区康复医疗、计划免疫、疫情处理、孕产妇及儿童保健、社区慢性病防治,老年保健及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 严格把握转诊时机并正确转送急危重病人。,完善并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 落实关系医疗质量及安全的医院核心管理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人会诊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重大医疗过失责任追究制度。 落实病历书写管理制度,防止文书缺陷。 病历管理制度的重点:遵守病历管理规定,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杜绝他人抢夺、窃取病历资料;只受理患者复印复制客观性病历资料的申请;按规定封存、启封主观性病历资料(死亡

7、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 优势证据:病历是医务人员依据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如不依法书写和管理,诉讼时会因举证不能而败诉。,落实处方管理制度,促进合理用药 明确医师处方的权限。执业医师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乡镇医疗机构的执业助理医师有与注册执业地点、科目范围相应的处方权; 明确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调剂处方药品凭处方,认真审核、准确调配,并向患者交代、指导;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审核处方适宜性、安全性,是否滥用、有无失误;落实四查十对;有权拒绝不规范、不合法处方。 遵守知情同意签字制度,(二)制订并落实医疗事故的防

8、范和处理预案,在预案中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对每一个部门要分别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针对容易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质量、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因素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如在院长的领导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医务科负责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共同承担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工作职责。将防范医疗事故工作情况纳入医院科室目标管理,常抓不懈。对手术质量、门诊质量和易发生医疗事故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建立医疗质量考核评价制度。,(三)发挥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作用 配备医疗服务质量监

9、控专(兼)职人员,加强监督与防范,才能保证医疗质量,避免医疗事故。 专(兼)人员履行五项职责 制订工作计划制度,建立监控指标体系和科学评价方法,研究日常监控工作措施。 加强日常监控,组织检查、考核、评价,判定指标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监督法规执行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 监督法规执行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承担医患沟通职责,认真接待来访、投诉,提供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相关咨询服务。 做好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处理工作。,提高投诉接待和妥善处理纠纷的能力 认真接待,态度和蔼,倾听意见陈述观点,防止纠纷激化;谈话耐心细致,有理有节,做好解释说明,避免新的冲突。 调查

10、核实,采取措施,要求科室妥善处理,减轻损害,消除隐患,并及时向患者反馈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分析卫生院管理的薄弱环节,以便采取对应措施,加强监控和管理。,向患者提供服务 向咨询人介绍医疗服务特色,解答疑问。 向纠纷投诉人告知处理程序和解决途径,权利和义务。以积极、热情、周到的服务有效缩小医患认识距离,提高信任度,平抑过度期望值,为提高卫生院社会信誉度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熟悉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途径 当前,有多种可选择途径:双方平等协商;一方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四、在医疗活动中常见的医疗纠纷或事故 (一)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所引发的纠纷 法律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

11、条例第37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关系人同意并签字。”由此产生了医疗机构对患者的告知、说明义务。,典型案件: 某患者入住某医院,被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院采用了甲基强的松龙作为治疗药物,目的是使患者血小板升高而减轻病情。结果不但没有使患者的血小板上升,反而引起患者肺部霉菌感染和继发性糖尿病。后经医治无效而死亡。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属医疗事故,但认为在诊治中存在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大剂量使用激素可能引起严重感染并发症,使用前没有向患者和家属交待清楚;二是大剂量使用激素已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征兆,经治医生未引起足够重视。后

12、患者家属起诉到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医方的过错有两点:没有尽到告知和说明的义务;没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因而判决医院赔偿患者家属11多万元。,某患者被某医院初步诊断为胃内基底肌瘤,无其他病症。医院于3日后对患者实施胃底肌瘤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脾脏被切除。家属询问原因,主刀医师告知是胃底肌瘤与脾脏紧密粘连一起,分离手术十分困难,强行分离可能损伤脾门处的动脉、静脉血管;切除脾脏比可能发生的大出血且危及患者生命的后果要轻得多,为了达到手术目的而不得已采取了切除措施。患者及家属认为:医院在没有告知和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摘除脾脏,导致患者失去部分胃体和脾脏。于是向法院起诉,

13、经法院审理认为,医院为避免患者的生命危险而不得切除其无病变脾脏,未履行告知义务和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从而剥夺了患者的手术方案选择权,依法存在过错,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陈女士因卵巢囊性畸胎瘤,接受某医院的手术治疗。术前患者签署了手术同意书,并注明“术中根据病情决定术式及手术范围,如为恶性,则有切除子宫可能”,但未及其他。手术中,医院认为右侧卵巢瘤可能性大,实施了“子宫全切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患者认为,医院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属超范围手术,导致了患者丧失第二性征,终生依赖药物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的严重后果。于是起诉到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医院在未将切除双侧卵巢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的情况下

14、,并且在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书面同意时擅自将患者的双侧卵巢、双侧输卵管等切除导致了患者丧失女性第二性征,终身依赖药物维持女士第二性征的严重后果,医院的行为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也剥夺了其是否进行双侧卵巢等项手术的自主决定权,因而判决医院赔偿患者各项损失13.8万元。,警示和应对措施: 切实落实知情同意制度,要求患者及时正确签署各种知情同意书。 及时书写知情同意书。即在实施麻醉、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前签署。 正确书写:a.采取书面形式;b.要病人及家属双签字;c.病人及家属要亲自签字;d.签署的时间至少精确到分。 履行告知义务的实质性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病情告知。如实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名称

15、、现状、程度、发展趋势和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的后果等诊断结论。但出于为防止病情急剧恶化避免对患者可能或必然造成不利后果的善意考虑,对患者本人的迟延告知为例外。,治疗告知。如实告知对患者所患疾病将采取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措施以及为避免危险所采取的预防措施。采取手术治疗时,应当由患者及其家属签字同意。 风险告知。如实告知治疗措施可能或必然产生的危险,或因患者体质特异可能发生的过敏,排异,恶化和并发症等其他损害后果。 费用告知。如实告知患者治疗疾病所应当承担的费用及其计费论据。,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导致的纠纷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

16、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地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典型案例: 误诊引起的纠纷 某患者因腹疼加剧于早上6时到当地卫生院治疗,当班医生经检查,诊断为:消化道急腹症,阑尾炎可能性大。让观察治疗,并给肌肉注射安痛定1支、硝酸甘油片1mg舌下含化。20分钟后,患者疼痛未见减轻,医生又给其肌注罗通定60mg、冬眠灵50mg、硫酸阿托品1mg加维生素B1针100mg足三里穴位注射,并给庆大、地米、654-2、甲硝唑静滴。至晚上10时,患者疼痛减轻,初步诊断为阑尾炎。次日凌晨2时许,患者腹痛加重,医生再次检查后发现原先诊断有误,于是转县医院治疗。到县医院检查诊断为:胃穿孔。后因患者病情急剧变化,抢救无效而死亡。患者家属起诉到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卫生院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将胃穿孔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治疗,盲目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