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精编大题强化训练2 化学工艺流程的解答策略(带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32276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精编大题强化训练2 化学工艺流程的解答策略(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高考化学精编大题强化训练2 化学工艺流程的解答策略(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高考化学精编大题强化训练2 化学工艺流程的解答策略(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高考化学精编大题强化训练2 化学工艺流程的解答策略(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高考化学精编大题强化训练2 化学工艺流程的解答策略(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精编大题强化训练2 化学工艺流程的解答策略(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精编大题强化训练2 化学工艺流程的解答策略(带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题强化训练(二)化学工艺流程的解答策略(教师用书独具)1(2017全国卷)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2)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3035404550TiO2xH2O转化率/%9295979388分析40 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3)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

2、键的数目为_。(4)若“滤液”中c(Mg2)0.02 mol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 molL1,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_(列式计算)。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_。(5)写出“高温煅烧”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1)根据图像分析,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100 、2 h或90 、5 h。(2)当温度低于40 时,H2O2、NH3H2O不易分解,但是温度低,反应速率慢,TiO2xH2O转化率低;当温度高于4

3、0 时,H2O2分解,NH3逸出,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TiO2xH2O的转化率低。(3)设Li2Ti5O15中过氧键的数目为x,则非过氧键氧原子数目为152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152x)1245,解得:x4。(4)根据Ksp(FePO4)1.31022及Fe3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Fe3)1.0105 molL1,可得c(PO) molL11.31017 molL1。c(Mg2) molL10.01 molL1,则c3(Mg2)c2(PO)0.013(1.31017)21.6910401.71040KspMg3(PO4)21.01024,因此不

4、会生成Mg3(PO4)2沉淀。(5)煅烧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由3降至2,被还原,则H2C2O4应作还原剂,其氧化产物为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3CO2H2O。【答案】(1)100 、2 h或90 、5 h(2)低于40 ,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 ,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3)4(4)Fe3恰好沉淀完全时,c(PO) molL11.31017 molL1,c3(Mg2)c2(PO)值为0.013(1.31017)21.71040KspMg3(PO4)2,因此不会生成Mg3(P

5、O4)2沉淀(5)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3CO2H2O2(2018成都一模)高锰酸钾常用作消毒杀菌剂、水质净化剂等。某小组用软锰矿(主要含MnO2,还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模拟工业制高锰酸钾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焙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MnO2_ _O2_K2MnO4_H2O;工业生产中采用对空气加压的方法提高MnO2利用率,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_。(2)滤渣的成分有_(化学式);第一次通CO2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的原因是_。(3)第二次通入过量CO2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4)将滤液进行一系列操作得KMnO4

6、。由图像可知,从滤液得到KMnO4需经过_、_、洗涤等操作。(5)工业上按上述流程连续生产。用含a%MnO2的软锰矿1吨,理论上最多可制KMnO4_吨。(保留2位有效数字)(6)利用电解法可得到更纯的KMnO4。用惰性电极电解滤液。电解槽阳极反应式为_。阳极还可能有气体产生,该气体是_。【解析】由流程图可知,软锰矿在空气和碱性环境中焙烧冷却后,得到K2MnO4、硅酸盐、偏铝酸盐和Fe2O3,过滤后,滤液中是K2MnO4、硅酸盐、偏铝酸盐,通入CO2生成H2SiO3和Al(OH)3沉淀,滤液中第二次通入过量CO2生成KMnO4。(2)滤渣是H2SiO3和Al(OH)3沉淀;盐酸是强酸,易将Al(

7、OH)3沉淀溶解,不宜掌握用量。(3)第二次通入的CO2和溶液中的K2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CO22H2O=MnO22MnO4HCO。(4)由曲线可知,KMnO4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故使用蒸发结晶法,趁热过滤。(5)依据工艺流程,含Mn物质间的定量转化应为:MnO2K2MnO4KMnO4MnO2但是MnO2循环利用,多次转化,可视为原料中的Mn全部转化为KMnO4所以:m(KMnO4)1580.018a t。(6)电解滤液,阳极被氧化MnOe=MnO。阳极还可能发生4OHe=O22H2O,产生O2。【答案】(1)24KOH122加压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

8、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使MnO2反应更充分(2)Al(OH)3、H2SiO3稀盐酸可溶解Al(OH)3,不易控制稀盐酸的用量(3)3MnO4CO22H2O=MnO22MnO4HCO(4)蒸发结晶趁热过滤(5)0.018a(6)MnOe=MnOO23(2018蓉城名校一模)3PbOPbSO4H2O化学名:三盐基硫酸铅,简称三盐,M990 gmol1。不溶于水,微黄色粉末,可用作聚氯乙烯稳定剂。以铅泥(含PbO、Pb及PbSO4等)为原料制备三盐基硫酸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PbSO4的Ksp1.82108,PbCO3的Ksp1.4621013。请回答下列问题:(1)铅蓄电池其工作原

9、理是PbPbO22H2SO42PbSO42H2O。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步骤转化的目的是_,将滤液1、滤液3合并,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可得到一种结晶水合物(M322 gmol1),其化学式为_;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3)沉铅后的滤液中c(Pb2)9.10105molL1,则此时c(SO)_molL1。(4)步骤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步骤洗涤沉淀时的操作是_;若以100.0 t铅泥为原料制得纯净干燥的三盐49.5 t,假设铅泥中的铅元素有90%转化为三盐,则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解析】(1)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

10、式为PbSO42H2O2e=PbO2SO4H。(2)步骤加入Na2CO3溶液能将PbSO4转化为PbCO3,可以提高铅元素的利用率。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滤液1、滤液3中均含有Na2SO4,再结合所得晶体的摩尔质量可知析出的晶体为Na2SO410H2O。滤液2中的HNO3可循环使用。(3)沉铅后滤液中c(Pb2)9.10105molL1,则滤液中c(SO) molL12.0104 molL1。(4)步骤中加入NaOH溶液,使PbSO4转化成三盐,化学方程式为4PbSO46NaOH3PbOPbSO4H2O3Na2SO42H2O。沉淀表面有Na2SO4等杂质,洗涤沉淀时,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让蒸

11、馏水自然流下,并重复上述操作23次即可。设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根据关系式:4Pb 3PbOPbSO4H2O4 mol207 gmol1 990 g1000 tx90%49.5 t则,解得x46.0 %。【答案】(1)PbSO42H2O2e=PbO2SO4H(2)将PbSO4转化为PbCO3,提高铅的利用率Na2SO410H2OHNO3(3)2.0104(4)4PbSO46NaOH3PbOPbSO4H2O3Na2SO42H2O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让蒸馏水自然流下,并重复上述操作23次46.0%4(2018桂林模拟)金属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1)工业上用钛矿石(主要成分为FeTiO3,主要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以下流程制得TiO2:其中,步骤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H2SO4FeTiO3=TiOSO4FeSO42H2O。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为提高钛矿石的碱浸出速率,步骤可采取的办法除提高碱的浓度外,还可以采取的办法有_、_(写出两种方法)。步骤中加入Fe的目的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