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31309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7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2019 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语 文文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 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 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阅读

2、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报纸微博并不只发布事实性新闻,评论同样是重要的内容,这是体现报纸微博的水平、深度和情怀的地 方,一些报纸微博也因此引人关注,让部分评论员 。但对于新闻评论来说,( ),就是标与本的 问题。对新闻事件本身的评论可被视作“治标” ,由事件本身挖掘更深层的意义可被视作“治本” 。对新闻评 论来说,目标自然是能做到标本兼治。但问题在于本的问题不是能一下就解决的,否则也不是本了。比如腐 败的案件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司法公正、官员财产申报等制度保 障之类的建议是经常在新闻评论中出现的。 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 的,而且有些方面是始终没有付诸实践,所以每次

3、有腐败案件被曝出时, 都能看到类似的评论,久而久之就不免有了的印象。 “公知”的污名化的一部分原因也在这里,当中国出现 负面新闻时,用体制来进行解释总是不会错的,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 题的缓解没有帮助。所以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也是正常的。这种困境对于报纸微博来说更难处理,因为 140 字的篇幅对于评论有很大的限制,几乎只够陈述观点,而无法进行逻辑推导和具体证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脱颖而出 遍地开花 一挥而就 陈词滥调 B脱颖而出 层出不穷 一蹴而就 陈词滥调 C鹤立鸡群 层出不穷 一挥而就 老生常谈 D鹤立鸡群 遍地开花 一蹴

4、而就 老生常谈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 B但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 C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 D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评论员有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B评论员有个困境难以解决 C有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D有个困境难以解决 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

5、卷(非选择题) ) 评卷人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 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 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 ,从毕 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 ,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

6、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 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 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 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 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 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 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

7、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 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 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 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3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 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 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 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8、,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 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 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 , 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B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

9、多样的统一性。 C在笔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结尾提及礼记 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文章具体阐述文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作好铺垫。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D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走自己

10、的文化道路。 B汉字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因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C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 D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的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远眺华不注 济南北,历城界,黄河南,一山奇崛,名曰华不注。 尽管我在济南度过几年大学时光,很惭愧,对华不注知之甚晚。甚至在毕业那年听孔孚老师讲座之前, 竟未闻之。 记得当年孔孚先生仙风道骨,洒脱且从容,那次讲座中,他以曲阜乡音吟诵了他的几首诗,深远渺然。 其中最为得意的一首是飞雪中远眺华不注: 它是孤独的/在铅色的穹庐之下/几十亿年/仍是一个骨朵/雪

11、落着/看/它在使劲开! 4 华不注,山名取自诗经小雅棠棣 ,诗曰:“棠棣之华,鄂不韡韡。 ” “华”同“花” , “鄂不” 即花蒂。山名“华不注” ,俗名花骨朵。 多年来,每每忆起那首短诗,就为先生的诗意奇思讶然,宏旷的时间,苍远的空间,尽在寥寥数笔之 间。铅色穹庐大雪纷落的背景中,华不注山就像一个含苞的花骨朵,它在使劲开。巨大的动感与画面感扑面 而来,逶迤跌宕。华不注,一个天地间经年的花骨朵,第一次开放在心神之内。而先生赋予此山“孤独”的 蕴意, “使劲开”的意象,或正于隐秘间道出华不注的精神指向。 是的,那山是孤独的。它曾经开放过,灿烂过。 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它曾不吝赞美:“单椒秀泽,不连丘

12、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 青岸翠发,望同点黛。 ”可以想见,在华北平原广阔旷野中,视野所及,一马平川,蓦地,视线被己崭绝孤 峙的存在所挡,一座孤峰拔地而起,似一颗虎牙凌霄,若一弯翠黛蹙聚,这才引得年轻的地理学家惊叹赞美, 诉诸笔端。 那年,李白器宇轩昂,飘然至齐鲁,留下名篇昔我游齐都:“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 秀俊,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诗 仙酣游山东一回,华不注怎样的场景,激起了诗人的浪漫诗思?骑白鹿,挟青龙,够奇幻,够威风。 李白的神思自是苍龙入穹无从追证,留下的华不注诗却因而有了仙意奇思。被赋予灵魂的华

13、不注不仅 化入诗词经典,而且进入了名画宝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 。打开卷幅,但见画面一片辽阔的绚烂:树木繁盛, 房舍掩映,河流蜿蜒,渔舟往复,在远处,有两山遥相对应,左山方圆,右峰高耸,分外醒目。细品此画, 洋溢着高逸名士之风,散逸文人之气,好山好水、半渔半樵的隐逸之心,呼之欲出。 画中右手那座平地而起、奇绝峻拔者,即是华不注。 原来赵孟頫仕元后,曾在济南为官三年有余。他罢官回到故乡浙江湖州后,曾向祖籍济南的老友、词 人周密叙说济南山水之奇。周密一生虽未到过济南,却对祖籍充满深情,他自号为华不注山人,足见其情志。 赵孟頫的介绍更激起周密对故里的向往,便请赵孟頫作画一抒心怀

14、,于是便有了这幅名画的诞生。 去年夏天,我因一机缘回到济南。 车过历城,得以于多年后远眺华不注。浩浩平原之上,华不注峰孤峻秀,一派昂然大气。据考证,汉 代中期因黄河改道造成支流灌注,济水泛滥,华不注周围形成湖泊。至唐称莲水湖,其时稻溪迴还,芦荡轻 摇,水村渔舍,仿若江南,远望华不注,恰如水中含苞欲放的一枝荷花。到了金代,元好问曾到济南一咏华 不注“华山正是碧芙蕖,湖水湖光玉不如” ,可见山湖相映之美。至明朝,亢思谦写续游华不注峰记时, 欲抵山下已须舍舟而行。到清代,全祖望游华不注,周围已是莽然田舍。后康有为来登华不注,大赞“南京 钟山紫金峰,北京翠微山、煤山,扬州的七星山,苏州的横山然山水之美

15、皆不如华不注也” ,但华不注 周围早已不复昔日山光水色, “含笑凌倒景”的情景只能在古诗中寻找矣! 沧海桑田,岁月悠悠,华不注兀兀独立。 5 华不注是“忠文化”的见证者。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二年,齐晋两国交战,齐顷公亲率大军在 “鞍”与晋军决战。齐顷公自信满满,声称“灭此而朝食” ,甚至未给战马披挂铠甲就参战,结果齐师大败, 齐顷公被晋军追逼, “三周华不注” 。危急关头,大臣逄丑父果断与之更衣换位,并佯命其到山脚的华泉取水, 齐顷公方免罹难。以此,丑父冒着生命危险忠心救主的事迹载入典籍。以致宋代大文学家曾巩来游时,挥就 一首华不注山:“高标特丬起青云近,壮士三周战气酣。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

16、野泉甘。 ”为丑父 事迹不被彰显而愤愤不平。而清代赵执信来到华不注,也深深缅怀丑父之人格:“欲寻丑父易位处,华泉之 水今独清。 ” 华不注山下,也曾掩埋着另一个高贵的灵魂。 元邵显祖重修费公闵子祠记中记载,闵子骞最早葬于华不注山下。如果说逢丑父树立了忠的典范, 闵子骞则书写了孝的传说。 小时候,就常听妈妈讲起鞭打芦花的故事。相传闵子骞的继母为孩子做冬衣,给亲生儿子的棉衣里絮 棉花,给闵子骞棉衣里装的却是芦花。某日,子骞和弟弟随父乘车出门,途中风雪大作,弟弟眉开眼笑赏景 为乐,子骞则蜷坐一团瑟瑟发抖。其父疑其作状,恨其不争,怒用鞭打,袄烂花飞,其父这才知真相,立即 赶车返家,愤然休妻。子骞跪求父亲:“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 ”小时听完 故事,很是恨骞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