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逻辑课课件-第九章-证明和谬误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29557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逻辑课课件-第九章-证明和谬误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公共逻辑课课件-第九章-证明和谬误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公共逻辑课课件-第九章-证明和谬误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公共逻辑课课件-第九章-证明和谬误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公共逻辑课课件-第九章-证明和谬误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逻辑课课件-第九章-证明和谬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逻辑课课件-第九章-证明和谬误(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论证与谬误,第一节,论证 第二节,反驳 第三节,非形式谬误,论证就是以真命题为条件确定另外一个命题为真的逻辑方法。 如果论证是在一个逻辑形式系统中使用形式语言进行的,就是形式论证,简称为证明。例如现代逻辑学中对形式定理的证明。 如果论证是在日常思维中使用自然语言进行的,就是非形式论证。例如日常推理和法庭的论辩都是非形式的论证。 非形式论证是论证的源头,形式证明是对非形式论证的理论抽象。,一,论证的结构,在结构上,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是论证的三要素。 论题是需要确定真实性的命题。 论据是被用来说明论题的真实性的命题。 论证方式是论题与论据的联系形式。,二,论证的种类,,1,直接论证和间

2、接论证 直接论证是从论据的真实推出论题真实的论证. 直接论证主要和观察、实验的经验证据相联系。例如,所有的金属都导电,直接证明就是观察实验铜、银、金等被成为金属的元素都有导电的属性。,间接论证,间接论证是通过论题的假蕴涵逻辑矛盾或者从其它命题的否定推出论题真的论证方法。前者叫反正法,后者叫选言证法。 反证法的特点是假设论题为假必然蕴涵逻辑矛盾,从而证明论题是真实的。 选言证法是一个复杂的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推理,(如果结论是一个普遍命题就是消除归纳推理方法)。具体的论证过程是:“P或Q或或R,非(Q且且R),所以P”。P就是需要证明为真的论题。,2,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演绎论证是从论据蕴涵

3、论题,用演绎推理确定论题是真实的方法。逻辑学和数学中的证明都属于这种证明方法。 归纳论证就是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从个别的论据的真证明个别的或一般的论证。,三,论证的规则与充足理由律,1,论证的规则 第一,论题要明确。 第二,论题要保持同一。 第三,论据要真实 。 第四,论据的真实不能依赖论题 的真实。 第五,论据要能推出论题。,违反论证规则的逻辑错误,“论题不清” ,这是违反论证规则一的错误。 “转移论题” 。他有两种表现:论证过多和论证过少 ,“论据虚假”和“预期理由”。 “论据虚假”是证据不真。“预期理由”又称“窃取论据”,是指由于主观的片面地把要证明的东西作为理所当然的东西。 ,“循环论

4、证”又叫“窃取论题”,这是论据的真实性依赖论题的真的错误。 ,“推不出” :一是推理无效或支持概率不足,二是不相干。,2,论证的规律 -充足理由律,(1)“充足理由律”的意思是:一个命题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严格表示为: 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2) 充足理由律是论证的规律,论证(包括反驳)有规则保证它的严格的逻辑性。 (3)有的观点认为,是不是存在或需要这条规律还是一个问题。,第二节,反驳,一,反驳及其结构 反驳就是确定一个论证不成立或无效。 反驳的结构有:论题,论据,反驳方式; 论题是被反驳的命题 论据是反驳的根据 反驳方式是逻辑形式。,二,反驳的种类,1,按照反驳目

5、的的划分: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反驳论证方式; 2,按照反驳的强度划分:强反驳和弱反驳。 强反驳就是彻底驳倒论题。 弱反驳是对论题的削弱性反驳,不是彻底的反驳。反驳论据,论证方式都是弱反驳。 3,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间接反驳是通过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确定被反驳命题虚假的反驳,归谬法,归谬法是一种间接反驳。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从被反驳的命题中推出假命题。 第二种是从被反驳的命题推出一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第三种矛盾是推出与被反驳命题的自相矛盾。 归谬法和反证法比较:归谬法弱于反正法,在一个系统内,从后者可以证明前者,反之不能证明。,三,预设与反驳,1,预设是一个语用学的概念,它是语言交际中被省略的公

6、共知识。共识就是参与交际的主体都知道的信息。 “如果A是B的预设,当且仅当, 如果A的陈述不存在则B没有是否恰当的问题”。 预设关系有三个特点: 第一,预设命题是共知。 第二,预设只是交际主体的共知。 第三,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共知是可以撤消的。,2,对预设的反驳,预设问题早在古昔腊时期就被研究了,例如有一个著名的古代诡辩叫“你是否停止打你的父亲了?”如果你回答 “是”,那就说明你曾打过你父亲,只不过现在不打了;如果你回答“没有”,那就越发麻烦,那就等于说你不仅打过,而且现在仍未停止。这个问题就是预设问题 对于含有预设命题的反驳要针对预设,不能做简单的反驳。,第三节,非形式谬误,一,什么是谬误

7、谬误就是假,错误,不合逻辑。 二,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 形式谬误是指不合逻辑的错误。 非形式的谬误就是形式谬误之外的一切逻辑谬误。主要是由于语词的歧义与误用,论证的“推不出”等。,1, 心理相关谬误,这是指在论证中论题与论据在心理上相关,而不是逻辑上相关的谬误 . ,诉诸强力的谬误:这是靠强权迫使别人接受论题的论证方法。,,诉诸人身攻击的谬误,这是在证明、反驳中不是靠真的证据,而是靠对相关论题的提出者的人身攻击或人身保护的论证方法。这种人身攻击或保护主要有两种: 人格的和处境的攻击或保护。,人格人身保护、人格人身攻击 处境人身保护、处境人身攻击,人格人身保护是从人格上的可信赖性,如用高尚,仁义

8、,善良,聪明等证明论题的方法。 人格人身攻击是从人格上的不可信赖性方面反驳论题的方法。 处境人身保护或处境人身攻击:处境人身保护是以处境的优越性证明论题, 处境人身攻击是用某人的处境来证明论点,例如用某人富有证明他为富不仁,某人贫困证明他好吃懒做等 ,例如“你也是”的处境人身攻击 。,,诉诸无知的谬误,一种情况是,依据命题没有证明为真,就断定假,依据命题没有证明假,就断定为真。 另一种情况是,“不知者不为过”。用“不知”作为理由。,,诉诸怜悯的谬误,这是利用人的怜悯心使人相信其论题的方法。例如用痛苦的哭泣表示自己的无辜,用使人怜惜的表情证明自己的可信性等等。,,诉诸大众的谬误,这是从“大众”的

9、意见作为自己论题的论据。一般表现是:大家都这么说,这么做,所以这是对的。例如大家都说有鬼,说以就有鬼。 “大谎言谬误”,是诉诸众人的谬误的特殊表现.例如1933年希特勒党徒捏造的”国会大厦纵火案”,,诉诸权威的谬误,这是用权威的话作为自己论题的论据的证明方法.权威的话要比非权威的话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较高的可信性,这是正常的。但是有两点要注意:第一,权威只是在他的研究范围内才是权威,超出了一定范围就不再是权威了。第二,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权威的话也不是真理,还要以事实证据为真的标准。因此, 诉诸权威不能证明自己的论题. 另外要区别引用的修辞手法和诉诸权威的谬误的不同。,,诉诸私利的谬误,这种做法有点

10、实用主义的味道。有利就是真的,有害自己利益的就是假的。,,诉诸个人好恶的谬误,这是自己喜欢就是真的,不喜欢就是假的。,2,歧义谬误,这是语言方面的谬误,语言有语形、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因此,就有在这三个方面使用语言不当造成的歧义谬误。这是属于非形式的谬误.主要表现在: ,语词、语句的歧义造成的谬误 。 ,语词的分合不当造成的谬误。 ,重音和破句导致的谬误。 ,段章取意的谬误。这是离开语言的环境,只引用其中的一句话作有利自己的理解的谬误。 ,稻草人谬误:这是通过歪曲或虚构对方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然后再批评对方的方法。 ,包含预设的谬误。这就是复杂问题的谬误,先预设一个前提,不管回答是

11、肯定或否定,都会陷入他的圈套。这也是故意设置的歧义。,3,论据不足的谬误,这类谬误都是违犯了充足理由律,犯有推不出的错误。这种非形式的谬误主要处在论据上,情况很多,下面是主要的现象: ,非典型概括的谬误: ,样本不足的谬误 ,平均数的谬误 ,不可比的谬误:比较没有可以比较的基础 ,赌徒谬误-错误的概率 ,因果谬误:因果关系 错误 ,诡辩谬误:诡辩的现象很多,最恶劣的是强词夺理。,解题类型,,如果下列命题为真。它应该以那些预设为前提? ,刘先生一定是结婚了,你看他穿的多么整齐。 (2)一听说要评定职称,赵主任又上课了。 (3)你已经停止打你的父亲了? (4)多好的一对!怎么离婚了呢?,2,下列各

12、语句中又什么谬误,某国的国防部长就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向媒体说:“我对那些说某事还没有发生的报道总是很感兴趣,因为正如我们所知,有些东西是已知的已知,那些东西我们知道我们知道了。我们还知道存在已知的未知,即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我们不知道。但也存在未知的未知那些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有一句名言:在战时,真相是如此宝贵,因此必须用谎言来加以保护。一位记者以这句话为话题,将了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一军,问他是否也曾对媒体撒过谎。对此,拉姆斯菲尔德说:“我不记得我曾对媒体说过谎,我不打算这么做我没有理由这么做,对我来说,有几十种方法可以使自己不处在必须撒谎的立场

13、。”,,苏格拉底在审判中为自己这样辩护到:“朋友,我是一个人,和其他人一样,是血肉之躯,不是草木,如荷马所说;我有家。对了,还有儿子,都是雅典人,三个,一个已几乎成人,其他两个还小。”,,墨家的主张有明鬼一篇,意思说鬼是存在的,因为你入一乡一里而问之,鬼神问众人所同见。并且在春秋史书中有记载。 ,王安石之子王元泽自幼聪明,数岁时,有客人用一只笼子装一只獐(鹿科动物、无教)于一只鹿。客人问王元泽:“你说那一只是獐,那一只是鹿?”王元泽不认识,想了一下说:“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北宋时候邵北温曾经假托苏洵的名义写了一篇辩奸论,其中说王安石穿粗衣,吃粗粮、不梳头、不洗脸,所以一定是大奸臣

14、。 ,一位律师为辩护人辩护说,“你看他的太太是多么漂亮,他的孩子多么聪明,他还会犯破坏别人家庭,拐骗别人家孩子的罪行吗?”,张市长把外宾赠送本市的一件十分贵重的文物归为自己所有,当法官问到这件实事时,他说,“我不知道外宾送的礼品还要上交,我也不知道受了别人送的礼品就是犯法,我还以为这是朋友的礼物交换呢?” ,中国古代是没有形式逻辑理论的,因为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吕氏春秋察传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宋

15、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无井,外出汲水灌溉,因此家里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干此事。等他家打好井,便告诉别人说:“我掘井得一人。”有人听说此事而传播说:“丁氏从井里挖出一个人。”于是宋国的人都纷纷传说。宋国国君听说后,派人问丁氏,丁氏才对来人更正道:“掘了井,不再外出汲水,等于多得一个人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3.选择题,(1)一种对许多传染病非常有效的药物,目前只能从一种叫ibora的树的皮中提取,而这种树在自然界很少,5000棵树的皮才能提取一公斤药物,因此,不断生产这种药物将不可能避免地导致该物种的灭绝。 以下那项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把从ibora树皮中提取的药物通过一个权威机构

16、发放给医生。 B,从ibora树皮中提取的药物生产成本很高。 C,ibora的叶子在多种医学制品中都使用。 D,ibora可以通过插枝繁衍在人工培育下生长。 E,ibora主要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区。,(2) ,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也近视眼,所以我聪明。 以下哪一个项揭示了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 A,我是一个笨人,因为所有聪明的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是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小陈十分高兴,所以小陈一定长的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能长胖; D,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E,所有的几都是见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3)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黑人议员数量增加了将近100,而白人议员的数量则有下降,这说明,在美国的权力机构中,黑人很快就喝白人拥有相等的权力。 以下哪项是真的,最有力的削弱了上述的论证。 A,20年前,白人议员的数量是黑人议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