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栏13-元素及其~化合物入门知识的综合应用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88033303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栏13-元素及其~化合物入门知识的综合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年度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栏13-元素及其~化合物入门知识的综合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年度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栏13-元素及其~化合物入门知识的综合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年度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栏13-元素及其~化合物入门知识的综合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年度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栏13-元素及其~化合物入门知识的综合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度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栏13-元素及其~化合物入门知识的综合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栏13-元素及其~化合物入门知识的综合应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年高考试题 , 1【2018天津卷】下图中反应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除外):_,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Mg(OH)2的电子式:_。(2)A2B的化学式为_。反应的必备条件是_。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写化学式)。(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用Mg制成的格氏试剂(RMgBr)

2、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_。【答案】 r(H+)r(Mg2+)r(N3)r(Cl) 第三周期A族 Mg2Si 熔融,电解 NH3,NH4Cl SiC 2Mg(OH)2+2SO2+O2=2MgSO4+2H2O CH3CH2CHO,CH3CHO【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流程过程,先判断出A2B的化学式,带入框图,结合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详解:(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为Mg2+、Cl、N3-、H+,比较离子半径应该先看电子层,电子层多半径大,电子层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这几种离子

3、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H+)r(Mg2+)r(N3)r(Cl)。Mg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A族。氢氧化镁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1个Mg2+和2个OH-,所以电子式为:。(2)根据元素守恒,A2B中就一定有Mg和Si,考虑到各自化合价Mg为+2,Si为-4,所以化学式为Mg2Si。反应是MgCl2熔融电解得到单质Mg,所以必备条件为:熔融、电解。反应需要的是Mg2Si、NH3和NH4Cl,而后续过程又得到了NH3和NH4Cl,所以可以循环的是NH3和NH4Cl。(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该耐磨材料一定有Si和C,考虑到课本中介绍了碳化硅的高硬度,所以该

4、物质为SiC。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基本的元素综合问题,比较新颖的是在题目的最后一问中加入了一个有机小题,这样的无机有机综合题目是比较少见的,当然难度并不大。第(4)小题中的反应,可以参考必修1的课后练习中涉及的钙基固硫问题。方程式中按道理应该加上反应的条件,例如:加热。2【2018江苏卷】碱式硫酸铝溶液可用于烟气脱硫。室温下向一定浓度的硫酸铝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粉末,反应后经过滤得到碱式硫酸铝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x)Al2(SO4)3+3xCaCO3+3xH2O2(1x)Al2(SO4)3xAl(OH)3+3xCaSO4+3xCO2生成物(1x)Al2(SO4)3xAl(OH)3中x值的

5、大小影响碱式硫酸铝溶液的脱硫效率。(1)制备碱式硫酸铝溶液时,维持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不变,提高x值的方法有_。(2)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SO2过程中,溶液的pH_(填“增大”、“减小”、“不变”)。(3)通过测定碱式硫酸铝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确定x的值,测定方法如下: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0 mL,加入盐酸酸化的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固体2.3300 g。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 mL,稀释至25 mL,加入0.1000 molL1EDTA标准溶液25.00 mL,调节溶液pH约为4.2,煮沸,冷却后用0.08000 molL1CuS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

6、EDTA至终点,消耗CuSO4标准溶液20.00 mL(已知Al3+、Cu2+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11)。计算(1x)Al2(SO4)3xAl(OH)3中的x值(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适当增加CaCO3的量或加快搅拌速率(2)减小(3)25mL溶液中:n(SO42)= n(BaSO4) =0.0100 mol2.5 mL溶液中:n(Al3+) = n(EDTA)n(Cu2+)=0.1000 molL125.00 mL103LmL10.08000 molL120.00 mL103 LmL1=9.000104 mol25 mL溶液中:n(Al3+)=9.000103 mol1 m

7、ol (1x)Al2(SO4)3xAl(OH)3中n(Al3+)=(2x)mol;n(SO42)=3(1x)mol x=0.41【解析】分析:(1)提高x的值,即促进Al3+的水解和CaSO4的生成。(2)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SO2,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3)根据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的固体计算n(SO42-);由消耗的CuSO4计算过量的EDTA,由Al3+消耗的EDTA计算n(Al3+);根据n(Al3+)与n(SO42-)之比计算x的值。(3)25mL溶液中:n(SO42-)= n(BaSO4)=0.0100 mol2.5 mL溶液中:n(Al3+) = n(EDTA)n(Cu2+

8、)=0.1000 molL125.00 mL103LmL10.08000 molL120.00 mL103 LmL1=9.000104 mol25 mL溶液中:n(Al3+)=9.000103 mol1 mol (1-x)Al2(SO4)3xAl(OH)3中n(Al3+)=(2-x)mol;n(SO42-)=3(1-x)mol=,解得x=0.41。点睛:本题以碱式硫酸铝溶液的制备原理为背景,考查反应原理的理解、反应条件的控制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有: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CaCO3生成碱式硫酸铝溶液,CaCO3的作用是调节pH促进Al3+水解,同时将SO42-转化为CaSO4沉淀;理解溶液

9、中的离子反应与实验滴定方法的定量计算,理清物质间的计量关系。3【2018届文山州毕业考】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分别向盛有0.5 g Na2CO3固体、0.5 g 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 mL水(20 ),搅拌,测量温度为T1;.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分别加入10 mL 密度约为1.1 gmL120%的盐酸(20 ),搅拌,测量温度T3。得到下表1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Na2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步骤中Na2CO3、NaHCO3固体分别是全部溶解还是部分溶解_。(3)分析表

10、1的数据得出:Na2CO3固体溶于水_,NaHCO3固体溶于水_(填“放热”或“吸热”)。(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盛有10 mL水(20 )的烧杯中加入10 mL_,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称取m1g混合物,加热至

11、质量不变时,称其质量为m2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用代数式表示)。附表:溶解度表.【答案】 COH2OHCOOH Na2CO3和NaHCO3固体都是全部溶解 放热 吸热 密度约为1.1 gmL120%的盐酸(20 ) AC 100%【解析】(1)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钠离子不水解、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以第一步水解为主,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4)强酸溶于水放热,盐酸为强酸,所以需增加探究盐酸溶于水温度的变化,即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搅拌,测量温度为22.2,故答案为

12、: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5)A盐酸溶于水放热,测量温度为22.2,T1/,NaHCO3固体溶于水温度从20升高到18.5,吸热,两者反应恒温后测量温度T3为20.8低于22.2,所以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B用稀盐酸鉴别NaHCO3和Na2CO3溶液,反应较快的为NaHCO3,能鉴别,故B错误;C从上述温度变化数值可判别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故C正确故选AC;4【2018届盐城市三模】Ca10(PO4)6(OH)2(羟基磷酸钙,简写HAP)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功能矿物材料,可用于除去水体中的F-、Cd2+

13、、Pb2+及Cu2+等。(1)制备HAP的步骤如下:分别配制250mL浓度均为0.5 molL-1的Ca(NO3)2溶液和(NH4)2HPO4溶液(pH约为8),按n(Ca)/n(P)=1.67分别量取相应体积的溶液,加热至50,不断搅拌下,按特定的方式加料,强力搅拌1h,再经后续处理得到产品。特定的加料方式是_ (填序号)。a将Ca(NO3)2溶液逐滴滴入(NH4)2HPO4溶液中,再用氨水调节pH至10.5b将(NH4)2HPO4溶液逐滴滴入Ca(NO3)2溶液中,再用氨水调节pH至10.5c将(NH4)2HPO4溶液和氨水混合并调节pH至10.5,再滴入Ca(NO3)2溶液反应生成Ca1

14、0(PO4)6(OH)2的离子方程式为_。(2)HAP脱除F-的操作是:在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50mL10mgL-1NaF溶液和0.15gCa10(PO4)6(OH)2,在恒温下振荡,每隔1h测定一次溶液中F-浓度,直至达到吸附平衡。实验中“烧杯”材质用“聚四氟乙烯”塑料而不用玻璃,其原因是_。除氟反应形式之一是:Ca10(PO4)6(OH)2+20F-10CaF2+6PO43-+2O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用Ksp(CaF2)和Ksp(HAP)表示。(3)HAP脱除Pb()包括物理吸附和溶解-沉淀吸附。物理吸附时,HAP的特定位可吸附溶液中某些阳离子;溶解-沉淀吸附的机理为:Ca10(PO4)6(OH)2(s)+2H+(aq)10Ca2+(aq)+6PO43-(aq)+2H2O(l)(溶解)10Pb2+(aq)+6PO43-(aq)+2H2O(l)Pb10(PO4)6(OH)2(s)+2H+(aq)(沉淀)已知Pb()的分布分数如图-1所示;一定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