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曲江区2017届七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3187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63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曲江区2017届七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曲江区2017届七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曲江区2017届七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曲江区2017届七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曲江区2017届七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曲江区2017届七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曲江区2017届七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6-2017 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3 分)生活在距今约 7020 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 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3 分)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A粟昀种植 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小麦的种植 3(3 分)距今约 6000 年,这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3 分)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炎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传说炎帝姓姜 B发明了农具 C被尊称

2、为神农 D发明了车船、历法 5(3 分)苟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周天子为了管理和开发全国广大地区实行的制 度是 ( )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 6(3 分)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A纺织业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D造纸业 7(3 分)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8(3 分)“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 历史时期是 ( ) 2 A春秋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9(3 分)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

3、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 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齐桓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 D秦孝公 10(3 分)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 A诸侯争霸 B所有的诸侯国实力势均力敌 C诸侯定期朝贡周天子D周天子的地位上升 11(3 分)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 年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来,它一 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 ) A李冰 B李春 C郦道元D张仲景 12(3 分)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战国时期提出依法治国 的是( ) A孔子 B韩非子C老子 D孟子 13(3 分)春

4、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 层面 日常规范 个人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 家庭 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政府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14(3 分)公元前 209 年,阳城地方官派官差押送 900 多名壮丁去渔阳守卫边境,走到大泽乡遇到大雨, 不能按期到达,按秦律规定这些人得全部处死,迫不得已,只好举起竹杆当义旗,进行起义。这个成语“揭 竿而起”源自 ( ) 3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争 C陈胜、吴广起义D阪泉之战 15(3 分)学习过汉武帝大一统后,小明同学开始收集有关汉武帝的材料,下列材料不可

5、用的是( ) A派张骞出使西域 B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C在都城兴办太学 D统一文字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16(3 分)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中国的丝绸 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成阳 B长安 C洛阳 D东京 17(3 分)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管辖开始于 ( ) A秦朝 B西汉 C三国 D晋朝 18(3 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提倡节俭,减轻刑罚 释放部分奴婢,迁都咸阳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A

6、BCD 19(3 分)如图的示意图反映的战役是( ) 4 A马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20(3 分)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 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BCD 21(3 分)屠呦呦是当代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 华人科学家。其实中国古代中医学成就同样令我们骄傲,例如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 这是哪位医学家的成果?( ) A华佗 B李时珍C张仲景D扁鹊 22(3 分)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 7 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区南约 24 公里。

7、南华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与之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3(3 分)经历了三国分立后,又出现了一个短暂而统一的朝代是( ) A西晋 B东晋 C南朝 D北朝 24(3 分)我国流传着很多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如“清明下种,谷雨插秧”、“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等。从这些谚语反映二十四节气( ) A是古人的迷信思想 B限制农民进行创新耕作 C对农民生产和开常生活有指导作用 D完全不准确 25(3 分)下列著作与其作者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兰亭序王羲之 B史记一一司马迁 C齐民要术一一贾思勰D九章算术一一祖冲之 5 二、材料分析题(2 小题,共

8、25 分) 26(13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 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 裂”。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 材料三:战国末年,秦王经过 10 年征战,先后灭亡六国。公元前 221 年,完成统一全国大业。在中央,秦 设置“三公”对国家进行管理,通过这个体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在秦朝建立起来。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

9、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依据材料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中的变法内容。 (3)阅读材料二,旧贵族的既得利益为什么会受到损害?请从材料一找出相关的句子。 (4)依据材料三,秦设置“三公”分别指什么官职?这次变法和完成统一全国有什么关系? 27(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一一西汉史记 (材料一译文: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用鱼和米作主 食,靠打渔狩猎和采集为谋生的手段,由于食物的供给有保障,人们不担心挨冻受饿,但这里也没有非 常富有的人家

10、。)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一一南朝宋书 6 (材料二译文: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安居乐业,一年种植的东西几个郡都可以饱。 丝织品丰富,足可让天下人穿暖。) 材料三:(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一一魏书 材料四:魏主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 王里,园兹大举,光宅中原。”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一、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这里的魏主是谁?为了顺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

11、,结合所学知识,他采取了哪些汉化 措施? (4)阅读材料四,都城从平城迁至河洛王里,新的都城指哪里?这次改革仃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它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7 2016-2017 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生活在距今约 7020 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考点】13:北京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解答】题干给出了时间:距今约 7020 万年和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等

12、信息,设 问考查对应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70 万年20 万年,他们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 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会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几十人群居,共同劳动(采集、狩猎) 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故选 B 【点评】本题给出的提示信息较多,最关键的是生活年代,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A粟昀种植 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小麦的种植 【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注意掌握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 【解答】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

13、稻的国家 故选 B 8 【点评】识记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成就 3距今约 6000 年,这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考点】16: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半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 得出结论 【解答】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 骨器,种植粟 故选 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半坡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4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炎帝的叙述不正

14、确的是 ( ) A传说炎帝姓姜 B发明了农具 C被尊称为神农 D发明了车船、历法 【考点】18: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炎帝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 得出结论 【解答】相传,炎帝姓姜,他牛首人身,发明了木耒、木耜,教民种地,还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相 传是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神农,所以 ABC 是正确的描述;D 选项黄帝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 献有制造房屋、车船、弓箭、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其妻发明养蚕、缫丝 技术符合题意 故选 D 9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

15、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炎帝的相关知识点 5苟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周天子为了管理和开发全国广大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 【考点】26: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为了巩固政权,并有效 地统治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 【解答】为了巩固政权,并有效地统治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 属、功臣及古帝王的后代,封他们为诸侯,让他们全权管理封地内的事务“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 映的西周的分封制 故选 C 【点评】西周的分封制是历年来中考的考点,应重点掌握 6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A纺织业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D造纸业 【考点】2I: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了青铜文明 【解答】夏、商、西周三代被人们称为“青铜时代”,源于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同时,人们又将这一时期称为“青铜文明”,也是因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影响巨大但并非说青 铜文明就单指青铜器的制造行业而言,夏、商、西周繁荣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我国的 青铜文明 故选 C 10 【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